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15
意。结果已经揭露,如果韩信不同意联姻就意味着韩信想好了别的打算。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刘邦把刘姻和刘盈送过去,韩信倘若无所顾忌的动手,就是给了朝廷把柄。
刘邦道:“这是最坏的结果。我并不希望韩信没有反应。”
不给反应的韩信必然是在暗中准备着什么,扪心自问,刘邦要是知道有人随时准备要他的命,他也会想方设法对付那一个人。就像曾经的范增这样待他时,刘邦听从陈平的离间计,借项羽的手解决了范增。
可是刘邦如今作为算计着韩信的那个人,他也知道一点,韩信不会乖乖由着他们算计的。
“和韩信正面对抗我们并没有多少胜算,尤其还有一个彭越在旁边。”两个都是帮他打败项羽的能将,他们的本事刘邦有数,也正是因为有数
,刘邦在没能一击即中将他们解决前,并不想出手。
哪怕各路的异姓王都明白一个道理,刘邦并不喜欢他们这些危及他地位的人存在,没有撕破脸皮之前,大家都可以相安无事。沈悠将他们各自的结局道破,算是撕破脸。算是对吧?
刘邦心里有着数,也知道越是急越不能急。
“留侯有什么好计谋?”刘邦身边有人,一个张良一个萧何,他们未必不会想出什么好办法。
“急不得。”刘邦不是没有向他们问计,再多计谋也需要时间准备。
吕雉不作声了,刘邦道:“实在没办法就让孩子们先过去。”
吕雉眼孔骤然睁大,她不愿意,她一点都不愿意。“陛下该知道,若是两个孩子都出了事儿,妾会疯的。”
刘邦最是清楚吕雉看重的是什么,正因如此,有些底线刘邦就不能踩。过了那个线,本来和他站在同一条战线上的吕雉就会成为刺向他最锋利的尖刀。
“朕不糊涂。”刘邦沉稳的开口,他想要拖延时间,并没有任何挑起自己内乱的意思。
吕雉是他的助力,现在是,以后也会是。
没有谁会像吕雉一样为他守着大汉江山,这样的一个人,他岂能自己推到敌人那边。
【我们看看韩信的标签。韩信,生年不知,淮阴人,也是秦时的东海郡淮阴县人。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汉初三杰之一,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明朝茅坤赞其为“兵仙”。】
【出身贫民的韩信,早年贫穷又没有好的品行,无法被推选成为官吏,又不能经商维持生计。常去别人家里蹭吃蹭喝。那时候大家伙的日子都过得不好,嗯,哪怕是日子过得挺好的人,也不可能乐意那样一个人一直蹭吃蹭喝,因此韩信当时挺招人厌的。】
!!!秦始皇正急着记下韩信所在之地,生年不知什么的不重要,蹭吃蹭喝啥的也不算太重要。没有好品行,又不擅长经商维持生计,这不是问题,重点在于韩信他会打仗,他把项羽打败了!
所以,去去去,赶紧给他找韩信去。
汉高祖时的韩信听到沈悠说起他的过往,嗯,沈悠特意表态的几句话,好吧,没钱的人供不起一个白吃白喝的人,有钱的也不乐意白养一个看起来没有任何前途的人。显然那个时候的他挺讨人厌。
【不过显然韩信没有这点自知之明,《史记》中有载,韩信曾经多次前往南昌亭的亭长处吃闲饭,接连数月,亭长的妻子忧心这种状况,一天早上偷偷把饭煮好吃完。到了吃饭时间,韩信去了,亭长的妻子却没有给他准备的饭食。韩信也明白他们的用意,一怒之下,最终离去不再回来。对此我只想说一句,果然是升米恩,斗米仇!】!
第243章 复杂的韩信
嗯?这话从何说起?秦始皇竖起耳朵想要仔细的听,他得弄清楚沈悠这话从何说起。
【却说韩信自打清楚南昌亭长妻子的意思后,再也没有去过他家,难得终于想着自力更生,有一回在城下钓鱼,一群老大娘在河边漂洗丝棉,其中一位大娘看见韩信饿了,就拿出饭给韩信吃。几十天都如此,直到漂洗完毕。韩信很高兴,对那位大娘感激无比的说:“我一定重重地报答老人家。”大娘生气地说:“大丈夫不能养活自己,我是可怜你这位王孙公子才给你饭吃,难道是希望你报答吗?”】
【同样都是给韩信饭吃,当韩信功成名就之时,韩信到楚国后,召见当年给他饭吃的漂母,赏赐她千金。轮到下乡南昌亭长时,赏赐给他一百钱,并说:“你是个小人,做好事有始无终。”哈,这可真是祖宗啊,瞧着他可怜,给他点饭吃的人是他的恩人,救济他很久,有一天不再给他饭吃,倒成了有始无终?怎么着?那是人欠他韩信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他韩信对南昌亭长一家有多大的恩情呢,否则怎么敢怪责南昌亭长的妻子不再给他饭吃?】
【所谓半大小子吃穷郎,那会儿谁家的日子好过了?所谓救急救急,救的不过是一时,谁能救你一世?唯有自救者才能救己。南昌亭长一家子能容他吃了那么多日子的饭,本就已经对他有恩,他回报漂母,我们道韩信知恩图报,偏又区别对待南昌亭长一家,难道不是恩将仇报?】
谁人听了心情不复杂,沈悠说得在理,韩信吧,真没有资格怪别人不再救济于他,救急不救穷,他莫不是觉得自己吃的人家的饭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秦始皇半眯起眼睛,这样的一个人,用也得有一套方法。
汉高祖时已然功成名就的韩信听着沈悠道起自己那些过往,脸色其实不太好。沈悠说得在理吗?在理。他只怪南昌亭长家后来不给他饭吃,却全然忘了南昌亭长家曾救济他多时,比漂母还要长。
他心里一直记恨着南昌亭长妻子不再对他救济,全然忘记了人家从来不欠他什么,不给他一口吃的是应该,给他一口吃的是人家心善。
【像漂母说的那样,给他韩信一口吃的不过是看他可怜,并没有要他回报的意思。可帮着他些日子,韩信道德绑架让人该救他到底,怎么着,不做善事还有错了?所谓做善事也得有个度,韩信当时也不小了,自己没本事养活自己,反倒怪人家养他一时不养他一世。真是做善事弄出个仇人来了?】
【南昌亭长一家得了韩信的一百文钱,韩信是觉得他一个功成名就也封王的人回来了,还跟人南昌亭长一家说了这样的话,以后他们一家能在南昌好好的过日子?周围的流言蜚语都能让他们一家无所容身,不想再被人指指点点便只能搬家,韩信考虑过后果吗?啊,他那样聪明的一个人,想是考虑过的,不过是心中对南昌亭长有怨,全然不顾罢了。】
那,真就是升米恩,斗米仇!
【唉,韩信这个人挺复杂的。胯/下之辱我们都知道,说的正是
韩信。那会儿韩信还在淮阴县,
一回,
县里的屠户中有个年轻人侮辱韩信说:“你虽然长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