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5


诏令之后,这几夜他就没有一次是能好好安心入睡的,脑子里两个小人儿在不断地拉扯,弄得他心烦不已头痛欲裂。

这些问题他自然早就想过无数遍,也曾无数遍劝说自己放弃,明明前途一片光明,还瞎折腾什么呢?

一旦踏出这一步,眼前的大好前景就会顷刻间灰飞烟灭,一切也就都是未知数了,很可能这么多年的寒窗苦读都会化为泡影。

再则,家里虽不止他一个儿子,万一他真有点什么意外也不愁父母无人赡养照顾,可终究还是不孝至极。

无论是从自身前程来考虑,还是顾虑到身后的家人,他都不该做出这样的选择。

可无数次挣扎之中,他始终还是按捺不住自己那颗躁动的心。

其一,常言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他很想趁着年轻还未成家之时去外面走走看看,想必收获颇丰。

其二,他一直都知道当今这位女帝与旁人都是大不相同的。

说句心里话,他觉得自己时常都难以跟上她的思想、难以揣摩她的心意。

这一点对于为人臣子者实在是太过致命了。

寒窗苦读十数年为的是什么?谁还能没点野心呢?

他的目标从来就不是什么泯然于众可有可无的臣子,而是肱股之臣。这样下去又怎能行呢?

他必须得找到突破口。

而这一回,当今与英女王的“交易”恰恰就让他眼前一亮。

他似乎琢磨出了一点点门道——当今这位女帝的思想是超于常人的开明,且对万事万物十分包容开放。

面对这样一个奇特的君主,那满肚子的圣贤书仿佛倒成了一把无形的枷锁将他给束缚住了,便是心里明白,思想上却也很难真正跟得上,想要彻底转变更艰难至极。

既是如此,又何不亲自外出走一趟呢?

看看截然不同的美景,学习学习旁人的文化,心胸、思想、眼界自然而然也就开阔了。

再者说,圣上既是如此重视与英吉利之间的交流学习必然也有她的道理,干坐在家里胡乱瞎揣摩可没什么用。

这个选择对于他来说就是一场豪赌,赌输了轻则断送前程重则搭上性命,赌赢了那肱股之臣或许指日可待。

最终,他还是无法压下心中的蠢蠢欲动,是以眼下他坐在了这儿。

“皇上所言微臣心里都明白,说不担心不害怕纯粹就是糊弄人呢,不过微臣还是坚持自己的选择。”殷晟咬牙下定了决心,起身行礼诚恳道:“一切后果微臣自行承担,求皇上成全。”

单若泱没急着说话,面无表情若有所思地盯着他瞧了半晌。

那满含探究的眼神令人如芒在背,难以言喻的巨大压力几乎要逼得人落荒而逃。

正在殷晟浑身汗毛倒竖紧张忐忑之际,她才终于缓缓开了口。

“既然你如此坚持,朕成全你。不过此事暂且不是很顺利,距离出发恐怕还有些时日,趁此机会你也再仔细考虑考虑,若后悔了随时开口就是,不必有心理负担。”

想了想,又加了一句,“前程还是其次,毕竟命只有一条,一旦出发一切都将不可人为掌控。”

一股暖流缓缓涌出流淌心间,殷晟不禁扬起嘴角,恭恭敬敬地又行了一礼,缓缓躬身退下。

直到人影消失在门口,林黛玉才收回了自己充满艳羡向往的眼神。

见状,单若泱颇感好笑又无奈,拧了把她的腮帮子,“小小年纪心倒是野得很。”

转而又问,“可曾看出点什么?”

林黛玉想了想,说道:“是个有心人。”顿了一顿,又补充道:“外表是个文弱书生,骨子里倒是个有勇有谋坚毅果决的。”

“不错,看来你老师的课都认真听了。”单若泱很是满意。

林黛玉闻言却忍不住嘟囔道:“不认真能行吗?旁的先生都因我是公主连个‘不’字也从不敢说,平日都只夸夸夸,老师可就不同了,但凡敢走神保准儿戒尺落在手心上。”

听罢,单若泱就乐了,“跟朕告状可是没用的,你就省省罢。”

“就知道皇上定会站在老师那边,打从老师出现在皇上身边那日起我就已经失宠了。”

……

关于学院的事早就在她的心里琢磨已久了,一系列的规划早八百年前就经过数次完善,不过是因为没钱才一直憋着罢了。

如今手里钱也有了,没隔两天就迫不及待将这件事公之于众,并且正式提上日程展开了行动。

不出所料,一石激起千层浪。

无论是以减税鼓励女孩儿读书,还是男孩儿女孩儿统一免费入学,无疑都是前无古人大开先河的决策。

毫不夸张地说,真真就是举世震惊全民亢奋。

都知道普通人想要鱼跃龙门只有读书这一条路,可读书的费用实在太过昂贵,若非实在没有法子,谁又愿意子孙后代也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谁又不愿意去搏一搏那份前程呢?

如今大好的机会从天而降,叫人如何能不惊喜激动万分?

他们简直恨不得立即跪下来给仁慈的女皇陛下磕几个响头以表心意。

百姓们是这般想的,大多数人也是这样干的,当场就冲着皇宫的方向跪下好一通感激涕零。

在如此巨大的惊喜之下,连那些书生也都完全选择性忽略了鼓励女孩儿读书的行为,对此根本毫无异议,就更别提普通百姓了。

自古以来赋税就是百姓们最头疼苦恼的问题,哪怕大周的赋税相对来说并不算很重,可对于穷苦百姓来说也实在是一份沉重的负担。

如今只要送家里的女孩儿去上学就能得到减免,一个减免十分之一,送的越多减免越多,还能省下每天一顿的口粮……这样天大的好事儿上哪儿找去?

傻子才会跳脚反对呢!

然而,百姓不反对是因为诱惑太大,普通读书人不反对是因为自己得到了大实惠,生怕一闹腾起来惹恼了单若泱就会连带着男子学院也被一并取消,是以他们根本不敢反对不敢闹。

可朝中大臣却并没有这样那样的顾虑。

仿佛是从这一举措中嗅到了某些不太美妙的信号,原本老实多时的大臣们突然反应异常激烈。

大朝之上,文武百官哗啦啦跪了一半,齐声喊着“请皇上收回成命”,甚至有那情绪激动的老酸儒竟意图以死相逼。

对此,单若泱却只冷眼旁观,如同看小丑一般看着他们上蹿下跳表演。

好半晌,方才不急不缓地说道:“天下万民无论男女皆是朕的子民,这句话曾经也是众爱卿口口声声告诫朕的,朕时刻牢记于心不敢忘却。”

“旁人眼里都能有个三六九等之分,唯独朕不可以,朕必须得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子民,既是如此……收回成命取消女子学院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