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6


紧了拳头,俯视着长孙无忌。长孙无忌一言不发,他这会儿再多的解释都没用。

属于关陇集团的人们,嗯?你们说的什么,那跟我有什么关系?

纵然是刚刚借着沈悠所说长孙无忌谋反之名夺权的李治,也不管沈悠是如何的评价他,谋反这个罪名扣到长孙无忌头上,无论长孙无忌做没有做过,他都得避嫌,朝中大权,必将再回到他的手里,他会成为真正的皇帝!

【不见长孙无忌,唐高宗即下诏削去他的官职和封邑,流徙黔州,并让沿途州府发兵护送。长孙无忌的儿子都被罢官除名,流放岭南。可是,同年七月,唐高宗似乎又想为长孙无忌正名了,命人重审长孙无忌谋反案,只是,这却更成了一道催命符。那出力诬陷长孙无忌的人,能给长孙无忌翻身的机会?他们能不担心这样一个人回来了跟他们秋后算账,让他们死无葬身之地?】

【为免自己被长孙无忌翻身后死无全尸,那必须得先让长孙无忌死,这谋反的事,别管他做没做,都必须是做了!长孙无忌怕是也没有想到,竟落得一个被迫自缢的结局。如此,谋反之名也就牢牢的烙在他的身上。家产抄没,近支亲属都被流放岭南为奴婢。】

长孙无忌震惊的抬起头,此刻的他又怎么能够想到,将来的自

己竟然会落得这的下场。不仅是他,还有他的家人,为奴为婢,这是自天堂坠入地狱!

长孙皇后在听到这里时,眼中含泪,终是到了最坏的地步。伺候在长孙皇后身后的人连忙劝道:“娘娘,一切还未发生。”

同样的事只要兄长在其位,就一定会发生。”长孙皇后喃语着,宫女连忙道:“娘娘不如谋划一二。

长孙皇后听到这儿,抬眼凌厉的扫了过去,本以为只是说了一句寻常话的宫女一怔,也是第一回 见到这样的长孙皇后,吓得连忙跪下道:娘娘,奴婢失言,请娘娘恕罪。

“这些话不是你该说的,以后,不必在前伺候了。”长孙皇后此话落下,宫女吓得连连告饶道:娘娘恕罪,奴婢知错,奴婢真的知道错了,求娘娘饶过奴婢这一回吧。

“带下去。”长孙皇后声音不大却透着坚定,自有宫人上前将人拖下去。同时,长孙皇后起身道:“我去向陛下请罪。”此话落下,一干人都顿住了,可长孙皇后已经往前走去。

李世民此时也不知道该怎么说长孙无忌的好,确实,长孙无忌最后独揽大权,肆意株连,更因此成为世族们的倚仗,他为之痛心。可长孙无忌最后这结局,怎么说呢?谋反这个事应该是没有的,可是别管有没有,他都得死。

纵然这样的手段对长孙无忌不公平,但李世民得说,自家儿子这个事办得不赖。

然面对长孙无忌,李世民就觉得有些亏心了,毕竟这扣上去的罪名把人杀了,嗯,不太对得起他。

“陛下,皇后娘娘在殿外请罪。”这时候有人来禀,长孙皇后前来请罪。李世民!!!他怎么把观音婢给忘了!

第110章 门神

别说是李世民了,一干众臣都一愣,啊,他们怎么把皇后给忘了,皇后,皇后

没等他们反应过来,只觉一阵风拂过,嗯,李世民已经冲出去了。

不少人的视线已经掠过长孙无忌,他们最是能够体会沈悠所说的爱屋及乌是怎么回事。皇后娘娘与他们的陛下少年夫妻,多年相伴,是陛下心尖上的人。李世民对长孙无忌的偏爱,有多少是因为长孙皇后的缘故,他们也不是没有数。

长孙无忌在听到长孙皇后跪在殿外请罪时,半响没缓过来,随后却又低下了头。别人的妹妹或许会为他求情,他的妹妹却是不然。

此时长孙皇后跪在殿外,李世民连忙上去扶着她道:观音婢。

“陛下。”长孙皇后唤一声,执意不肯让李世民将自己扶起,李世民有些急,连忙道:“观音婢,你我有什么事都可以好好说,不必如此。

长孙皇后抬眼与李世民相对,自该如此。

语气中的坚定,纵然李世民都感受颇深,长孙皇后跪退几步,朝李世民拜下,再拜,三拜,行此大礼后,长孙皇后道:“妾兄得蒙陛下爱重,妾知道陛下未偿没有因妾之故。今得天幕示警,未免来日兄长揽权,以乱大唐,请陛下下诏,从今日起,夺去兄长的官位,此生绝不启用。

绝不启用呢!长孙皇后这般是有保长孙无忌之意,何尝不是断了长孙无忌的所有进路。一但李世民下诏,那么就绝不可能再启用长孙无忌。就算他想,满朝的文武大臣们都会阻止。

嗯,现在其实也一样。不过,长孙皇后出面先提,倒是让人不好对长孙无忌落井下石。毕竟好些事长孙无忌都还没干,再者,长孙无忌谋反一事谁都看得出来,那分明是唐高宗为了收回属于他的大权所用的计谋。

长孙无忌死得挺冤的,也算是为自己所做的一切付出代价了。现在谁要是为了长孙无忌以后揽权一事要置长孙无忌于死地,其实也相对有些说不过去对吧。

况且,谁能保证接下来天幕会不会再说出些什么事?都得因为揽权一事而处死,说来就是现在难道就没有人揽权了?

因此,长孙无忌是不必处死的,但如何处置他,也是一件让人十分头痛的事。

天幕都说了,李世民对自家

的大舅子是有情义也有几分偏爱在的,他这心里定然也是有一杆称,只是一时没有想清楚,他们这些当臣子的最好也都少落井下石。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长孙皇后的动作如此之快,而且她这个办法也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别人提出来李世民未必会愿意,长孙皇后的身份天生就有权利提议如何对待长孙无忌,包括长孙家。

观音婢。李世民唤一声,对长孙皇后的提议觉得是不是太重了?

“陛下,妾虽为大唐之心,却更多是为长孙家。兄长一但大权在握,其结果如同天幕说的一般,长孙家的后人将为奴为婢,陛下,妾但思之无不心痛。名利富贵最易迷人心志,兄长心志不坚,落得那样的下场,以至于长孙家也不能幸免。妾对长孙家所求不多,只愿家人安康足矣。请陛下成全于妾。”所谓为国为民,不错,可以说得更好听些,然于长孙皇后来说,这样的理由不必了,她只需要站在她也是长孙家的女儿的立场就足矣说服李世民。

果不其然,李世民听到这一句再唤了一声观音婢,长孙皇后道:“妾这一片私心,望陛下成全。

李世民还能拒绝吗?他怎么拒绝?

【一代权臣终是黯然落幕,随着他的离去,大唐的大权终于回到唐高宗的手里。十五年后,上元元年,唐高宗已经稳坐皇位,即与长孙无忌平反,追复其官爵,陪葬昭陵。赵国公爵位由其孙长孙翼承袭。长孙家没有断后,在古人看来已然是莫大荣幸。只是那曾经辉煌的长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