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9
击肯定不轻,这种情况下能不能活得比天幕说的还要长,谁敢保证?就算杨坚活到了,杨坚让谁继位呢?
如果说早先李靖是一心忠于大隋不假,架不住他此时已经知道自己在后世的待遇了,武庙十哲,和白韩卫青这么四大名将并列,而且得到善始善终,扪心自问,他要用自己的一生,甚至身家性命去赌,杨坚或者杨家后继的皇帝能比得过李世民?
李靖也不是没有读过史书的人,狡兔死,走狗烹。那可是比比皆是,李世民,就算现在还小没关系,李世民但凡不死,李靖就不想再跑去跟别的人。天幕都说了,自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李世民这样的皇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人嘛,但凡没有遇着好的,自然是觉得差不多就行了。可是,李靖这不是已经碰上一个好的吗?
虽然这位明君还没长成,或许可能会命丧,真要是这样,他就更不能去长安了。杨坚但凡连李世民都容不下,还指望他容着谁?长安,不能去,他可以等,等到李世民长成!
不去,那也不能直接说不去对吧。怎么办?
嗯,要不,顺便坑几个人?
李靖立时计上心来。
【武德八年,突厥颉利可汗入侵并州,李世動为并州行军总管,在太谷迎击突厥,突厥退去。武德九年,李世民继位,拜李世動为并州都督,赐实封九百户。】
【贞观三年,大唐兵出突厥,李世動为通汉道行军总管,李靖将军在前偷袭,他在白道与颉利可汗大军遭遇
,唐军奋力冲杀,突厥溃不成军。颉利战败后向西逃往铁山,观大唐之势有亡他之意,赶紧派使求和。这时候李世動和李靖会师,与李靖将军商量的话,之前在李靖将军处已经提过,在此不重复。总而言之一句话,就是万万不能议和,自该趁突厥不成势,必须赶尽杀绝,断不能给大唐再留下后患。】
【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李靖将军何尝不是此意。遂定计,李靖将军夜袭之,李世動继续领军跟进。李靖将军行至碛口,颉利率一万多人逃过沙漠,却恰被李世動等个正着。不用说,这仗打得那是把颉利的后路都给封了,致使突厥大酋长率领自己部落一起投降李世動,李世動在俘获五万多人之后才班师回朝。这等灭国的大功劳,《旧唐书》中史臣曰:近代称之名将者,英、卫二公,诚烟阁之最。”】
【也就是说,在后世看来,李世動是与李靖并肩之人,两人都为大唐立下赫赫战功,是为凌烟阁功臣中战功最显之人。而且李世動出身草莽,能够一步一步走向权利的中心,得赐国姓,何其不易。】
那倒是,翻身把歌唱什么的,谁能以为那是一件容易的事?
刘邦作为一个过来人,就很清楚这人想要一步一步走上这个高位,本事重要,运气也同样重要。这李動相比于李靖来说,是要波折得多。
刘彻想的是,李動出身低不假,他的卫大将军更是马奴出身,那还不是成为了他们后世争先效仿的对象。
【但相比于李靖,李動将军的名头是要更大一些的,一则是因为咱们的女帝,二则也是因为他那孙子徐敬业。这么一想,突然发现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们,好些个都是被儿孙给坑得不轻的。房玄龄是,李動也是,就连柴绍这个驸马也不可避免。】
沈悠那么感慨着,被点名的人立刻反思自家,李動就更直接了,他可是给改了姓的人,他的孙子怎么又姓回徐了?徐敬业是吧,给他等着,这孙子敢坑他,他就能不要了。
房玄龄和柴绍就比较纠结了,说他们被儿孙坑,长孙无忌那里已经点了名,再被沈悠提上一嘴,反正,他们已经在考虑,到底要怎么样才能把坑他们的儿子整好。
【贞观七年,晋王李治遥领并州大都督,李動为金紫光禄大夫,代理并州大都督长史,父丧离职,在不久后又复起,官复原职。贞观十一年,改封英国公,代袭蕲州刺史。不过按大唐当时的官职,世袭刺史都只是挂
名的,不到州郡就任,于是他又以并州大都督府长史的官职遥太子左卫率。真想问问,挂那么多的官职,咱们英国公领的几份俸禄?】
嗯??这个重要吗?不重要吗?明朝的臣子们:相当的重要。
【纯属好奇,毕竟看咱们二凤大方的样儿,怎么也不会亏待英国公。英国公在并州任职十六年,令行禁止,职评必须是好的。李世民听闻后都不禁跟身边的侍臣说:“隋炀帝不能选贤安民,只知道筑长城来防备突,对世情的认知糊涂至此。朕委任李動于并州,使突厥畏于他的威名逃走,以令边塞安静,难道不远胜于筑建长城吗?】
秦始皇表示,那必须,你猜为什么我的蒙恬将军在,匈奴不敢进犯?看来,差不多是时候让蒙恬回边境了。
刘邦冲吕雉问:朕也想震慑于匈奴,皇后以为,朕能成事吗?这真是一道送命题。
不过,吕雉望向刘邦道:“陛下难道不觉得此时非兴兵的良机。那大唐尚且要休养生息以壮大自身,我们大汉的情况和大唐类似。况且内乱不平,诸王皆手握重兵,内不能安,岂可出兵,以令国中空虚,叫人得了可乘之机。
第129章 争议
有一说一,吕雉说得在理吗?
必须得在理,刘邦最大的敌人究竟是谁,刘邦心里有数,不过是听了李世民那一句话,他是觉得自己也不是不能学着点。
作为一个皇帝,其实刘邦也是有野心有目标的。他现在成了皇帝不假,但要说当了皇帝就能高枕无忧,才怪!
震慑边境其实算是相对比较能够让大汉上下都对他的本事有所了解的方式。但这样的方式,稍有不慎,极有可能偷鸡不着蚀把米。
吕雉的提醒是让刘邦清楚的想明白一点,他但凡要去试不是不可能,后果他自己想想清楚,是不是把这天下赌上他都乐意?
那必须不能。
他好不容易打下的天下,绝对不能给人可乘之机,夺去这个天下。
于刘彻来说,李世民的方式不能说不好,但他要的是完全从根子上灭匈奴,唯有把他们连根拔起,把他们全都解决,他们才真正的永远不会危及大汉。
李世民对自己善于用人,也用得好人,自是非常自傲的。目光落在朝中一干重臣的身上,脸上的笑意藏都藏不住。
【贞观十五年十一月,李世動被征调入朝,任兵部尚书,没等他回京,薛延陀真珠可汗派其子大度设率八万兵马南侵突俟利可汗阿史那思摩部。朝廷收到阿史那思摩的求救,立刻派兵求援,同时也出兵薛延陀。李世動为朔州行军总管,率轻骑三千追击薛延陀大军于青山,大败其军,斩其名王一人,俘获首领,俘虏五万人。战后,李世民论功行赏,惠于李世動之子,封一子为县公。】
虽然各朝代的人都不想承认,但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