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5


:“徐大人要操持大行皇帝的凶礼,又有皇子多人……只怕分身乏术,微臣便毛遂自荐,奏请代为操持登基大典。”

历来老皇帝的丧事和新君的登基大典几乎都是同时进行,由礼部全权负责,也没见谁说忙不过来了。

丞相这话明眼人都知道是借口,说穿了不过就是不放心礼部尚书这个老顽固罢了。

当然了,借他个胆子他也不敢真毁了登基大典,但也别指望能有多尽心就是。

指不定能拖拖拉拉生出点什么幺蛾子来,不敢毁坏却也能够叫人不痛快,到时候一句“大行皇帝凶礼”为由足以堵住悠悠众口,谁还能将他怎么着呢。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倒不如直接从源头上掐灭了事。

而丞相亲自接手操办,自是再放心不过的。

单若泱当即就点了头,“准,驸……”看了眼林如海,到嘴边的称呼突然卡了壳。

再叫驸马显然不合适,难不成要喊“皇夫”?

好怪。

止不住打了个寒颤,舌尖一绕索性就先以官职称呼,“吏部尚书协办。”

“微臣领旨。”二人齐声应答。

另一边的礼部尚书却早已是涨红了脸,一副敢怒不敢言的架势。

还不等他蹦跶呢,单若泱就将目光转移了过来,神情已不复方才的亲近随和,而是一脸冷漠。

“大行皇帝在世时便常感叹,只道他这辈子最敬仰的人便是太/祖,誓要处处追随太/祖的脚步走,只可惜……一时受那等妖道所蛊惑而忘却了初心。眼下既是到了人生最后一程,为人子女者,本……朕理应为大行皇帝完成心愿。”

“是以,凶礼便按着太/祖的规矩来罢。”

太/祖是个什么规矩呢?

他老人家虽是大周朝的开国皇帝,但上位时都已经年过半百了,前面半辈子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节俭”二字早已深入骨髓。

哪怕是坐在龙椅上时,他老人家的每顿饭也绝不会超过菜一汤,跟旁人一起用饭时才会根据人数多少而增添几盘子菜。

生前都已是如此节俭的一个人,身后事就更不肯铺张浪费了。

临死之前是再叮嘱一切从简,底下的人自然也不敢不从啊,到最后那排场甚至比起王爷都略显寒酸。

想也知道,以周景帝生前那般奢靡成风耽于享乐的做派,是绝不可能乐意看到自己的身后事如此寒酸的。

偏偏她给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叫人便是有心想要提出点异议都无从下口。

再者说,对女帝不满归不满,却也不见得他们对周景帝就有多敬重满意了。

就凭他干的那些事儿,他配风光大葬吗?

活着的时候往死里祸祸民脂民膏,死了可就放国库一马罢,真要按着他的喜好极尽奢华隆重去操办,他们还怕愤怒至极的百姓忍不住要砸臭鸡蛋呢。

于是乎,几经犹豫之下,这回便连礼部尚书都未曾跳出来叭叭什么,乖觉得很。

“微臣领旨。”

“对了……”突然想起来什么,单若泱的眼神愈加冷凝了,“趁着此次地宫开启顺便将璟贵妃的棺椁迁出来,于定国公旁边另修墓穴安葬。”

就凭周景帝干的那些破事儿,璟贵妃怕是宁可被弃尸荒郊野外都不愿跟他同住一个地宫。

先前他还活着姑且还能勉强罢,可如今他自个儿都要睡进去了,就还是别再恶心人家了,否则保不齐那棺材板儿都要压不住了。

既然如今自己有了这份能力,不如就将她送回亲人身边安息罢。

预料之中的,这个决定令大臣们齐刷刷都惊呆了,随后回过神来便是连声反对。

翻来覆去简而言之就是一句话——不合规矩。

单若泱淡定自如地说道:“哪里来的规矩?不如诸位仔细与朕说说看,究竟是哪条哪项明文规定后妃一定要与帝王葬在一块儿了?”

“再者说,规矩也都是人定下的,退一万步来说便当真是有这么一条规矩……如今朕既然已是大周朝国君,难不成还没资格修改修改这所谓的规矩了?”

“于理是如此。于情,朕身为璟贵妃唯一的骨肉后代,也完全有资格决定亡母的安息之地。”

众人面面相觑,皆是被噎得够呛。

的确没有任何明文规定,可女子成亲后便要入夫家祖坟,这不是约定成俗吗?

嫁了人便生是夫家的人死是夫家的魂,哪有回自家祖坟长眠的道理?

更遑论这还是皇妃呢,真要这么干,皇家脸面可往哪儿搁?

可面前这位表现得实在强势,扯祖宗规矩是没法儿扯了。

于是,礼部尚书索性便动之以情,“皇上所言的确不无道理,可您又是否想过璟贵妃的意愿?身为皇妃,能够葬入帝陵伴驾乃是天大的荣耀……”

“徐大人。”单若泱实在听不下去了,直接出言打断他的鬼话,一脸看睿智的表情瞅着他,“说话前能否过一过脑子仔细思考一番?设身处地想一想,若换作是你,你愿意长眠于帝陵永世伴驾吗?”

意有所指的一句话立时叫众人回想起一件事来——璟贵妃可是姓乔的!

定国公之女,抄家灭族之仇……嘶。

这样的血海深仇,周景帝到了地下不被璟贵妃扔进油锅里炸他个百八十遍都算他侥幸了,哪个还乐意跟他睡在一个陵寝日日夜夜天长地久相伴?

什么天大的荣耀?膈应死人……不对,膈应死个鬼才是真的。

为人子女的心疼生母、想叫生母在九泉之下得以安息才做出这样的决定,亦是一片孝心,仿佛也挑不出个理儿来。

至于作为生父的周景帝?不提也罢,谁叫他净不干人事儿呢,叫他们便哪怕是有心想要帮着说两句话都张不开那个嘴。

同样后知后觉意识到症结所在的礼部尚书便不免有些尴尬了,一面坚定地认为这种行为实在太过离经叛道,可另一方面却又不知该如何才能站得住脚劝谏。

左右瞧了瞧,却见旁人全都是一副眼观鼻鼻观心的姿态,摆明了是不想掺和。

礼部尚书恼怒不已,正欲“孤军奋战”,却听旁边传来一道细微的声音。

“再折腾下去,也不怕璟贵妃晚上去找你‘谈谈’?差不多就得了,你若非要守着你那什么祖宗规矩丝毫不顾及那桩惨案,那就做好成为新君的眼中钉肉中刺的准备罢。”

闻言,礼部尚书下意识瞄了眼上首端坐的那位,未想却对上一双冷冽如霜的眼睛,登时吓得一激灵,本能地垂下头颅不敢再吭声。

跳得最高的那个都消停了下来,余下的个别也就完全不成气候了。

一则打一开始单若泱就表现得十分强势,令人不敢轻易撩拨。

一朝天子一朝臣,历来如此。

新君刚刚上位就忙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