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0


比如张驾驶员,他职级低,但因为是“握方向盘”的,所以就能跟一堆连长、营长一起相亲。

因为岗位特殊,有竞争优势。

而这次给乔薇找的工作就是广播站的广播员,是大家眼中公认的最好的工作岗位之一。

乔薇说:“怎么运气这么好?”

她传过来才二十天而已,不仅这么快就安排了实岗,还是工作时间这么灵活的好工作,觉得实在是运气好。

这难道是严磊的男主光环?

哪知道严磊说:“这哪是运气好,是潘师长特别关照的。”

“啊?”

“潘师长跟我说,一看到这个岗位就想起了你。等着安排岗位的人这么多,但他觉得你最合适,就给你安排过去了。”

乔薇说:“那要怎么谢谢潘师长?”

她第一反应是这个,严磊深感欣慰,眉眼带笑:“这个你别操心了。你明天就过去镇委报道考试。”

“还要考试啊?”

“广播员跟别的工作不一样,得考试。”严磊说,“我跟潘师长都觉得你一定没问题。”

乔薇是高中肄业,但在他们心中那也算是上过高中,是有文化的人。

什么考试能把上过高中的人都筛下去,那就没天理了。

严磊对高中滤镜这么重,乔薇微汗。

她稍作了准备,第二天起了个大早,早早地就带严湘去市场买菜,回来又把严湘托付给了杨大姐:“实在不好意思。”

杨大姐很惊喜:“广播员?”

乔薇说:“得通过考试。”

“啥考试能难倒高中生!”

好家伙,杨大姐这口吻跟严磊一样一样的。

“这可好。”杨大姐直拍巴掌,“广播员可是‘八大员’啊。”

广播员与放影员、农技员、林业员、调解员、水利员、农机员、治安员,合成八大员。都是人们眼里的好工作。

尤其广播员和放映员,被认为是文化工作者。

谁不得高看一眼。

“湘湘你别管。就放我家,你好好去考试,可得给咱军属长脸。”杨大姐拍胸脯打包票。

“要是考上了,我请你们全家下馆子。”乔薇承诺。

“我等着。”杨大姐眉开眼笑,“到时候,就用你自己的工资请。”

“好勒!”

乔薇昨天晚上洗了头,今天穿了白衬衫绿军裤解放鞋,宽宽的棕色真皮腰带把腰身一扎,青春洋溢,精神抖擞。

还背上了她的军绿挎包。

一路往镇委大院去都有人回头看她。

到了拿着严磊给她的介绍信,先去传达室登记:“我是来广播站报道的。”

被领到了一个类似会议室的房间里,等了一阵子,有人推门进来:“部队过来的同志是吧?”

乔薇站起来:“是。”

进来了两个男人,都是中年人,见到乔薇都是一愣。

部队往镇委安排了一个新的广播员,说是军嫂。他们这做的心理预期是接待一个农村军嫂。

哪知道来的是一个一身青春,水灵灵的大闺女。

坚持运动,增强代谢,人的气色真的会变好。

还不到一个月,乔薇的脸色已经比刚穿过来那时候健康太多了,脸颊白里透粉,嘴唇红润润,眼睛明亮清澈。

昨晚洗过的头发睡过一觉又顺又滑,光泽亮人。

白衬衫可以演绎纯真年代了。

两个中年大叔都懵了一下。

因为已知要来的是个军嫂,是已婚妇女。

以这两个人的人生经验,做闺女的时候常见这种青春清澈,但少有女同志婚后还能呈现这种状态。

大部分女同志婚后或者像花朵逐渐枯萎,或者被磋磨成坚韧的藤条,抽谁谁疼。

差点以为弄错了人。

但乔薇把介绍信递了过去。

两个人脑袋凑一起看了看,再抬眼看看乔薇:“乔薇薇同志?”

“是我。”

“你是……军属?”

“对,我爱人是现役军人。”

年纪更大的那位说:“坐。”

三个人都落座,他们俩坐一边,乔薇坐对面。

年纪更大的那位打量了她,问:“小乔同志这是刚新婚随军啊?”

乔薇笑了:“孩子都快四岁了。”

另一个问:“你爱人是营级干部?”

正常情况下,级别低的干部比级别高的干部年轻。薛营长和王营长就比赵团长年轻。

但严磊不属于正常情况,他是军区最年轻的团长。

他比薛营长、王营长都年轻。乔薇又比严磊年轻。

乔薇回答:“不,他是团级干部。”

听到是团级干部,两个中年人脑海立刻浮现出一张类似赵团长那样的脸。

糟蹋了,他们心中暗叹。

花朵一样的大闺女,嫁给那样的中年粗汉。

谁看了不扼腕。

但干部工资高,待遇好,的确能给她一个更好的生活。

大概是因为这样,才能结婚好几年还养得水灵灵的吧。

老男人和小娇妻的组合,没有老男人不疼小娇妻的。

两个人做了自我介绍,年纪更大的那个人说:“我是宣传科的谢科长,这是广播站的陆站长。”

“乔同志,你做下自我介绍吧。”

乔薇的腰背自然挺直,并不僵硬,显示她并不紧张局促。

“我叫乔薇薇,22岁,军属,高中肄业,擅长文字类工作。与广播员的工作范畴比较对口。但我缺乏经验,还需要在领导们的指导下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才能进步。”

两个中年人点点头。

陆站长打开手里的文件夹抽出一张纸:“你朗读一下这个。”

纸上有两段文字,乔薇飞快地浏览了一遍,清清嗓子,开始朗读。

第一段文字特别简单,就是广播的开头语和结束语:

“下河口镇人民公社广播站,现在开始播音。十点零五分,转播永明县人民广播站节目。”

“下河口镇人民公社广播站,本次播音结束。再会。”

停了停,她开始朗读第二段,是一段新闻,看时间,是去年的新闻了:

“人民日报号外:加强国防建设的重大成就,对保卫世界和平的重大贡献——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我国政府发表声明,郑重建议召开世界各国首脑会议,讨论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问题。

196X年10月16日,中国在本国西部地区爆炸了一颗原子弹,成功地实行了第一次核试验。中国核试验成功,是中国人民加强国防……”

“好了,停。”谢科长叫停。

他和陆站长都有点懵:“乔同志,你是从北京来的啊?”

“不是,我是林市人,结婚之后随军到镇上来的。”

那两个人觉得不能信:“林市也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