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89


承父亲遗志遗业的司马迁,完成“推古天变”之任务,并明确表述为“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其结论表述在《天官书》中,即据春秋242年之间日食三十六、彗星三见等星象,联系点天子衰微、诸候力政、五伯代兴及到战国及秦汉之际的社会变乱动荡,而总结出天运三十年一小变,一百年一中变,五百年一大变,三大变为一纪,三纪而大备的“大数”,最后才认为“天人之际续备”。这是司马迁天文学应用最重要之范例,在整个星学历史上占有最高地位。】

怎么说呢,星象之说在华夏历史上占据着极高的地位,正因如此,每每星象方面有什么新发现,并且得以运用,都挺让上位者关注的,更别说在汉武帝之前,一众人都是极其相信神鬼占卜之说,一切都跟星象有关系,司马迁挺让人意外的,竟然有此成就。

【不得不说,以前能够青史留名的人个个都身负绝学,皆有所长,也都有所精通。世人对司马迁最深刻的印象莫过于他倾尽一生心血所著的《史记》,又有谁知道当年他

也曾参与汉武帝时的《汉历》定制?我们如今日常所用的都是公历和农历,公历是西方的历法,而我们常说的农历更应该说是阴阳历,《汉历》属于阴阳历中的一种,除了《汉历》外还有《夏历》、《黄帝历》、《殷历》、《周历》、《鲁历》、《颛顼历》。除了《汉历》外,其他历法合称古六历。】

【嗯,大概讲解一下各类的历法吧。好让大家也了解一点。每一种历法要说最大的区别在于正月的月分不同,夏历以建寅之月(包含雨水之月)为正月,故称夏正。殷历以建丑之月(包含大寒之月)为正月,所以称作殷正,乃是如今汉历(农历)之十二月。周历以建子之月(包含冬至之月)为正月,是为周正,等于现今汉历(农历)之十一月。秦用瑞顼历,以建亥之月(包含小雪之月)为十月,但设为岁首,一年从十月初一日开始,月序非常特殊,依次为:十月[建亥]、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端月[建寅]-因避秦始皇嬴政之名讳而改称,汉朝建立之后复称为正月。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五月[建午]、六月[建未]、七月[建申]、八月[建酉]、九月[建戌](闰年再加上后九月)】

【一通说下来,是不是大家都迷糊了,按我们现在的习惯,实在不怎么顺是吧。还是从一到十二比较不用费脑子多想。在汉朝初期是沿用颛顼历的,直到了汉武帝太初元年制订并颁行了《太初历》使用建寅之月为正月,依次为二月、三月、一直到十二月,设置闰月的方式定为无中气置闰之法,从此汉族传统历法的建正(岁首)和设置闰月的方式均基本得到固定,并且沿用至今。】

【我一直觉得我们的农历很神奇,里面包含二十四节气,每每黄历下发,老百姓们看着黄历就知道什么时候该播种,什么样的时候种什么样的东西。原谅我至今为止都没能完全弄清楚我们的阴阳历是怎么回事,就不跟大家班门弄斧的多说了。】

【司马迁同公孙卿、壶遂、侍郎尊、大典星射姓等人所制定的历法,之后出现的历法版本,均属于同一部历法之修订,历法计算之方式越来越精密了,汉族传统历法变得越来越准确,如今已经成为非常精准的天文年历性质的阴阳合历。感谢他们的付出!】

沈悠真诚的朝天一拜,不难看出她的郑重,本来以为所谓的历法不过如此的人们才意识到,不对啊,历法的意义非同寻常,他们不可不重视。!

第301章 西域

司马迁作为一个正主,本来得知自己的经历时有些错愕,慢慢的又反应过来了,他所有的付出都没有白费,世人都知道他做下的一切,他的贡献真正做到利于万世,好,真好!

人活一世,所求的无非就是能做一些利国利民的事,倾尽一生心血和父亲一道写下《史记》如此,研制历法亦如是。司马迁做到了,不枉此生。

【《史记》并非只是司马迁一人的功劳,其父司马谈既有著书之心,也是早早有所准备,父子齐心共为《史记》的出世倾注一生,我们敬佩他们的付出,也感激他们的坚持不懈,忍辱负重。】

【什么样的书都有他的局限性,也难免会带上著作人的一些个人情绪,但我们都认可鲁迅先生对《史记》的称赞。别的就不说了,咱们多少耳熟能详的成语正是出自《史记》?仅凭此足够后人学习。】

【太史公司马迁的事儿到此划上一个句号,我要讲的最后一位迷人老祖宗是作为西汉外交家,作为开辟出丝绸之路大功臣的张骞。】

多少人的注意力落在沈悠那一句最后一位迷人的老祖宗,不是,沈悠打算就此完结了吗?最后一位呢。

【华夏历史数千人,多少风/流人物,多少忠义之士,想要从头说到尾,怕是说个三年五载都说不完。是时候为这一期节目划上句号了,以张骞作为结局,大家肯定会奇怪,莫急,我们继续来了解一下这一位被誉为“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又得史学家司马迁称赞他出使西域是为“凿空”的人物。】

【张骞生于汉文帝前元十六年,字子文,汉代汉中郡城固人,也是咱们现在陕西城固人。年少时的经历不详,汉武帝刘彻即位时,在朝廷担任名为“郎”的侍从官。据史书记载,他“为人强力,宽大信人”。也正是因为他有这样的品质,才能在种种磨难之下成就“凿空”之业。】

没有人会觉得一个人的性格和他能不能成事没有关系。恰恰相反,很多时候性格决定因素相当重要。

【张骞出使西域,我们都知道这回事,为什么张骞要出使西域呢?这就得从头说起了。楚汉战争时期,匈奴冒顿单于乘机扩张势力,控制了中国东北部、北部和西部广大地区,建立起统一的奴隶主政权和强大的军事机器。西汉初年,匈奴冒顿单于征服西域,设僮仆都尉,向各国征收繁重的赋税。匈奴还以西域作为军事上的据点和经济上的后盾,经常侵占汉朝的领土,骚扰和掠夺中原居民。西汉王朝的统治者在同匈奴斗争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西域的重要性,特别是汉武帝即位后。从匈奴降人的口中得知西迁的大月氏有报匈奴世仇之意,但苦于无人相助,汉武帝便决定与西域的联系,联合大月氏,以夹攻匈奴,“断匈右臂”。】

【为此,汉武帝刘彻是广昭天下,为的就是要寻找一个有志之士,能够不畏生死,不怕困难的人出使西域,团结一切和匈奴有仇的有生力量,以达到共同消灭匈奴的目的。】

【张骞于此时毛遂自荐,汉武帝大喜过望,立刻

任命张骞为使。建元二年,张骞率领百多名随行人员,由匈奴人堂邑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