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6
贵妃若是那愚笨之人的话,那后宫就再无聪慧的女子了,就这样罢,你也不必自谦,哀家如今年纪大了,头脑变得迟钝,就需要你这样机敏的巧人儿陪在身边,给哀家启发下脑子。”
其她妃嫔听着太后娘娘和贵妃之间打机锋的话,都紧盯着贵妃的脸,内心都疯狂地暗暗叫着:贵妃是板上钉钉地得罪了太后啊,也不知她到底犯了什么错?
第64章 厚此薄彼
贵妃娘娘无视其她人如尖刺的目光,依然端着一副优雅从容的样子,毫不胆怯地直视太后娘娘,欣喜地应诺道:“是,太后娘娘,能陪侍在您身边是臣妾三生有幸,臣妾必定好好侍奉太后娘娘。”
在说到“好好”两个字时,贵妃蓦然提高了音量,仿若是安然地接受了太后娘娘的命令,又似乎在暗暗宣泄不平的心声。
太后微微颔首,转而看向正默默作壁上观的舒舒,方才露出几分笑意,眉宇间不再严肃,声音也变得温和慈爱:“顺嫔,你过来,让哀家仔细看看你。”
舒舒挺着六个月的孕肚缓缓走到太后跟前,刚想行礼就被太后止住。
“不必行礼了。”太后招招手,示意顺嫔走近一些,殿内的宫女很有眼力劲,立即搬来一个绣墩放置在太后的宝座旁。
太后娘娘上上下下端详了顺嫔一番,就见她身穿水粉色厚缎小金福字锦袍,围着白狐狸皮围脖,点点淡紫色鸢尾花缀在衣襟袖口,乌黑的头发梳成简单的两把头,发髻中间带着一朵盛开的浅粉色茶花,左右两边各别着金镶珠翠叶形发卡。
这满头粉的绿的簇拥在一起本是俗艳,但在顺嫔身上恰到好处,衬托得她似芙蓉的面庞更加清丽动人、莹润生辉。除了那高高隆起的肚子,整个人看上去还是婀娜曼妙,粉粉嫩嫩的,如那娇艳欲滴、嫣然绽放的春日桃花。
太后摘下佩戴的纯金嵌翡翠滴珠护甲,伸出手轻轻抚摸顺嫔的肚子,舒舒浑身像是被电击到似的敏感地瑟缩了一下,她不习惯其他人碰触她的身体,即使是不能得罪的皇太后。
太后似乎也看出了顺嫔的不适,她刚想收回手指,就见顺嫔的肚子突兀地鼓起一个小包,旋而游动似的在另一个地方又鼓起来。
“这小家伙可真活泼啊?”太后笑吟吟说道,她生育过几个儿女,自然对这一幕不惊讶,知道小家伙在额娘的肚子里翻身子滚动、伸胳膊踢腿。
舒舒爱怜地抚了抚肚中疑似小脚丫的鼓包,小家伙感触到母亲在和她互动,更加欢快地游动起来,舒舒粲然一笑:“太后娘娘,她这是饿了。”
今日舒舒还是一大早就起床,用了丰盛的早膳,但孕妇不经饿,步行到慈宁宫才刚请安没多久,舒舒肚子就又饿了。
慈宁宫里的宫女们都非常贴心周到,特意为顺嫔娘娘准备了适合孕妇吃的温热营养的汤羹和糕点,可刚来太后就训话了一通,殿中气氛有些紧张静穆,妃嫔们个个如鹌鹑一样低着头不敢四处张望,更何况明目张胆地吃东西,所以舒舒只能忍耐着。
太后娘娘听了心中暗暗好笑,表面上还是一副慈祥温蔼的样子,她神色温和,眼底似乎还带着一丝宠溺:“是哀家不好,啰嗦了这半天,耽误你肚子里的小家伙用膳了。”
太后边说着,眼角余光淡淡瞥了一眼引领翘首的妃嫔们,只见她们几个隐隐有些忿忿不平地攥着手中的绣帕,嫉妒地看着顺嫔和太后娘娘其乐融融的光景。
