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4
家的结局,自己的结局。偏吕家的男人却毫无所觉。也就怪不得吕家覆灭。】
【最可笑的是,吕禄的兵权是他亲手交出去的,就是交到郦商的手里。不过是因为郦商和刘揭劝吕禄道:“皇帝指派太尉代行北军指挥职务,要您前去封国。立刻交出兵将印,告辞赴国,否则祸事发生。”就这么一句话,就这一句话,吕禄竟然就将兵权交出去了。】
【吕家的男人都那么蠢的?他们连最基本的政治常识都没有?当然,由此也可以看出,吕家是想谋反作乱的人?只不过是有人打着皇帝的名号让他交出兵权而已,吕禄竟然就乖乖的交出去了。靠!想想吕雉为了帮他们争到兵权,为了保全吕家付出了多少?真,吕雉最后名声能那么坏,纯粹后继无人。吕禄交出兵权,兵符到了周勃手里,从此军权相易,吕家自此也开始覆灭。】
谁听了吕禄的操作心里不纳闷了,到底吕家怎么会出了这样一个没脑子的人。
兵权是他们吕家立足的根本,他竟然听别人几句话就把兵权交出去,亏得吕雉在最后操心无比的要把兵权交到他手里,只为保全吕家,他竟然就那么轻易交出去?
刘邦嘴角抽抽,实在没能忍住的问:你们吕家竟然能养出那么傻的儿子?吕雉面上无光,却也同时反击道:陛下不如教好太子。
他们两个的儿子但凡争点气,他们都能省不少事,刘邦不考虑考虑?
笑话吕家养出一个傻儿子,他们两个的
儿子不傻?
刘邦嘴角抽抽,傻儿子什么的,他绝对不想要,那不是没办法?
“皇后的提议不错,朕答应了。”刘邦突然冒出这话,很是没头没尾的,不过吕雉听清了。想要让马儿跑,就得让马儿吃草对吧。刘邦总得给吕雉希望,唯有如此才能让吕雉为他所用。吕雉一眼扫过刘邦,她已然明白刘邦之意,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刘邦有刘邦的算计,吕雉难道就没有吗?且看谁能得到更多的利。
【不过,最积极的刘襄最后却错失皇位,毕竟陈平和周勃他们杀刘盈诸子,本意是要除吕家,吕氏的血脉之后,让这样的皇帝长成,他们这些个功臣能有什么好下场?同样,刘襄这样的积极,看起来就不像是个好控制了,他们哪能把自己的命交到别人手里。最终,刘襄为旁人做了嫁衣。】
【要说陈平和周勃他们为什么会想置吕家于死地,让他们一家覆灭,这事要论起来得论到刘邦和吕雉杀功臣这个事上。说起杀功臣,但凡对大汉历史有所了解都一定知道韩信死的事。狡兔死,走狗烹。汉高祖刘邦也是代表人物。但比起于刘邦,吕雉作为配合刘邦杀人的人,名声可是比刘邦要差得多了。具体是怎么样的呢?】
第148章 计杀韩信
别管是谁,听到狡兔死,走狗烹什么的,都不由拧紧了眉头,这字面上的意思听得就让人不是很好。
刘邦又一次和吕雉对视,“看来这是要说到杀功臣了,咱们现在的处境可不好。皇后想好应对之法了?
“那得看,他们会不会为了天幕的话叛汉。若是,陛下不是也可以名正言顺的解决他们?诚然,论行军打仗,韩信无人能及,但打仗打的从来不仅仅是前线。”吕雉知道最要命的事开始了,异姓王,刘邦为了安抚功臣必须要封这些王,然而为了天下安定,刘邦也必须想方设法解决这些异姓王。
在皇帝的头上悬着一把刀,没有哪一个皇帝可以接受。
刘邦可以忍一时,到他现在作为皇帝,他就不可能再忍下去,更不会选择容忍那些诸侯王随时危及他的天下,甚至让天下陷入不安。
【吕雉自楚归汉,天下很快大定,然刘邦为安功臣们,尤其是从前被项羽所封的各路藩王,不得不封了七位异姓王,他们分别是齐王,后改楚王的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赵王张耳、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韩王信,后燕王卢绾是在平定燕王臧荼才封的,因此西汉初的异姓王只道七位。】
西汉,这就让人想起这前沈悠提过的东汉了,竟然真分东西,这,怎么回事?
秦始皇听到异姓王什么的,冷哼一声,分封之制不可取,否则下场只能是像周朝一样。后世的这些人,倒也不是没有意识到问题所在,只不过没办法,自己没本事,便只能分封了!
【其实说刘邦和吕雉屠戮功臣是有些过了的,基本上我们所知的刘邦杀的功臣,都是这些个异姓王。而且还是叛过项羽的这些王。咱就说,作为一个皇帝,底下的人有能力有实力随时能把你取而代之,这是人能忍的?不安定的因素存在着,皇帝不想办法解决,不寻思怎么把天下都握在手里,那就算不得一个合格的皇帝。】
【当然,对于被杀的功臣来说,他们原本就有兵有马,想收他们的兵马,再想让他们乖乖听话,哼,这是想把他们当成傻子一般对付?但事实而言,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诸侯国并立,中央调动不了他们,甚至他们可以自主的管理他们的诸侯国,是好事吗?】
【别的就不说了,春秋战国是怎么形成的?不就是因为诸侯并立,国与国之间争斗,争地争人,最后结仇,吞并,造就了战争数百年。这是好事?对,有人会说,
就算没诸侯国,王朝中的争斗从来没有间断过。是的,就好像所谓的诸吕之乱,乱于上而不曾乱下。上层争斗并没有波及于百姓。可是
战争一但发生,第一个波及的必须是百姓。】
【所以,统一是秦始皇确立的思想,在我们华夏扎根繁衍,到了刘邦这儿,哪怕只是长成了一根小树苗而已,刘邦也是要往小树苗上浇灌水的。理所当然,看着一个个比他年轻的诸侯王们,尤其是韩信,刘邦如同芒刺在背。】
一说到统一的思想是他确立的,而且扎根繁衍,秦始皇必须要为之骄傲,他也应该为之骄傲对不对。
就像沈悠说的那样,秦虽然历二世而亡,但对后世的影响可是千秋万代的,他这个秦始皇半点不假!
【是不是应该也细论一论韩信呢?还是等论西汉功臣们的时候再说。韩白卫霍这四位的份量,都知道的了。可以说,刘邦能够顺利东出,能够打败项羽,韩信厥功至伟。也正是因为如此,刘邦每每瞧着眼前的韩信,无不在反思,自己到底能不能对付得了韩信。】
【人性几乎是一致的,对于未知的危险,总要想方设法解决。刘邦于汉高帝六年十月收到人上书控告韩信谋反。谋反,又是谋反呢,真假难辨,但再也没有比这个更好的罪名。反不反的,不就是人一句话的事?就像长孙无忌,李世民不相信他反,他当然不会以谋反定罪,李治信了他谋反,他就只能以谋反论处。】
这话说到点子上了,皇帝掌握了生杀大权,就算底下的臣子再能干,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