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9
他能担起大好的江山,能够治理好大唐。封禅何尝不算圆了李世民的夙愿?总而言之,武则天劝动了李治,李治最终下诏前往泰山封禅。而这一次封禅,武则天作为亚献随李治一起封禅泰山,正可谓开历史之先河。】
相对了解封禅制度的人都张大了嘴,难以相信李治竟然让武则天作为亚献。
【是不是应该要说说封禅的规矩呢?这样说吧,封禅,封为“祭天”,禅为“祭地”。按照《史记·封禅书》张守节《正义》解释:“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往前不管是秦始皇或是汉武帝、汉光武帝,都没有女人参加封禅大典,更不要说作为亚献了。这是仅次于皇帝这个首献的存在。可以想像得到,当武则天提出要作为亚献,甚至在李治率领文武百官,各国的使节前往泰山时,武则天同样也领着内外命妇一道前往泰山,对于当时的男人们来说是多么大的冲击。更值得一说的是,李治这一回的泰山封禅的终献是越国太妃燕氏,也就是曾经的李世民的妃嫔。通俗点解释,封禅祭天敬酒三杯,除了李治这个皇帝是男人外,另外两位都是女子。】
嘶!隋唐之前的男人们都倒抽了一口冷气,不确定他们是不是听错了,这种事情李治也能干得出来?
李治!!!这有什么问题吗?
倒是宋之后的不少人咬牙切齿,“说来说去,武则天能当上皇帝,完全都是李治的过错。”
“可不是,那是泰山封禅,李治竟然让两个女人作为亚献和终献,鬼迷心窍了。”
一时之间,骂李治的人不在少数,言语之间都是不敬。
“不然让你们去?你们有那资格吗?”可是,有骂李治的人,也有理智的
人,
心知武则天既然被李治推了出来帮他处理国家大事,
有些面子李治就得给武则天。
“再说了,皇天后土,皇帝为首献,皇后为亚献,一天一地,天地呼应,理所当然。你们别没本事还敢对人指手画脚,一口一个不该,一个鬼迷心窍。哼!”
似乎觉得骂得还不够,有人继续丢出那么一句,越说越发不客气了!
这可把刚刚言语中鄙夷李治的人气得不轻了!
张嘴待要回话,结果那呛声的人反应更快,“不服气?不服气有本事你让我们大宋跟大唐一样,别说比过唐太/宗了,就像唐高宗那样也行了。只要你们有这个本事,我立刻为我刚刚说的话给你们下跪赔礼。反过来,你们要是做不到,且闭嘴吧你们。丢尽了天下人的脸。”
一句一怼,把对方呛成了猪肝脸!
本事,他们是肯定没有的,正是因为没有,才会在这儿乱说一通。
“如何?为我们收复河山去?”眼看对方不吱声,呛声的青年继续张嘴,他倒要看看,谁那么大的脸,竟然敢瞧不起李治!
这下对方再也不敢多嘴,灰溜溜的跑了!
沈悠讲解继续道:【后世史学家指出:“武则天这一行动,为她以后正式登基铺垫了道路。”在武则天之前,没有女人能够站在封禅大典上,作为一个直接的参与者。武则天开了这个先例,由此也可以看出,武则天的与众不同,别人不敢迈出的一步她敢。所谓惊世骇俗,举世皆为之哗然,那又如何,她才不管别人怎么想,她只知道,她身处的位置,不进则退,退,则万劫不复。】
作为女人,更能体会沈悠这番话的言外之意,就事论事,确实如此。
李治将武则天推出来,既是要让武则天帮忙处理国家大事,还有另一个目的,借武则天的手对付朝中那些不安分的大臣,武则天须得展示自己的能力,好让李治知道,她有这个能力。
【其实真不怪后世那些儒酸之流因为武则天,连带着恨上李治。可以说,武则天之所以能有问鼎九五的权利,心计,是李治一点一点的给到她,一点一点的教会她。】
【作为李世民的才人,武则天在贞观一朝十来年,她是不得宠的,应该说她不是李世民所喜欢的那种类型的女人。但她也得以亲眼见证李世民的风度,以及那种海纳百川,方得归一的胸襟。成为李治的皇后,李治是手把手教她如何治国安天下,驭人之道。很明显,武则天学得很好,好得她能以一介女儿身登上九五至尊的位置,稳坐天下。】!
第207章 丧制
嗯,很想问问李治,他要是知道武则天将来会成为华夏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他会不会后悔任用武则天?毕竟,李治之所以把武则天推出来,究其根本是不想再让权臣出现,对大唐的朝局产生过大的影响,危及于皇权。
对,武则天没有危及于皇权,她是直接把天下都给夺了!
可惜这个答案,李治怕是给不了任何人。谁让沈悠把隋唐给屏蔽了呢?别说是李治了,就连武则天自己都没能看到后世论起自己来时,到底是怎么样的内容。
【当然,哪怕是有李治的支持,但武则天想要凭借李治而稳居于朝堂之上,一开始可以,可是企图长久依靠李治,那怎么可能。武则天有自己的一套办法。上元元年,李治称天皇,武则天称天后。对,别觉得天皇听起来熟悉,第一反应是我们偷了谁的,不是我们偷,是有人偷了我们的。那小日子,不,日本当年用过,但要论起来这都是跟咱们祖宗学的。源头就在这儿。老李家的人,都喜欢别出心裁,从李渊开始,再到如今的李治和武则天,都一样。说什么天皇天后是为避先帝、先后之称,实欲自尊,不弄几个别出心裁的称呼,怎么显得他们夫妻与众不同?】
额,与众不同什么的,是夸吧?夸吗?
不过,日本怎么就跟小日子扯上关系了?这后世的人,尽说些他们听不懂的话。好气!
梗什么的,也不是不能普及一下。
【称呼的更换只是开始,同年十二月,武则天上建言十二事。这建言十二事对大唐,尤其是对武则天,那是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我给大家仔细的讲一讲,什么是建言十二事。】
【所谓建言十二事,是武则天为富国强民的十二条政策,这一系列的政策为普通百姓和中下级官员着想,为他们争得利益,自然也就得到绝大部分百姓和官员的拥护,也为武则天的前路做好了铺垫。给大家上图,让大家看看,这十二条政策内容。总结一下可以归为四大政策。】
【一是富国强民,二是善用人才,三是笼络百官,四是提高妇女地位。这一条条,都是关系着大唐未来,也是武则天未来的重要决策。着重讲一下武则天是怎么样提高妇女地位的。这是在建言十二事的第九条,是为“父在为母服齐衰三年”。】
沈悠将建言十二事中的这一条划了出来,请大家看清楚。
咦!隋唐之前的一干人全都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