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1


睁开双眼,他的脸色猛然一白,七窍一同喷出些许绿色的能量来,如同流出了绿色的血液;再定睛细看,却什么都没有了。

江南总督府。

江南总督仇文德接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折子,直将他吓得跳了起来。

他边上的副手被这反应吓了一跳,暗暗反思了下自己有没有做错什么事情惹眼了。

好在还没等他反思出来个什么,仇总督就将自己反常的原因说了出来。

“陛下要南巡亲自查看水患之祸了!”

哦哦,还好,是陛下要南巡了不是自己犯错了!

等等!!

副手一口气刚松到一半,复又吸了回去,发出更大的声响:“你说什么!陛下要南巡了?!”

“是的,你没听错张提督。”仇文德揉了揉耳朵,暗叹自己身边果然都是大老粗,瞧这大嗓门,实在粗陋,“你倒也不必那么大声,耳朵都要震聋了。”

张提督:“……”是谁先吓人的?

仇文德喃喃道:“陛下着实是勤政爱民啊,这折子才递上去,居然得了这么个回信。”

他递这个急报上去的时候,完全没想到会迎来一尊大佛。

这种折子,通常收到的回复是皇帝派个巡抚或者钦差走一遭,确定受灾范围以及真实情况,而后再确定治理方案和拨款走向。

总之,不必皇帝亲自动身。

陛下这是临时起意了?

安临琛不是突然起意,他只是想帮云葵罢了。

若是那些疯狂的能量风暴是‘内忧’,淮河若决堤,显然是‘外患’了。若是淮河水患泛滥起来,对于小云而言,定然更痛。

不管内忧还是外患,安临琛都想尽可能的帮他。

帝王轻车简从,又走得水路,是以很快就到了江南地界。

安临琛已经在水路上先行感受了一番水面的不稳,此刻正安静地听着仇总督的汇报。

仇文德也算是文武双全的典范了,他常年与陛下保持奏折来往,如今直面陛下倒也不显生疏。

他干脆从一些河道治理的书开始说起。

“臣最近读了些河渠志,有一段记载让臣印象深刻。”

仇文德知道皇帝就是冲着这淮水问题来的,干脆拿这个做切入点,“永乐九年,黄河自复故道,由东南入于淮。几年后,又决开封,经怀远县,由涡河入于淮。明中期,黄河决溢频繁,河道变迁靡定。却因要保护皇陵和运河的缘故,多处不易大面积动工,更是增加了治河难度……”

“后来,潘氏‘束水攻沙’,部分清淤后堵塞决口,增筑南岸大堤,黄河由汴入泗,再由泗入淮。至此,黄河河道基本固定了下来,不再有大规模的迁徙,淮河也跟着安定了。”①”

“淮水安定不少年了,偏今年天气突然异常。如今刚到夏秋之交而已,这降雨已经达到了去年全年总量的七成,河道宣泄不及,从而导致河面上涨,危及堤防。”

这是他敢递折子的最大原因,若是这雨现在就停了,自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毕竟没出事那就最好了;但这雨要是一直下下去,他却半点没预警,那多少他都要担个‘失察之罪’。

若河岸当真决堤,那就不只是失察二字那么简单了。

“这里地势平坦,若是堤坝决溢,必然淹毙人畜,淹没农田。是以臣提前打了报告,以防万一。”仇文德说得仔细,该是自己的责任自然要担。

安临琛点头,这位总督说话干脆直接直至要害,这样的报告他听得很舒服。

天气忽然异常,想来和云葵最近的异常有关系。

想到这里,小云还是小团子时的绵软声线骤然在他脑海里出现,“……能量流逝,我会衰弱得更快。世界一定程度上算我本体,打来打去各种灾难,我都很痛的……”

明明什么都没发生的时候会嚷嚷怕痛,但真出事了,却又咬牙强撑一声不吭。

这是什么品种的笨蛋。

“朕明白了。”

心中压着情绪,安临琛面上却没什么表现,只道了明日安排便去歇息了。

他极限赶路,今天虽然到了却也太晚了,这里天色早已暗沉。

帝王语气平常,仿佛询问之事不值一提,但仇文德没不敢那么没眼色,臣子的直觉告诉他帝王的心情一定不好,但他并不知前情,只能捡着好处安慰:“说不得过两天雨水就停下了,不一定会决堤。上天还是厚爱苍生的。”

上天厚爱么。

安临琛轻嘲,上天现在正自身难保呢。

“不必过于乐观,先做准备吧。”

“臣遵旨。”

仇文德现在无比感谢之前老老实实上折子的自己,既没在折子里邀功也没添油加醋。

“安排下,明日朕要亲眼去看看。”

帝王令下,自是无有不从,仇文德连夜安排好了天子‘白龙鱼服’的路线。

后面连着三天,从清晨到天色昏黄,帝王每一天都在不同的河堤边上度过。

皇帝如此重视,作为下方的官员自然只能更卷;巡视不是小事,尤其在这阴雨连天的日子里。

人人都动了起来。

同时,百姓更是得知了皇帝亲临的消息,一时激动起来,对于朝廷的安排更为期待起来。

时近傍晚,仇文德紧急处理完了手中积压的文件,又来守着皇帝,高强度连轴转了数日,他眼下青黑和胡茬一起冒了出来,看着异常憔悴。

现场该看的都查看得差不多了,解决案例自然要跟着呈上,仇文德是来找皇帝做总结汇报的。

他本还想卖卖惨,抬头撞上帝王那双清透的眼,被冻得一个机灵,立刻老实了起来,“陛下晚好,根据最近的勘察,臣想来说说这总结之词。”

安临琛点头,他虽然心里大概有了个数,但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总没错。

“说这淮河之前,臣要先说京杭大运河。其北起京城,一路南下,穿海河、越黄河、经淮河、 跨长江,直抵杭州,为沿岸百姓提供了舟楫之利;流经之地,灌田排涝,淤土造田,使万顷碱滩成沃野,千里沙原变粮川。陛下登基以来,更是风调雨顺十多年。”仇文德开口就是一长串掉书袋,顺道淡定地拍了一记马屁,表情相当诚恳,“这条千古长河,使长江、黄河下游地区成为商贾云集、物丰粮足的繁盛之地,也是南来北往,西去东下的重要交通枢纽,举足轻重。”

安临琛点头,认可他的话。

这条人工河贯通南北,造就了无数的码头、集镇和城市。大片农田有了丰富的水源,荒野成腴地,莽原变桑田;且如今的造船、冶铁、种植、材料深加工以及正在大兴的纺织业,都离不开这条河。

江南一带能够“富甲天下”,大运河居功至伟。

“淮水作为长江、黄河南北分界线,人称‘四渎’之一,本身就是京杭运河的一处重要节点;总长达到一千多公里,流向面积更是达到了二十七万公顷;这样重要的河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