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2
小青抬起右手,看着自己手腕处的手镯,唇角勾起的弧度更大了:“大士,”他喊着茯音。
茯音微微点头,示意小青跳上云团。
小青不带耽搁的,立刻飞身跃上了面前这朵云团。
而几乎是在小青的双脚站稳的瞬间,云团便直直往上,不多时就浮到茯音的面前。
茯音抬起手,白皙似玉的指尖在小青的额头上轻轻一点。
小青只觉额头一股奇妙的热流,带着一种独属于尊者的温暖。
他下意识抬手想要去触摸,这一刹那间,指尖和茯音的手背恰好摩挲而过。
这极其短暂的接触,茯音神情并没有任何变化,也不甚在意,而小青却是怔了怔,心跳都漏了半拍。
他抿了抿唇,抬眸看了茯音一眼,见观音大士神色如常之后,他不知是失望还是什么,压下了这一瞬间的莫名心悸。
茯音看着小青道:“走吧。”
小青收敛心神,灿烂一笑:“好。”
白素贞和许仙看着茯音带着小青远去的背影,齐齐说了一声:“恭送大士。”而后两人又一同看向了自己的孩子许仕林,一家三口就这么笑了起来。
法海闭上眼,留下一句善哉之后,也离开了雷峰塔。
至此,这第四十三世界的剧情发展也彻底进入了尾声。
这日,许仕林带着自己的娘子经过西湖时,看到了一位卖伞的老妇。
在老妇的身边站着一个年轻的男子,像是老妇的孙儿L,他扶着老妇,脸上带敬仰和尊敬。
这老妇的年岁看起来早已过百,身体佝偻,头发发白,苍老的面容上满是岁月的褶皱,但是她的眼神却很清明,像是浮动着耀眼的光辉。
彼时,天空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许仕林带着娘子走到老妇面前,买下来一把油纸伞。
“老人家,你都这年岁了怎么还在这里卖伞?”许仕林右侧的一个中年男子笑嘻嘻的打趣了一声。
“是你呀....”老妇盯着这中年男子看了几秒,也笑了起来:“我对你有印象,你第一次来买伞的时候,还是个年轻的小伙。”
这中年男子摸了摸自己的后脑勺道:“是呀,如今我孩子都十来岁了,你看起来似乎还是没怎么变。”说到这后面,男子的语气里明显流露出了一丝羡慕。
这也实属正常,毕竟这世间之人谁不想长命百岁,而活到百岁之人,又有谁不想让时光流逝的更慢一些。
老妇人笑了笑,眼中闪过一抹回忆,半开玩笑的说道:“老婆子我呀,幸运的得到了神明的照付。”
许仕林嘴唇微抿,想到自己的父亲和母亲,不禁有些好奇:“神明的照付?”
老妇人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是呀....”一位白衣神明,一位被世人尊称为尊者的救苦救难的菩萨。
她还记得那日是日落时分,夕阳落下,西湖的水面上闪动着波光粼粼的浮光,那位穿着白衣的尊者以法相走上了这座断桥,那个时候她不知对方的身份,也不知对方的姓名,只是觉得对方很亲切,让她一看便心生欢喜。
直到后来呀,她才根据自身的那一段经历,结合着钱塘西湖的传言,推断出了那位男子是大慈大悲的观自在菩萨。
近些日子,新科状元许仕林雷峰塔下救母的事迹在钱塘广为流传,其母亲白素贞和其父亲许仙的故事也被写成了册本,备受年轻人喜欢。她记得很清楚,那个时候,她曾回答过观音大士的问题,问题之中就有说到姓许的官人失踪。
那是故事的初始。
她很幸运在那被广为流传的故事里,她竟以另一种方式见证了开头。
而更幸运的是,她见到了很多人穷极一生都不曾见到的观音大士。
至于为什么她已经这个年岁了还要在西湖桥上卖伞,不过是因为这里有她最这辈子最珍贵的回忆。
世人都知道那位白娘子和许官人的故事算是从这西湖开始。
而唯有她更清楚,在这杭州西湖之上,不只有白娘子和许官人,还有那位化身书生,白衣飘飘、出尘卓然的观世音曾经来过。!
第68章
已然接近崩坏的第七世界。
自从茯音将槐翎之羽取走之后,这个世界的运转也逐渐回归正轨。
有了进入画壁世界的那番经历,宁采臣和燕赤霞也成了还算聊得来的朋友。
当然,这个聊得来基本是宁采臣被燕赤霞忽悠。
宁采臣的性格正直善良,心思较为单纯,壁画中的那些经历并不曾改变他的本心,燕赤霞的性格懒散,有着一种游走江湖的肆意和不羁,两个人的相处就像是纯良的小白兔和狡猾的大灰狼。
至于为何两人能相处的如此和谐,或许不过是因为都曾拥有过那段短暂却足够铭记一生的回忆——
那个从兰若寺开始的,与观世大士一切进入壁画世界的回忆。
因为这个世界曾经濒临崩坏过,所以与其他世界相比,这个世界的时间流逝要更慢。
其他世界过了十八年,这个世界也不过才过了两年。
这两年间,宁采臣在家乡的小县里开了一家学堂,而燕赤霞每次降妖除魔之后,但凡地点离得近,就喜欢前去宁采臣的学堂里。
或者说是学堂里也不太恰当,因为大部分时候他都是坐在学堂的房顶上,一边喝着酒,一边听着下方学生们的诵读声。
此时,正是傍晚时分。
学堂里的学生陆陆续续的在长者的接送下离开,很快,一十人的小学堂里,就只剩下了正在收拾册集的宁采臣和一名小男童。
小男童十岁左右,家就在学堂的隔壁,所以并不急着回家。
他走到宁采臣身边,眨巴着圆圆的黑眼睛,看着宁采臣道:“先生,我一直很好奇,为什么我们的学堂里会挂了好几幅观音菩萨的画像?”小男童的语气软软糯糯的,是一种很清脆可爱的同音。
宁采臣闻言,正在收拾册集的手微微一顿,他并没有立刻回答小男童的问题,而是抬起头看向了学堂正后方的墙壁上所挂着的一副观音壁画。
壁画里的观音,坐于莲花台之上,微微垂着眼眸,神色庄严而肃穆,周身多充斥着一种不可侵犯的神性。
宁采臣看着这幅壁画,恍然间又想到了在那晚在兰若寺里看到的观音神像。
他的脑海里浮现出那位尊者的面容,回忆起那段在壁画中可以称之为光怪陆离的经历,眼神也不禁变得柔和起来:“因为观音菩萨能庇佑我们。”
小男童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随即又说道:“但是先生所挂的这些画像和我家中的菩萨神像一点也不一样。”
宁采臣闻言,轻轻笑了起来:“不一样吗?”他语气轻浅又温柔的反问了一句。
小男童用力点头:“对呀,不一样。”
宁采臣笑容更柔和了:“观音大士有很多的法相,无论是小宴你家里的神像,还是学堂里的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