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9
价了,不过换成他去打,他肯定不会这样输。
【此战后,屈突通的处境愈加窘迫,有人劝屈突通降唐算了,屈突通哭道:“我蒙受国家厚因,侍奉二主,陛下对我的恩宠照顾非常优厚,拿着人家的俸禄而在困难时背叛,逃避国难,岂有这样的道理。我只能以死报国了。”】
如果说之前确实都对屈突通不会用人心存不少想法的人,听到屈突通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这要以死报国,都不禁生出敬意。
忠君报国者,谁能单单只看他的指挥不利呢?况且,大隋大势已去,非他一人可以扭转,直到现在他都依然不放弃,对大隋来说已然是尽忠了。
杨坚的心得以稍缓,好在屈突通还有这一份忠贞。
就是屈突通也暗松一口气,他相信自己不会轻易背叛大隋,但自己却成了大唐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他是听着都提起了心,也怕自己受人胁迫,做出对不起大隋的事来。
【屈突通每每摸着自己的脖子道:“应当为国家挨一刀。”忠义之士,人皆敬之,已经攻下长安的李渊也不例外,派出屈突通家僮前去招降屈突通,屈突通却当即将家僮杀死。听闻长安已失,屈突通命桑显和镇守潼关,他率主力准备前往洛阳投奔炀帝之孙越王杨侗。】
【怎么说屈突通这个人呢,桑显和明摆着不是李渊大军的对手,败过一回的人,再把僮关交到他手里,那不等于双手与李渊他们奉上。等他一走,桑显和连打都不打,直接将潼关献与刘文静,请求归附。】
屈突通!!!忍不住的骂娘,这什么玩意要,有那么坑人的?
【刘文静得了潼关,得知屈突通带着主力奔洛阳去,那可怎么行呢,这不是给自家留下后患,必须拦着人,最好能让人归附才行。当即派副将窦琮、段志玄等率精骑与桑显和追击屈突通。好在他们终于在稠桑追上了屈突通。屈突通一看他们来了,赶紧结阵自守,这架式是要跟他们再干上一回。】
【那不行,打仗虽然他们不怕,如果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自是再好不过。窦琮立刻派屈突通的儿子屈突寿去劝说,不料屈突通当即破口大骂道:“以前我们是父子,现在是仇敌了。”随即让身边的人用
弓箭射向屈突寿,这一操作也是让人始料未及。却也可见屈突通的决心,誓死不降。】
终于是让杨坚得到了一丝安慰,他所信任的人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屈突通为大隋做到这个地步,足矣。
【行,看这情况是劝不住屈突通了,追随屈突通的将士们难道就真愿意随屈突通死战到底?桑显和立刻冲屈突通的部众说:“京师陷落,各位都家住关西,为何还要向东去?”一众将士听闻都扔下了手中的兵器,屈突通见大势已去,以一己之力无力回天只得下马向扬州方向再三跪拜号哭道:“极臣力尽兵败,没有辜负陛下,天地神祇,实所监察。”】
大势已去,屈突通又能如何,杨坚此时也没有半分责怪屈突通之心,要怪,就该怪他那不争气的儿子,但凡不是他那不争气的儿子把大好的天下搅得天翻地覆,天/怒人怨,岂有大隋之亡。
杨坚不由捏紧了拳头,恨不得把杨广杀了。可一想到五个儿子已经死了四个,就剩下杨广一人,这时候果真该杀了杨广了吗?
可不杀,想到杨广的作为,杨坚如鲠在喉。他的儿子,他的儿子,纵然都没有多少本事,那都是他的儿子,却这样死了,死在别人的算计和杨广的狠辣里。每每思及,杨坚真想把整个天下的世族全都杀了,杀个精光!杨广这个儿子也该杀,该杀!
第121章 又一谏臣
也是陷入癫狂内的杨坚突然感受到独孤皇后握住他的手,让他心中的杀意得以稍退,也让他可以清醒过来。杨坚回头望向独孤皇后,独孤皇后道:“我们的孙儿还在,他们没有了父亲,还有我们。”
这样的一句话,让杨坚惊醒,是啊,他是没有了儿子不假,可他还有孙子。杀戮,毁灭,不是不可以,起到了震慑之意,也是让人知道,他愿意和他们讲道理的时候,最好他们都讲道理。
反之,若是他们越了度,他可以杀一回人,也可以杀第二回 。如果彼此都不讲道义,杨坚可以更快解决他们。毕竟,虽是杨广起的头,但是这些人敢搅和,明摆着要亡大隋,如此,他还须顾忌什么?
【屈突通被擒送长安,李渊一见便问:为何相见得这么晚呢?此言所指,屈突通岂不明白,哭道:“我未能尽人臣的忠节,所以到了这个地步,让本朝蒙羞,实在是愧对代王。”现如今长安都叫李渊攻下了,代王杨侑也成了李渊的阶下囚,屈突通知道接下来的李渊会做什么。此时,他提起代王,也是希望李渊不管将来要走到哪一步,都不能忘记善待于代王,否则他们这些忠隋之臣绝不会善罢甘休。】
【李渊也是一等一的聪明人,自知他的言外之意,直夸他是大隋的忠臣,并下令将他释放,任命他为兵部尚书,封蒋国公,为秦王李世民行军元帅长史。不久,李渊称帝,建国为唐。陇西的西秦霸王薛举于六月攻唐泾州,威胁关中,屈突通从平薛举,大获全胜。当时珍宝堆积如山,诸将都争相夺取,屈突通却秋毫不犯。李渊听闻此事后对屈突通赞许道:“你清正奉国,着自终始,名下定不虚也。特赐金银六百两,彩物一千段。】
【见财而不心动,难得可贵,自当赏之,李渊总得让大唐上下知道,他大唐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上行下效,润物无声,不得不说,李渊这心计和远见,也算是帝王中的佼佼者。可惜,他生了一个亘古未有的儿子,以至于光芒万丈地将他几乎掩盖。这该说幸是不幸?】
李渊!!!幸与不幸,一言难尽。
刘邦却是嗤笑一声,如果李世民没有逼位成功,李渊一定以为幸,可这逼位成功就是扎在李渊心上的刺,叫李渊至死都不可能释怀。
秦始皇眉宇立现光芒,真想跟李渊换儿子,他这些个儿子全给李渊都行,他就要一个李世民!在秦始皇看来李渊纯属身在福中不知福。
杨坚其实也在想,哪怕李渊是他的儿子,其实大隋未必不能传下去,可惜
【武德二年,王世充利用唐军无暇东顾之机,出兵夺取大唐在河南的部分州县,屈突通以本官判陕东道行台仆射从李世民讨王世充。可这个时候屈突通的两个儿子都在洛阳,也就是在王世充手下,李渊总不能不管人儿子生死,因此特意问起屈突通此事:东征的事,如今想委托给你,但是你的两儿子怎么办?”】
【屈突通何许人也,当初为大隋尽忠时,对劝他归降的儿子那是二话不说的直接让人放箭射杀,如今既已归唐,自当忠心耿耿,两个儿子在洛阳,在王世充手下又怎么样,屈突通回答说:“此行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