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2
难道是游侠出身?”
之所以说是不确定,是因为秦国为了禁止私斗伤人,打击游侠之风严格至极,抓到不是沦为隶臣妾就是充作城旦,下场非常凄惨。
南孙既是南乡人,就不可能是游侠。
秦鱼转转眼珠子,跟伯牛道:“你抽个空去问问他的经历。”
燕赵多游侠,这个南孙,看年纪和身手,他要是曾经去临近的赵国游历过,就不意外他身上带有游侠氛围了。
伯牛很快就打听出来了,他道:“南孙的父亲是南乡下里人,曾在赵国住过一段时间,在那里娶了一个赵国女子为妻,生下了南孙,一直等南孙长到十五岁,才带回秦国来,如今已经二十二岁。”
二十二岁啊,及冠之年。
“公子,可要收他做门客?”
秦鱼有些犹疑:“先收进来看看吧,他也算是半个半个赵国人,等以后我去赵国,说不定能用的上?”
伯牛笑道:“那就招进来,他的身手不错,能保护公子。”
要说伯牛对这些乡里少年,最不满意的地方就是,忠心或许够了,但身手都是一些简单的军武把式,上战场勉强够用,但应对单人厮杀,还需要重新调/教才行,好在,公子年纪尚小,还有时间可以从头训练。
在训练的这段时间,正好由南孙补上这段时间的空缺。
经过五天的选拔,最终秦鱼一共选出了五百个精壮卫队,收了一百个十二到二十二之间的少年们做门客,以及,将近一千个人做预备门客。
所谓的预备门客,就是平日里每月从秦鱼这边领取一些粮食俸禄,等到秦鱼需要用人的时候,这些人就要无偿来为他做事。
要养这么多的人,秦鱼的开销,一下子就大了起来。
好在,之前他新得了一千现金,可以暂时供给他的花销了。
说起这一千金,原本秦鱼的打算是算入官署里充作公用的,但向圭劝他将公与私分开。公是公,私是私,该是秦鱼的钱,一分都不能放入公中使用,但相
反的,公中钱财,他可以适当的调用一部分作为私用。
秦鱼听到这话的时候,可是不安急了,向圭这是,在教唆他知法犯法啊。
向圭解释道:“在一个郡县内,只要能保持官署正常运营,能将百姓的税收一分不少的收入仓中,其他的,其实都可以算是最高长官的私财。”
如果秦鱼上边还有郡守,那么这部分私财,是要上交郡守一大部分的,如果秦鱼是个空降且做派不太强硬的官员,他还要拿出一部分来去打通治下豪强们的关节,最后剩下的,秦鱼才能收入自己的腰包。
但现在,谁让栎阳县是归咸阳管辖呢?以秦鱼现在的身份,他的直属上官,其实是秦王。
只要秦王不追究,栎阳就是秦鱼的。
秦鱼听了这些做官潜规则之后,并没有清高到要在栎阳整顿吏治,水至清则无鱼,秦鱼自己可以两袖清风,但他手下的官员们,还要养家糊口呢。
给秦国做官吏并不容易,比如每年该缴税的时候,要是没从百姓们那里收齐赋税,缺口是要由这些官吏一起补齐的。你看,虽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但这个政策若是足够大,像是一座山一样压在上面,官吏们只会想方设法的去给官署多做创收,应对可能出现的财政危机,既然是官署里齐心共力获得的盈余,自然也是要有官署里的官吏们分得了。
若是从这方面作为出发点考虑,其实秦国的官场生态,还是比较健康的。
自然也会有贪污腐败的存在,秦鱼管不了其他人,他只能管好自己栎阳的一亩三分地。
秦鱼修整自家老宅,就是从县署里拨出的木石油漆等物资,现在他全部用盐和布帛来做补足,其他的现金,就全部归入了秦鱼的私库。
秦鱼自己的钱,他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他拿这些钱去给黔首们付工资,或者买粮食供养自己的门客,全都由他自己做主。
只要不发生财政赤字就行了。
官署里有许多的事等待秦鱼去做,在跟家人团聚之后,秦鱼就离开了西乡,带着他的五百卫兵和一百门客回了都邑官署。
这五百个卫兵里,秦鱼最喜欢一个叫稼夫的青年,无他,这个稼夫,不仅看上去身姿挺拔更有姿态,他还会定期洗澡洗头,修胡子,每日都坚持清洁牙齿,身上没有让人皱眉的异味,一下子就获得了秦鱼的喜欢。
秦鱼特地提拔他去做这五百卫队的统领之一,专门负责这些人的生活卫生保健工作。!
第76章 考课
今年秋季,栎阳公田里的菽和麻获得了大丰收。
夏秋气温炎热,无论是沤肥还是沼气池里的细菌发酵都异常快速,生成的沼气的体量也不断增加,为了能延缓沼气发酵,也是为了能为土地追肥,公田里的沼气池每天清晨都要清理沼液和添加新粪、清水。
清理出的沼液会混合着水车里运输过来的河水浇灌田地,田里有了足够的肥力,种在田地里的草木就会疯长。
这个草木,除了农作物,还有野草。
好在,凡是田里生长的每一种植物,都有它们的去处和用处,就只是苦了每天都要除草的刑徒们了。
收完菽等农作物之后,对比于以往的公田产量,今年的公田,可以算是前所未有的大丰收。
相较于公田里的大丰收,今年栎阳下面乡里的田地收成不增不减,在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
秦鱼、都田啬夫和都仓啬夫一起将新粮入库之后,秦鱼就下令将现有的沼气池依次停气清理一番。
清理出来的粪渣会摊开在公田里暴晒,然后深耕在农田里蓄肥,等到明年春耕,这些深耕到田地里的肥料,就会在作物生长的整个过程持续的发挥作用,这就是底肥了。
自从秦王走后的三个多月,栎阳公田里又新建了六个沼气池,之所以是将沼气池全部都建在公田里,是因为现在沼气池仍旧是个新鲜事物,不仅在在乡里普及度为零,就是在现在一些有产贵族家里,对沼气的认知也几乎为零。
沼气的使用还是存在风险的,若有瞎捣鼓不听劝的人胡乱操作,泄露气体都是小事,引起爆炸才是大麻烦。
另一个限制普及的原因,就是乡里百姓间,其实并没有多少粪便,还达不到建造沼气池的条件。
秦鱼一开始还挺纳闷的,因为在他的认知里,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一定存在粪便集中地,因为人是需要排泄的。但木林却告诉他,一般黔首,三五天能排一次大便,就已经算是勤快的了,吃得少,吃不饱,人就不会排泄。
秦鱼默然。
但秦鱼还是给百姓下明告,说明人和牲畜的粪便可以送来公田换取物资,鼓励百姓们在自己家里建立专门的如厕之地,这样不仅可以维持良好的卫生条
件,还能以此换取一些钱粮补贴家用。
这通明告发布了没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