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0
,报宣司卿主动站出来捐路,可不就是代表着帝王的态度。
报纸铺得那么广,稍微有点心思的人都能明白这是条赚钱的路子。
楚家的女儿赚钱了,想给自家父亲的辖地修路有什么问题?
没有。
安临琛这个皇帝,基本上盛京有什么好东西,都不会忘了几个大将军驻守的边城,所以边城的水泥路开铺时间并不比盛京晚多少,这里的百姓对水泥路并不陌生。
而蒙河的人们对永安郡主的名头同样不陌生,这是他们家将军的掌上明珠,也是他们蒙河的天之娇女。
报纸上只着重突出了楚蕴灵‘报社主人’这个身份,但是在楚家辖地,大家伙都知道这是他们地儿出去的、聪慧又厉害的小郡主!
听说小郡主现在当上大官啦,能上朝面圣啦,真真是,光听着就让人腰杆挺直、倍儿有面子。
盛京过年,蒙河也过年,但今天的宁川城,有些不太一样,许多百姓一拥而入,目标明确的奔向挂着楚家标志的店铺。
楚大将军麾下能养活那么多兵卒,除却朝廷拨款,也有许多其他产业支撑着。
陈氏粮铺,就是楚家旗下一家不起眼的小铺子;它坐落在宁川城外围的一个边角里,是伤残后退伍的楚家军陈一丁开的;他每日买卖些粮食,日子清闲,靠着楚将军的余泽,即使身体不好,日子也过得不太坏。
但是这个藏在边角里的小铺子,今天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人流量。
陈一丁一脸懵地看着店门口的人。
这是城外闹饥荒了,还是哪个不长眼的又打过来了?
怎么大家突然都围到了他这小粮铺面前来。
好不容易等一波人流量过去,陈一丁一把抓住了在他边上看热闹的布坊掌柜余百胜。
“余掌柜。怎么回事?又要打仗了?”
余百胜诧异:“啊?哪里又有不长眼的来犯了?我怎么不知道?”
“那是城外闹饥荒了?”
余百胜更惊:“哪里闹饥荒了,这也没听哪里发了告示啊?”
“那怎么人人都来买粮,这要过年了也不至于这么个买法吧?”
余百胜终于听到了症结所在,笑着上来拍老邻居的肩膀:“陈兄,你有多久没怎么出去过了?”
陈一丁道:“约有月余吧,这进了寒天我这腿就疼,长久站着受不住,最近晚出早归了些。”
城里又不止他这一家粮铺,光楚家军的伤残兵开的小铺子就有三家,还不算别的大粮行;他一段时间不开门没什么问题。
“那你知道最近城外在铺水泥路吗?”
“啊?这么快,都铺到城外去了?这不刚把城里面解决完吗?”
看着他呆愣的样子,余百胜毫不客气地笑出声:“哈哈,叫你整日缩在屋里头不肯动,落伍了吧。咱们的永安郡主,可是给咱们宁川城捐了一条水泥路,足足有百里长呢。”
“就叫‘永安路’。路头处立着一块可大的碑呢,上面清清楚楚的刻着咱们永安郡主的捐献时间、路段长短,这明晃晃的贡献,谁都夺不走。”
“皇帝挺好,做了大善事,就仔仔细细地将事情写出来了,不亏待人。”
“这不,百姓感念,深怕她吃亏,一窝蜂跑去楚家开设的店铺里买东西去了。”
“你呀,沾了楚家的光。不过不要多想,这是你应得的。”
毕竟你为了保护这身后的家国失去了太多,大家都懂都知道,也都感恩。
后面这话余百胜藏在心里没说,只又伸手拍了拍老友的肩膀,唏嘘道:“咱们边城的百姓,是最最淳朴的百姓了。”
陈一丁愣在原地,半晌,才开怀地笑了笑。
“是啊,等我有空,定去瞻仰瞻仰这永安路碑。”
今年闭朝前最轰动的事,莫过于永安郡主出钱捐了段水泥路。
一时间人人打听。
偏人家时间卡得很好,明儿个就是帝王封笔的时候了,大家都要放假了,这时候不管去做什么问什么,一来一回,就进年节假期了,想跟风上个折子都赶不及。
不少官员嘀咕,怎么又是这个永安郡主。
去年年节,最轰动的事是永安封官,为此年后还吵出了个女子科举之事;今年年节,永安郡主又整出这么个幺蛾子,真真是,逼死个人哦。
这小年轻,也太会来事儿了,这一波一波的。
功劳傍身到快让人无处攀比了。
楚蕴灵的这波天秀操作,在许多官员眼中就是在刷功绩和存在感,他们除了酸溜溜地背后嘴一波,也没什么其他能说的,这可是大好事。
但对于很多商人来说,则是大为震撼。
居然,还有这种刷名声的方法吗?!
第一次见识到何为gg的商人们惊呆了。
现在的大锦人已经习惯听报纸、看报纸;这则报道一出,一时间‘盛京报社主人楚蕴灵’的名头红遍大江南北,成了百姓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是挂在嘴边的正面人物。
也许以后他们会了解到这位姑娘还是个四品大臣,是当朝郡主,但先入主的‘报社主人’名头,仍旧会定格成许多人对她的印象。
至少以后这位报社主人要是打gg,人们一听这熟悉的名字,天然就会相信三分。
若放在常规生意中,得多少年的积累才能换来这点好感度和信任。
百姓不知道其中的利益分割,他们眼中,报纸是卖来赚钱的,而现在主持这项买卖的人,出来捐路了!
好人啊。
街头巷尾议论声中,不少商人开始抓心挠肝的找关系,想要搭上上峰。
捐一段路,就能换来四面八方乃至全大锦的关注,这可都是活招牌。
捐一段路,就能换来光明正大的,和朝廷合作的机会。
他们也想捐,他们也想刻碑。
陛下,快来看看草民这真金白银黄灿灿的决心啊!
看到有人说我短小,怒加一千字!4000了哇!
第58章
捐路这篇报道一出,反响相当热烈,不少地方当值官员都收到了‘骚扰’。
百姓们异常的热情让许多官员立刻修了折子递上去,就算年前得不到回复,也总比过完年了再递直接落伍了强。
看着各方反响都在计划之内,安临琛心情轻松地跟着麦冬去看封宝大典了。
有些事情就是要给点时间发酵发酵,让成果变得不易得,才显得到手的东西更珍贵嘛。
去年很忙,他整个过年期间都没有真切放松下来,不管是写福字、家宴、还是后面的花灯巡游,桩桩件件都透着他的心力。
今年终于有机会放松了,要不把小云忽悠出来帮他写福字?对了,忽悠小太子写也可以,就说是特别版本的双倍赐福。
就在安临琛满宫乱窜四处溜达的时候,李骥二人和程萤也终于准备搬出现在住的客栈。
三人组是在十二月初抵达的盛京,落脚在外城猪口坊井儿胡同边上的一家客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