分卷阅读265


念真抬头,皎洁的月光下,身着白衣的陆恒如同谪仙般清俊。

“我来吧。”

“王爷,您身体未愈……”,方念真小声地说着。

陆恒闷笑了一声,“怎么,觉得我连串桔子都举不动了?小厨娘是长大了,现在都如此体贴了。”

方念真反驳他,“王爷明明也只比我大了一岁。”

陆恒忽而想到一件事情:“你生辰是什么时候?”

“我……”,方念真卡了壳。

她本来的生日是冬天的,原主的生日却是夏天的,她觉得怎么说都不对。

最后只能硬着头皮说道:“我们家都不过生辰的,所以我也不知道我是什么时候生的。”

陆恒心存疑虑,怎么可能?她爹娘定是知道的。

不过,他只当是她原来家境不好,家里爹娘不愿费心给她过生辰,如今她爹娘又去了,她不知道也是正常。

陆恒斟酌了一下言语,“那你以后都不过生辰了吗?”

方念真笑了一下,“生辰也没什么好过的。”

之后就捡了个木棍随手在地上划拉着。

陆恒却把这个笑容自动解释为“苦笑”,小厨娘定是被自己戳中了痛处。

他觉得接下来的行为也许会有些超出边界,但是他忆起了方念真曾在自己生辰那日送来的甜点。

他不想小厨娘连生辰这样一个可以庆贺的日子都没有。

“咳咳,若是没有骗我,是真不知道你自己的生辰,我给你提一个日子可好?前两日我刚看过黄历。”

“啊?”

“腊月二十,宜纳财,你觉得可行?到时候,我给你贺生辰。”

方念真一时没说话,陆恒紧张地等着她的回应,正想要说“要不算了”的时候。

方念真抬起头来笑对他:“纳财啊,我喜欢得很!”

姑娘的笑脸被头顶的月光和眼前的篝火映照着,一双眸子闪动着光,陆恒似乎在她的眼睛里看见了自己的影子。

方念真无法描述此时复杂的感受。

为什么,这人随意选的一个日子,就是自己前世的生日。她的生日,本就是腊月二十。

农历的日子,她小时候总是搞不懂,因为这个,她还和爸爸妈妈抱怨过为什么不过公历的生日。

后来,父母相继去世,确实没有人再记得她真正的生日了,她也不再过生日。

想起来,还真是有点心酸又苦涩。

陆恒见方念真的眼里竟然隐隐有了泪光,一时慌了神,不知道自己是哪句话说错了。

但是他又想起自己阿娘的话——男人不管犯了什么错,都先飞速认错,态度得好。

“小厨娘,你、你怎么了?是不是我刚才不该提生辰的事,是我口不择言了。”

方念真只是又伤痛又感动,一时没控制住情绪,她低头缓和了一下。

抬起头就看见陆恒想把手里的金桔串扔了,鼻音浓重地说道:“诶,别扔,我还要吃呢。”

“我没事,只是想起了爹娘。”

陆恒自动带入到她在洪灾中去世的爹娘,果然还是自己不该提起什么生辰不生辰的事情。

陆恒把金桔串递给方念真:“等下吃,小心烫。其实,我也很想我母妃。”

漫天繁星下,虽是冬日,坐在火堆前却也不冷,身上都烤得暖洋洋的,静谧的环境,似乎更容易让人想说出些心里的话。

“我母妃,是我见过最温柔的女子,也是性子最坚韧的。可惜,她没能等到我长大,我还没来得及保护她,她就走了。”

方念真嚼金桔的动作都慢了下来,她从来没有见过陆恒如此的脆弱模样。

她不善安慰人,干巴巴地说道:“你母妃,看见你成长到现在的样子,会为你开心的。”

四下无人,陆恒看着小厨娘一脸认真安慰他的样子,忍不住站起身摸了摸她的头顶。

“你也很好。不早了,回去睡觉吧,明日还要赶路。”

方念真晕晕乎乎地回了自己的帐篷。床上,小秋一手搂一只猫,睡得正香甜。

她也不知道自己最后是怎么睡着的,脑海里只是一直回放着陆恒温润一笑摸她头的样子。

“有点迷人。”

-

进京那日,在离京三十里的路上,方念真一队就与陆恒分开来。

陆恒虽说已被削了兵权,但他只是不能领兵,而不是不能训兵,且“瑞王”的封号和大将军的职位都还在。

他归京,皇上是会派人在城外二十里就开始迎人的。

此时方念真等人就不便跟随了。

好在现在顺着这条大路一直走,也没什么岔路口了,直接就能通往京城了。

方念真一行是下午进的城门。

京城的守卫就是要严格些,又是问她们要路引,又是把几辆车都检查了个遍,才放进去。

进了城,城门口不远处就有两排蹲在地上等着“接活”的人。

见他们是生面孔,就蜂拥般挤上来。

马车门禁闭,他们就只能对着赶车的车夫使劲。

“大爷,是外地来的吧,是第一次来京城不?可需要带路的?”

“大爷,商队代办文书,需不需要?”

……

方念真在车里竖着耳朵听四面的动静。

好在王府的车夫本来就是出身京城,见多识广,也没多搭理,随便几句话就搪塞过去了。

突出重围,马车很快行到了京城“方记”的门口,先靠边临时停下,方念真下了车,打量着这家小店。

没想到,她才凑近看了个招牌,就被一个女子无情地扒拉到一旁。

“诶,你是哪儿来的?懂不懂排队的规矩啊?后边排队去!”

第142章 京城生活

耳闻不如一见, 方念真见了眼前排队的队伍有多长,才意识到“方记”在京城里有多火。

她刚才被人扒拉了一下,却丝毫不生气。

不气不气, 这都是尊贵的客户们。

京城里寸土寸金, 不像新云州一样,这里没有空间加盖一个“等位长廊”。

寒冬腊月的, 排队的人只能硬生生地在寒风中挨着。

好在店里时不时有小二出来,送些热乎的茶水。

此时正好赶上小五无事, 出来给排队的人们倒水。

出了店门,他却险些把一壶水摔到地上。

“掌柜的!您来了!怎么不进去?快进来。”

小五高兴得都不知道手脚怎么放好了。

方念真拍拍他的肩膀,“慌什么?先给客人们把茶水倒上。”

小五跑进屋换了个员工,让他来倒茶。

小五则是领着方念真进去参观了一圈,小店不大,现在一共才五张桌, 还是挤着摆的。

同样学着新云州的食铺一样, 开了外卖窗口。

因为店里人还在吃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