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0
罢了,他把官房都搬过来做什么?
难不成还要跟她并排坐在一起嗯嗯吗?
石映月说他是强盗当真是一点都没说错,这就是个强盗头子!
强盗头子今儿心情却是顶顶好的,甚至在简郡王济度直言皇后与其父断绝关系不合礼法之时都没生气,反而是笑吟吟的说道:
“说起来,朕与堂兄还应算是连襟呢,堂兄与福晋关系可还好?”
济度的嫡福晋是绰尔济的长女,也就是昭宁的亲姐姐。
“臣与福晋自是举案齐眉,相敬如宾。”济度板着脸答道。
“哦,那就是关系不怎么好了,”
顺治自行解读,“是因为福晋性子不好,还是因为出身的缘故?要不然让福晋也跟绰尔济断了关系,也省的心里总想着科尔沁。”
济度轻出了一口气,咬牙道:“回皇上,福晋贤惠,没什么不好,也甚少提及故土,倒也无需皇上替臣费心。”
其实如今这盲婚哑嫁的婚配方式,又有几个人能娶到称心如意的嫡妻呢?
济度倒也没说谎,他跟他的嫡福晋博尔济吉特氏确实是相敬如宾的,换句话说,就是公事公办的态度,一个主外一个主内,非必要不联系,见面了也能笑脸相迎,倒也算是和睦相处——
至少没到顺治和静妃那般水火不容的程度。
但是对于顺治这般喜爱昭宁,却也是不怎么理解的。
他就如同顺治当初一样,觉得女人不过是个消遣,还真没把谁放在过心上。
“看来堂兄还是缺个贴心的人啊,”顺治摇了摇手中的扇子,“朕与皇后鹣鲽情深,看不得她受半点委屈,想来堂兄是体会不到了。”
济度:……谢邀,他也并不是很想体会。
“既然皇上看重皇后,就更应该为她的名声着想,堂堂大清皇后刚册封就与母家断绝关系,传出去岂不是要被天下人笑话?”
济度义正词严的说道,“皇上如此莽撞行事,在臣看来,不是在对皇后娘娘好,而是要害了她。”
顺治完全不恼,只是用一种“你不懂”的眼神看着济度,摇头道:“非也,是朕觉得绰尔济不配为国丈,皇后虽然孝顺,但毕竟出嫁从夫,自然是拗不过朕的。”
济度面无表情的看着顺治:……皇上您看臣信吗?
顺治继续摇扇子:你信不信不重要,按朕的吩咐办就是了。
济度长出了一口气,最后挣扎着:“这毕竟是家事,皇上这般处置,可问过太后的意思?”
太后不会像皇上这么胡闹吧?
哪知顺治竟是点了点头:“那是自然,就像堂兄所言,这是家事,当然得皇额娘答应才行。”
济度:……算他看走眼了,有其子必有其母!
“此事宗室必有意见,所以朕才先知会堂兄一声,以免你夹在中间为难,”
顺治这话颇有些假惺惺的意思,“朕信得过堂兄,必能帮朕安抚宗室。”
特别是济度的阿玛郑亲王济尔哈朗,那是个敢当面指着顺治鼻子骂的主儿,偏生顺治对这位叔王又是敬爱有加,也不敢硬着来,所以才会提前将济度叫来,让他先去敲敲边鼓。
顺治不愿意招惹郑亲王,济度这个亲儿子更不愿意。
对上顺治,郑亲王最多是骂上几句,可对他这个亲儿子,那可都是直接动手的。
然而皇命难为,既然顺治开了口,济度再不愿意,也只能应了下来。
回府之后,济度径直往嫡福晋院里去了。
简郡王嫡福晋博尔济吉特阿丽玛是个明艳大气的女子,相比昭宁,她长得更像静妃这个姑姑一些。
见济度一回来就过来,阿丽玛知道这定是有事,也不啰嗦,叫侍女上了茶之后,就挥退众人,直接开口道:“爷,有什么时候您就直说吧。”
济度将顺治的意思说了一遍,然后问道:“你是皇后娘娘的亲姐姐,应该了解她的性子,你觉得此事可还有转圜的余地?”
阿丽玛摇头道:“我与皇后娘娘并非同母所出,自小就算不上亲近,更何况我离开科尔沁的时候,她才不过五六岁,这么多年过去了,又哪里还能了解她的性子?”
“之前我就说叫你进宫去向皇后娘娘请个安,你偏不肯去,”
济度不死心,“要不然你明儿就往坤宁宫去一趟,试一试皇后娘娘的意思?”
阿丽玛刚听说了这事之后,便是想去的。
她最厌烦的就是男人们之间的破事儿非要把女人扯进来,皇上自己不想科尔沁势大就不要娶她们科尔沁的格格,这把人娶进宫又叫人跟家里断了关系,算是怎么个事儿?
若是当真没了家里的庇护,她妹妹岂不是要任由别人欺负了?
那日拜谒中宫的时候,她远远的瞧着昭宁,不过还是个女娃娃的模样,说话也软和,仿佛没有脾气一般,与静妃当年封后的时候大不相同,心里早就有了几分怜惜。
如今有见顺治想要拿着昭宁做筏子,用来打压科尔沁的势力,当真是气不打一处来,连带着看济度都不顺眼了——
这男人也是个靠不住的,皇上叫他去劝他阿玛,他不敢去就跑来让她进宫去劝皇后,真真是一点担当都没有。
阿丽玛性子直爽,瞧不上济度便懒得跟他多话,当着济度的面叫人往宫里递了名帖后,就直接将人给赶了出去。
“爷才刚回京,不久后又要回福建,还是多陪陪府里的姐妹们吧。”
阿丽玛这话说的大度,但实际上就是懒得再搭理济度罢了。
她如今是儿女双全,再也求不到济度的身上,而济度也另有宠妾,两个人公事公办,谁都舒服。
济度本来想着既然有求于阿丽玛,今儿自然要留在正屋陪着她,可没想到事情刚说完就被撵了出去,气得在门口跺脚怒道:“好好好,有本事以后你别求我!”
屋里的阿丽玛冷冷一笑——
呵,男人,就是这么自以为是。
说的好像这些年她求过他一样,他远在福建的日子,她才过得畅快呢!
……
昭宁的记忆里对这个同样嫁到京城来的姐姐没什么太深的印象,但既然她求见,自然也没有不见的道理。
翌日上午,阿丽玛便抱着自己的一儿一女进了坤宁宫。
阿丽玛的女儿敏敏今年四岁,儿子德塞才两岁,都养的圆乎乎的,毫不怕生,一见面就敢往昭宁身上扑。
阿丽玛动作娴熟的将自己的一儿一女全都揪住,送到宫女们的手中,然后才对着昭宁福身行礼。
昭宁亲手将她扶了起来,笑道:“知道姐姐在京里,早就想与你见一见了,只是之前太过忙乱,一时没得空。”
这自然是客气的话,实际上若不是阿丽玛送了帖子进来,昭宁都想不起来还有这个姐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