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5


思送给万岁爷,这就叫好事不用多磨,水到渠成,一蹴而至。

事不宜迟,明天就是中元节了,舒舒急溜溜地催着锦思锦年,让两人去张罗制作河灯的各种工具。没过多久,锦思锦年就在花厅中一一安排好了一切。

锦思锦年想着娘娘应该只能制作出最简单样式的河灯,于是准备的材料是蜡光绫纹纸和描金桑根纸,这两种纸张质地比较坚韧,并且还有防水作用,接着锦思锦年还准备了用于起架成型的高梁秆、竹条等,最后就是浆糊、剪刀等用具了。

只可惜跃跃欲试的舒舒,是典型的“手残党工具多”,宽绰的长木桌摆放了琳琅满目的工具,舒舒两眼怔怔地盯了许久,她还是不知从何下手。

一旁的都鲁嬷嬷实在是看不下去了,最为能干、心灵手巧的她,可是制作河灯的熟手啊。她原先还以为主子如此兴致勃勃,是有制作过河灯,遂没有出声告知自己会制作河灯。

于是“一对一教学”小课堂又开课了,都鲁嬷嬷心底里早已琢磨道:依照主子的那双“巧”手,只能教她制作最最最简单的河灯了——乌篷船造型和花篮子造型河灯,这两样也用不着那些做支撑龙骨架的竹条和高梁秆了。

都鲁嬷嬷将自己的速度放缓又放缓,她眼神中溢满勉励之意看向主子。首先她先取来两张蜡光绫纹纸,接着将两张蜡光绫纹纸裁剪成正正方方的形状,一张先递给主子,一张握在自己手上。

“主子,现在我们要将这张四方形的纸张铺开,把它的四角一一折到中心,折完后我们就展开四角,就能得到四条折痕,接着再将四个角对准折痕,向着中心连续折叠两次。”都鲁嬷嬷一边娓娓不倦地教导着,一边慢慢吞吞地给主子示范着折纸步骤。

这样轻轻巧巧的步骤,舒舒却还是看得一脸懵懵的,她拿着一张纸手忙脚乱地折腾来折腾去,不过须臾,她就跟不上都鲁嬷嬷缓慢的“步伐”了。

“哎呀,都鲁嬷嬷你再慢点。”舒舒娇声娇气地要求道,紧接着便问了一大通话:“到底是要折几次啊?我这张纸的角怎么对不上啊?它的中心没错就是中间那一点吧?”

闻言,都鲁嬷嬷皱着眉头,凝神思索了下,然后好声好气地开口道:“奴婢给主子的纸张上标记好折痕吧,这样主子会比较容易折起来。”

“嗯嗯,那麻烦都鲁嬷嬷了。”舒舒开心地点点头。随即都鲁嬷嬷便让小宫女去拿来裁剪布料时用来画线的三角形滑石,都鲁嬷嬷捏着红色的滑石,在蜡光绫纹纸圈了中心点和划上十六条折痕。

都鲁嬷嬷甚是未雨绸缪,她不止是标记了一张蜡光绫纹纸而已,她还裁剪了好几张四方形蜡光绫纹纸和描金桑根纸,然后都把这些纸张一一划线好,待会主子弄褶乱一张,还有好几张给主子折腾呢。

舒舒拿着这张划好线条的绫纹纸,开始折纸大作战。她目不转睛地盯着都鲁嬷嬷的折纸动作,机械化地跟着都鲁嬷嬷的手一步一步地折叠。

“主子,现在我们折好的形状是长条形的,四角有小的三角形,接着我们把这四个小三角沿着红色的斜边,往里头的方向折叠。折叠完把长条的那一面打开,沿着横线的方向往外翻开。”都鲁嬷嬷慢声细语地指导着。

第103章 桃羞杏让

经过一番艰辛的奋斗后,舒舒终于折叠好一个蜡纸乌篷船,虽然最终呈现的成果不尽如人意,但舒舒却是热情高涨、甚是满意。她毫不羞愧地觉得自己真是个心灵手巧的人,再多做几个必能熟能生巧、做得更好。

紧接着都鲁嬷嬷又指导主子将纸张折成花篮子造型,舒舒这次又是花费了漫长的时间,方才做完一个像模像样的花篮子,不过弧形的花篮提手,舒舒黏合地太不牢固了,她只能拆下花篮提手,把花篮子当成一顶“小红帽”。

舒舒看着“小红帽”,产生了一个奇思妙想。正好前段时间,造办处送来了一批各朝各代裙裾飘飘、惟妙惟肖的精美仕女人偶,这些人偶是用绢纱塑成的,以金属为骨,以真丝为发,比之现代的芭比娃娃来得更加华丽精致。

舒舒挑选了一个“靓妆眉沁绿,羞脸粉生红”的妖娆丰润美人,把那顶小红帽戴在了丰润美人的头上,又将大美人放到了乌篷船里。有了这闭月羞花“唐朝大美人”的加入,舒舒做的粗陋乌篷船和小红帽霎时间蓬荜生辉,光彩耀目起来。

河灯的造型塑造完毕后,还要给纸灯的底座刷上一层桐油,使之愈加防水,然后还要在底部贴上一层增加重量的细砂,否则轻盈的纸河灯,在碧波漂流的过程容易侧翻到一边,不能摆正造型。最后就是将盛着松香灯油和灯芯的莲花形黄铜浅碟固定在河灯底座上,至此,这盏河灯才算是真正的完成。

转眼就到第二天——中元节来临,这日仿佛是舍不得进入那清爽的初秋季节,天气愈发得酷热,天上高高悬挂的艳阳,似乎是要燃烧殆尽最后的热情一般,把清晨的一丝凉气都焚灭了。

所以中元节这天,还未到晨曦时分,皇上就披星戴月地赶往圆明园中的“鸿慈永祜”,进行叩拜列祖列宗。祭祖后紧接着就是拜各路神佛,圆明园中建造有多处寺庙园林,“慈云普护”中供奉有龙王、观音菩萨、关帝等,“月地云居”则是供奉着无量寿佛和大威德金刚恩,“日天琳宇”敬奉的最大神仙便是玉皇大帝……

皇上自年少时,就开始尊崇藏传佛教,提倡禅宗,还给自己起了个法号——“破尘居士”。他在勤心政务中,还能抽出闲暇时间,和圆明园中的僧人、喇嘛、道士等,谈论和实践佛法与道法,因此他的重佛重道思想在圆明园中体现地淋漓尽致。除了慈云普护、月地云居这些寺庙园林,还有舍卫城、永日堂等祈福佛殿。

祭祀活动完毕后,就到了巳正时分,变成了太后娘娘的主场——同乐园摆戏台。看戏曲是宫廷生活必不缺少的一部分,太后娘娘被康熙帝所影响,因此十分热衷迷恋于看戏。

而两人的儿子雍正帝则相反,皇上还是四阿哥的时候,观赏到的戏曲要么是歌功颂德、炫耀四海升平的内容,要么是无病呻吟、附庸风雅的戏语。

皇上认为先帝和朝中大臣听了这些靡靡之音,只会沉溺沦陷于其中,只想着享乐,从而丧失了进取之心,为看戏而耽误办正事的时间。因此皇上从自身约束起,在潜邸举办宴会时,就很少和其他皇子一样,请来戏班子渲染热闹气氛。他登基后,也没有效仿先帝,康熙帝是每逢自己的万寿节,就大张旗鼓地命升平署摆戏台,唱个三天三夜都不停歇。

雍正帝只有在正月过大年时,在紫禁城太和殿设宴款待宗室王公大臣的时候,才会安排升平署表演《开筵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