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
人。地方划分细致起来,需要派出的人员自然也多了起来。
在温宏文看来,先前主公是位不折不扣的雄主;如今的陛下更是没让他失望,朝堂上只露出冰山一角,背后却是走一步算百步。
安临琛抬头便看见一个粉色的气泡,里面的字体布灵布灵的闪光:“陛下英明,陛下威武~!”
安临琛:“……”
这粉色的少女心泡泡配着一个发须皆白的老人家实在伤眼。
他索性将视线转向另外两位大臣。
戚宣一向以温宏文为首,今日陛下和温宏文相谈甚欢就让他内心平定下来,对自己接下来的提议有了一定的底气。
如今见帝王的目光转了过来,他组织了下语言就非常流畅的说出了自己的心思:“陛下,如今天下初定。人民需要修生养息,但前朝赋税严苛、杂税更是数不胜数,民怨沸腾。如今天下归心,正是重新规制政策、税收的好时候。”
安临琛点头,示意他继续讲。
心里倒是对这些心腹大臣有了一些初始印象。
只能说,不愧是皇帝的得力干将,‘帝心似我心’这点做的非常到位。同时,文人特质也能明显,表达一个意思时能九转十八弯。
不过作为封建王朝的官员,至少如今的他们目光清正长远、为国为民。
安临琛:“戚卿有何良策?说来听听。”
戚宣眼神明亮,声音都带上了丝喜色:“臣欲效仿唐朝均田制,但在此基础上加以改革,人口和田地绑定、流民自然会大大减少……”
戚宣这人文采飞扬,诉说自己观点时候喜欢引经据典,越讲越是亢奋,流畅非常。
安临琛开始在对方的掉书袋声中开始走神。
戚爱卿说得好像都很有道理啊,只是他怎么越来越嚼文嚼字了。小云也不给他翻译成大白话。另外自古以来变法者好下场的少啊。戚爱卿好勇……
……
在戚宣的抑扬顿挫中,安临琛开始努力思考自己还有印象的土地制度。
想了半天,只能想到一个现代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留出需要上缴的数量,剩下的产出全部都是自家的。
这是他历史老师、政治老师都会敲着书喊‘这是一定要考的,给记牢了’的东西。
土地政策是国之根本,戚宣果然真的好勇啊。
安临琛面上作出一份认真听讲的样子,内心则飞快开始将自己还记得的信息整合出来。
*
戚宣说了好一会儿,说得口干舌燥。一直没被打断喝止、也没听到赞同表扬。他停了下来,小心翼翼的瞄了眼帝王:“陛下以为何?”
安临琛根本没听进去:“爱卿说得很好,可否有具体章程?”
他话音刚落,下面的戚宣眼神一亮,变戏法似的从自己的大袖子中拿出了本奏折:“这是臣拟定好的一部分策论,正等着呈给陛下过目。”
说着就小碎步的将奏折递到了帝王手边上。
安临琛也不客气,直接拿过来看了起来。
果然,奏折上的白话buff没有消失。
安临琛两辈子都没进过政治旋涡。
但他可以说经历过绝大多数人都不可能接受过的‘教育’,使得他的眼光和想法都非常与众不同。
何况他来自后世,眼界和思想本身就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种种缘由,让他对这份奏折的价值有了非常准确的判断。
他总结了一下,戚宣大部分说得挺有道理,且有实行价值。不过很多暂时没有实行条件,还没到实行的时候。
戚宣的这份奏折重点提出现在是开国初,国家统一,暂时没有外患,出点内乱也能轻松搞定。是实施新政最好的时候。
甚至特别提醒了先分的土地一定要是无主之地。前朝战乱,死去之人众多,土地重新划分。如是有主土地,土地主需要在丈量后重新登记。
接着写了如何划分,简单来说划为三点:
一,把土地直接分给老百姓,属于他们的私人财产。这一代人死后,还可以传给下一代。
二,改收资产税,按资产多少收税而非按劳动力数目收税。不再收取人头税。
三,所有人都纳税,包括官吏和富绅,没有豁免特权。
安临琛看到这里的时候眼神变了下,对这位戚宣大人的敬佩程度再次上升。
这是真不怕死啊。
这些提议非常有利于朝廷和百姓,但动了不知多少人的蛋糕。
戚宣这是不仅要把大家原本有的土地给分了,还要让大家把原本不要缴的税也给缴了。直接站在了绝大多数人的对立面。
不过这份奏折没出现在奏折堆里,而是被戚宣随身带着交给君王。想来他心里对这些提议还是有点数的。
奏折制度没断过,即使在皇帝昏庸、宦官把持朝政的前朝暗黑期间。
折子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朝臣公开上的折子,这种折子不但皇帝可以看,其他朝臣也可以看。帝王朱笔批完,经手的内阁人员和六部官员甚至是高位太监侍官都有权利看;另一种则是密折制,是上了封的小匣子直达御前,除了皇帝谁也不能看。
以此来方便底下人员向皇帝告密,避免皇帝被欺上瞒下,也保证那些写密折人的安全。能写密折的人数多寡是由皇帝指定的,只要皇帝愿意,除了高位大臣、地方大员,连九品小官都可以直接上达天听。
如今的朝堂自然也延续了这项政策。
戚宣这份折子也算是半个‘密折’了,安临琛看完直接扣了下来。不打算再让它过其他人的手。
这些提议都只有个轮廓,内里粗糙。
别的先不说,只第一条,平分土地在封建王朝就不太容易。下面人的阴奉阳违不说,土地兼并永远会是大问题。同时大锅饭容易让人摆烂,不管干多干少,最后得到的东西都是一样的,自会打击人的自信心和行动力。
历史上有农民起义军天天吆喝着平分土地,这样喊的人就没有成功过一次。而且更多时候,这口号也就是骗骗文盲,先把人骗进去再说,分是不可能分的。
他还记得一个历史上颁布过的制度:“平分田地,照人口,不论男妇,好丑各一半”。但是,起义了多少年,就吹了多少年,根本就没实施下去过。
“饿上三天歹心生”。天下大乱的时候,你想让人跟你干,就必须先管饭。如今天下定了,没有明确的章程,不稳定的种子怕是从开始就会种下。
想着想着,他又开始缅怀起自己的时代。
若是他也能有个大神农在世,不说养活亿万人,最后地都没什么人种了……
甩掉脑子里不切实际的幻象,安临琛重新把视线聚焦到面前的人身上。
把土地分给大家,是好事也能成大事,但是没有个强力保障措施,就不可能实施下去。
安临琛这瞬间对戚宣甚至有些怜爱。
座上帝王的声音平稳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