太后想了想,抬手往后在自己的鬓边摸索着摘下纯金鸾凤衔万字缀珠发钗,向前倾身把它簪在了顺嫔的髻后,浅笑道:“这支金发钗,是当年哀家被封为德妃时,先帝赏赐的,哀家今日慷先帝之慨,将这恩典送给你。”
舒舒只觉得眼中一道金光闪过,还未看清是何珍物,就被太后娘娘的话语惊诧到,她连忙站起身施了一礼,谦恭无比道:“太后娘娘所赐之物原不应推辞,但这支发钗太过贵重了,臣妾不敢承受这份福气。”
太后一径笑道:“你放心戴着,这支发钗还不算贵重,哀家就等着你生下一个健壮伶俐的孙儿,不管是小皇子还是小公主,哀家都已经备好更多的宝物送给你。”
“嗯,臣妾多谢太后娘娘。”舒舒乖乖地点点头,欣然接受了这份贵重的恩典。
太后满意地露出笑容,语意柔缓得如同暖暖的春风:“你怀着身孕辛苦了,就先回宫歇息去吧。”她转头看向徐姑姑:“你陪着顺嫔,替哀家送她回启祥宫。”
徐姑姑立即应声道:“是,太后娘娘。”话落,她恭敬地走到顺嫔身边,伸出一只手虚扶着顺嫔的手臂,另一只手在顺嫔的背后作出护卫的姿态,她脸上扬起温和的笑意:“顺嫔娘娘,请。”
“嗯呢,劳烦徐姑姑了。”舒舒轻快地说道,漂亮澄澈的大眼睛弯着月牙儿,声音娇娇甜甜,让人如沐清风。
殿中余下的妃嫔们目送着徐姑姑亦步亦趋跟着顺嫔身后,虚扶着顺嫔款款走出去的身影,都不知不觉地呈现出一副气哼哼的样子,眼里都快要冒出火星了。
直到宝座上传来一道沁寒如霜的声音:“你们不必说哀家有失偏颇,对顺嫔另眼相待,也无须忌恨顺嫔,顺嫔如今身子金贵,她为人又一向安分守己,哀家才格外看重她几分。”
众妃嫔闻言,立即收敛起自己不豫的脸色,端正态度低垂着首,聆听太后娘娘的训诫。
太后面色肃然,声音威严凌厉道:“如今皇后未归,六宫无主,皇帝登基不过二年,前朝新政初定,你们更要恪守宫规,安常守分,勿再发生龃龉纷争,把后宫弄得乌烟瘴气,惹皇帝烦心,你们记住皇帝去后宫只为散心,不是给你们断官司的。”
太后娘娘话音刚落,众妃嫔都忙站起身,连贵妃都不再漫不经心,众妃嫔一脸郑重地齐齐回道:“太后娘娘的训诫,字字珠玑,发人深省,臣妾(妾身)必谨遵太后娘娘的谆谆教诲。”
“嗯,望各位记于心慎于行。”太后顿了顿,森然的面容倏然间冁然而笑,她神色温和道:“过几日万寿节就要到来了,汉人讲究过九不过十,皇帝今年刚好逢二十九,去岁只简单办了家宴,今岁可是要好好大办一场,为皇帝庆贺。”
这个话题齐妃可是最有发言权的,她这段时日忙得累死累活地可不就是在筹备皇帝的万寿节嘛,连贵妃触怒了龙颜,都无暇去关心。
齐妃兴致勃勃附和道:“是啊太后娘娘,皇上的生辰之日可是普天同庆的大日子啊,臣妾这些时日特地吩咐了造办处重新烧造了一批瓷器,瓷器的款式臣妾是挑了又挑,务必打造出让皇上眼前一亮的瓷器,臣妾还命令花炮商精心准备了变幻百出的烟火,之前的烟火都太过普通了,不能衬托出皇上的至尊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