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0


稍安,确实更适合休养生息。”

温大人声色温和,整个人笃定从容,端的是一派写意风流。

他的声音刚落下,心声立刻刷新一片:

【温大人好人啊!】

【呜呜呜,温大人救我等于水火。】

【温大人高义,不亏是阁老,敢于直面这等风暴。】

【以后再也不弹劾温大人了……】

【不管何时,伴君如伴虎,先人诚不欺我。】

安临琛:“……”

他怎么就等同水火风暴了。

“哦?那温卿有和高见?”

帝王声音轻飘飘的,喜怒不辨。

在众大臣脑补出的心惊肉跳肝胆俱颤气断声吞中,温大人不负众望的继续开口了:“高见不敢。但陛下若是只是想试验彰显神兵之威的话,完全不必舍近求远。”

说完,温宏文再次行了一礼,朗声道:“臣有本奏,岭南地区一直有山匪流窜作案,久剿不净。恳请陛下出兵,还百姓们一个朗朗乾坤。”

不少大臣蒙了,也有一些大臣在心里附和:是极是极,既然怎么着都要打,打一波山匪总比跑出边境线外打一个国家来得强。

而且帝王一旦出了京城,他们怎么办?

若是皇帝不在京城的期间再发生点大事,他们有几个脑袋够皇帝砍的?

嘶,这么一想,脖子凉嗖嗖的。

岭南匪患,正是安临琛定下的目标。

几个月前,岭南宣抚使陈璇便呈了折子要求带兵剿匪。

这份折子是帝王初登基时收到的少有的事折,在众多请安折和贺折中极为突出,给安临琛留下了不小的印象。

是以在安排武器亮相之时,他第一反应就是山匪剿完了吗?

随后他便发了个密折向陈璇询问相关事宜。

他只是简单问声具体情况,结果收到了一份干净认真、排兵清晰的报告。

这给安临琛这次的新武器亮相计划铺好了前路。

陈璇折子中总结到位:匪患虽难绝,但剿匪至今,大股作案的匪患已然不存在,剩下的都是些惯犯。在南安、赣州、汀州、漳州等位于四省交界处之地,四处流窜作案。

简单总结,便是剿匪至今,多数山匪都已收敛,只是仍留有顽强根基;不过他们已经不敢大批下山作乱,只敢整日用嘴叫嚣,势大人小。

天塌下来都能用嘴顶着。

山匪这般要强就导致了大多数人的信息模糊,从流出的消息上来看,岭南地区的山匪仍旧非常嚣张猖獗。

安临琛得知后,不仅封锁消息,还下令让陈璇得空就用小股兵去演一波更嚣张的山匪。

方便用来打信息差。

他手里有准确消息,底下的群臣和外面的世家都不知道呀。

因此温宏文说出此事之时,反对者寥寥。

这群山匪久剿不降,只是因为他们牢牢占据了地形之利,一波剿完,过不了多少时间就又如野草般春风吹又生。

但是如果拿着新火器,那些百米天哲自然不再是阻碍。

外人至今只知道此地匪患猖獗,并不知道实际已经铲到最硬的骨头,只要铲下,剿匪之事就彻底完结。

在外人眼里,这里地形复杂多山、敌寡我众,对方各个罪大恶极还悍不畏死,妥妥的凶险之地。

还有哪里比这更适合当舞台?

人们会在这篇广阔的舞台上好好欣赏新式火药和火器的威力强大、快速高效。

如今能供给神兵营的枪支只有近百把,其中还被项伯和厚颜无耻地占据了两把。

但这显然不重要,毕竟火药的产量还是很客观的,火器作为补充手段即可。

神兵营火力充足,人员精神充沛。

就等着出笼撒欢了。

脑袋里想到那群蠢蠢欲动的莽汉,安临琛的眼里闪过一丝笑意。

台上的帝王像是思考良久,才‘不情不愿’的答复:“温爱卿所言极是,确实不必舍近求远。既如此,此次就听温爱卿的。”

“不过区区山匪而已,还不值得动用朕的大将军。传令岭南宣抚使即可。”

剿个匪若是出动大将军未免太过大材小用,引人猜疑。等臣子们反应过来,不免降低他这个皇帝的公信力。

此事一了,新武器亮相了一把不说,更是能好好的给那些云贵地区和岭南诸人看看新朝廷的态度。

省得这些墙头草们整日飘摇不定,心思万千。

两件大事暂时都尘埃落地,安临琛挥挥手退了早朝。

他的心情很好,尤其周忠事件,拔出萝卜带出坑,狠狠清了一波混子和蠢笨野心家。给他让出了不少官员位置不说,也算修剪了一波旧朝臣腐坏的根部。

如今最急需的考核制已落成,后面新提拔上来的官员自然都需要按着这套制度走。这一届将要走入会试殿试的‘准官员’们,将是官员体系改革最初最牢固的根基。

不出一个月,剿匪之事彻底落下帷幕。

岭南宣抚使直接押着还剩下的活口上京了,他们走得不快,更像是一路在展示他们的战绩以及新武器。

所过之处,地方豪强无不诚惶诚恐,畏惧和讨好并行。

这才是安临琛急于武器制作的根本原因。

不管何时何地,只要他手里掌握着军队和先进武器;不管怎样的政策,都能在此驱使下以最快的速度发往全境。

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

帝王喜气洋洋地表扬了岭南宣抚使,难得流于表面的开心让大家明确知道他很满意、心情很好。

不少人再次看明白了皇帝对于新式武器的重视。

别的不说,新组成的神兵营一跃成为所有兵将心里最向往的地方。

据说那里会有皇帝的不期然到访!

据说只要有新武器出世,那里一定是最先用上的!

据说不止一种神兵利器,拿出来的都是最小儿科的!

流言五花八门,很快就连‘据说那御前管事公公最喜欢大红色的裤衩’都出现了。

火药局下设的火器司里,一个小太监正蔫头吧脑的听着自己上头的工匠训斥。

“没用的家伙,就让你换个水!多大点的事儿!能去那么久的时间不回来。怎么着,尿急到走不了路还是自己擦不干净啊!”

“走走走走走,别让我再看到你!”

小太监缩着脑袋飞快跑开了。

谩骂抱怨的声音仍旧随着风送进了他的耳朵。

“真是晦气!早知道塞钱的是一个阉人,我就……”

小太监表情并没有什么变化,仍旧往着水桶存着的地方继续提水了。他知道自己根本没慢,做的活也没出错。只是这人心情不好拿他撒气罢了。

没出错,他才只会被骂一通挥手赶开;若是真有点小差错,这人肯定会立刻用这当理由将自己退了。

小太监没姓,只有个名儿叫金斗。是个被‘分配’到铁匠手底下打杂的寻常小太监。

给他名字的父亲是个赌鬼,希望以后的日子能‘日进斗金’,但最终还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