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1
少见你们闹矛盾。”
胤礽闻言微微一怔,他们还不如吵架,瓜尔佳氏连大声跟他说话都不敢,更别说是吵架了。
“没有,只是遇到了一些烦心事,你二嫂是个贤淑的女人,她只是被逼的太紧了,我会找她好好谈谈的。”平静下来的胤礽终究觉得一直这般僵持也不是什么办法,等过几日两人开诚布公的好好谈谈。
胤祚下了榻,走到胤祚身边抱住他,青年消瘦的肩硌的他胸口有些难受,胤祚抬手拍了拍他的背,轻声道:“二哥别伤心了,还有我一直陪在你身边,以后要是不想回去,都可以住在我这。”
“行啊,我可只住你这间寝室。”胤礽轻笑道。
胤祚松开他,朝玳瑁喊道:“玳瑁快收拾床铺,以后这间就是我二哥的寝室。”
玳瑁应声进来了,身后还带着两个小宫女,三人开始忙碌着铺床,往床上多加了床被褥。
睡到半夜,胤礽又被一阵重物压醒,不似胤祚幼时睡在他身上,已经十五岁的胤祚,半边身子压在他身上,嘴角还残留着口水,像是长大了又像没长大。
胤礽小心移开胤祚的胳膊和腿,又替他掖好被子,忙完这些他已经热出了一身汗。
“李胜,什么时辰了?”胤礽蹑手蹑脚起身坐在床边,小声叫醒了门外的李胜。
李胜使劲眨了眨眼,“这会应该是寅时了。”
“回毓庆宫,孤要沐浴。”胤礽伸出手,任由李胜替他穿衣。
李胜道:“回毓庆宫得一刻钟,夜里风大殿下不如就在贝勒爷院里洗吧。”
“这院里才多大,来来回回的人多了容易惊醒小六,他白天本来就累。”胤礽边说边往外走。
李胜只好提着灯笼往毓庆宫去,心中却道,担心惊醒荣贝勒,却丝毫不担心这么早回去会惊醒太子妃。
胤礽还未到毓庆宫,他要回去的消息早就传到了太子妃耳里,她刚小睡了一会,听见青菊的话立刻让人服侍她起床。
胤礽刚进正院,就看见从里屋出来穿戴整齐的太子妃,她接过小宫女手里的活,替胤礽宽衣解带。
“是不是吵醒你了?”胤礽沉着声问道。
太子妃手上的动作没断,“刚好还没睡,宫里的事多,一不小心就忘了时间。”
“毓庆宫就这些人,主子就我们两个,什么事能累得你一个太子妃做到半夜,孤倒是要问问那群尸位素餐的奴才。”胤礽的语气里带着一丝怒意。
太子妃忙安抚了他几句,这要是真的去查,不是显得她这个东宫女主人没有御下的能力。
“太子爷怎么这会回来了?是不是六弟吵着您了?”太子妃随口问了一句,说出口才意思到自己说错了话,急忙找补了几句,“妾身不是那个意思,六弟正是爱玩的年纪,贪玩些也是正常的。”
“嗯,你先去歇着,孤去沐浴,待会直接去上朝。”胤礽绕过她直接去了偏殿。
太子妃看着自己被推开的手微愣,想要追进偏殿去问问胤礽是不是生气了,自小的教养却不允许她这般做。
“扶我回去歇着。”太子妃使劲抓住青菊的手。
红杏细心的察觉出了太子妃的不对,忙安抚道:“主子别多想,太子爷只是不小心碰着您了,太子爷多温和的人,怎么会因为一句话就生气。”
太子妃点了点头,她有些草木皆兵了,但凡牵扯到胤祚的事,她总觉得太子会怪罪自己。
更让她头疼的是,汗阿玛给她的期限只有一个月,光靠劝说是根本劝不了太子同意纳妾,她了解太子的脾气,但她实在是害怕。
“你说,一个月后若太子爷还没纳妾,汗阿玛会不会废了我的太子妃之位?”她抓住红杏的手,期盼着从她眼里看出答案。
第九十七章
晨光熹微,一个身影偷偷溜进太和殿的偏殿,遮住脸混在一众大臣里,看着一个个哥哥进入偏殿,胤祚跟着大臣行礼问安。
胤礽一眼就认出了人群里低着头的胤祚,朝他招了招手,“小六,过来。”
胤祚低着头躲在人群里,脚步一点点往外挪,刚挪两步,就发现身边的人群散开了,一双绣着青竹的黑靴停在他面前。
“二哥。”胤祚抬头讨好的看向胤礽,余光瞥见他身后黑着脸的胤禛,胤祚的笑容僵在脸上。
“四哥,好巧啊,这里不是上书房啊?我可能没睡醒走错路了。”
胤祚说着就要溜走,外面响起了太监的宣上朝的声音,胤礽一把抓住胤祚的手,把人带到了正殿。
“既然来了,就跟那些人好好辩上一辩。”
胤祚见二哥没有怪他的意思,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康熙刚落座就看见站在人群里异常兴奋的儿子,抬头看了一眼梁福安,梁福安苦着脸摇了摇头,他也不知道荣贝勒为什么会来朝堂上。
康熙十分小心盯着自家不省心的儿子,生怕他跳出来捣乱,幸好早朝过了一半,胤祚都一直安安静静站在几个哥哥身后打瞌睡。
正当梁福安要宣布退朝时,胤礽站了出来,对康熙道:“昨日早朝有御史弹劾荣贝勒,今日儿臣正好把荣贝勒带了过来,汗阿玛,不然让他们当面辩上一辩,总得让小六知道自己究竟犯了什么错。”
康熙嘴角微微抽动,只顾着防着小六,忘了胤礽也是个不省心的主,再把视线挪到胤祚身上,少年正满脸期待的看着他,浑身上下写满了“阿玛看我”几个字。
“咳…既然荣贝勒在这,那就让他们辩一辩。”
说完,胤祚从几个哥哥身后跳了出来,一双亮晶晶的眼睛在文官群里扫视,下巴微微上扬,“昨天谁弹劾小爷?敢不敢出来跟小爷对质?”
………
………
朝堂上一时陷入了寂静之中,谁不知道荣贝勒是最混不吝的,朝廷大臣说打就打,身后还有康熙太子护着,这会跳出来不就是挨打嘛。
“是臣弹劾的荣贝勒!”
文臣队伍里传出一道坚定的声音,一个四十多岁的臣子走了出来,朝康熙行礼后道:“昨日臣弹劾了荣贝勒,荣贝勒在京郊外仗势欺人,毁坏百姓田地,玷污朝臣女眷的清誉。”
胤祚跟看傻子一样看着他,“你有证据吗?你去调查过吗?什么都不知道就在这信口开河,要是大清的官员都是你这样,还不知道有多少冤假错案。”
“这事传的有鼻子有眼,那京郊外地里被毁的庄稼这会还摆在那,户部郎中钮祜禄大人家的两位小姐都因为荣贝勒受到非议,荣贝勒您就说这些是不是跟您有关系?”御史说的义愤填膺。
胤祚无语的翻了个白眼,“当时在官道上的可是有不少人,那田地究竟是不是小爷毁的,随意找一个人就能问出来,至于钮祜禄家两位小姐因我受到非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