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1
,敢谏之臣也。祖龙已然连杀二十七个谏于秦王不该将太后迁出咸阳,囚禁雍械阳宫者。他们都认为秦王有悖孝道,有损秦国形象。文臣死谏,武将战死,都是最高的荣誉,彼时为秦国客卿的茅焦也挺身而出。】
【已然连杀二十七人的秦王怒火得以稍缓,听到禀告,秦王并没有第一时间下令将茅焦处死,反而派使者提醒茅焦,“你难道没有看见那些因为来说太后的事被杀掉的人吗?”茅焦大义凛然的因答:“我正是为此事而来。我听说天有二十八星宿,如今已经有二十七人死在大王手中了,我来就是要凑够二十八之数。我不怕死。”】
【我们的老祖宗们,从来不泛傲骨者,宁死不屈者,正是因为他们为我们竖立了好榜样,才会让我们都以成为他们而骄傲。】
【秦王政大怒,命人架起火锅,放满了水,扬言要将茅焦煮了!茅焦也是有趣的人,故意缓行入殿,毕竟,去晚一步,秦王的怒意兴许就会少上几分,有何不好?】
【茅焦心里这点盘算,自不能对人言,可引见的使者就见不得他这么不慌不忙的,那不得催吗?茅焦依然不慌不忙的跟人道:“我去到那里就要被处死了,就不能让我慢点吗?”】
【听听这多会说话,人都有求活之心,可为了大义视死如归,这样的人最是值得敬仰。使者很是为茅焦悲哀。等到了秦王政面前,茅焦不慌不忙的见礼,对秦始皇道:“我听说长寿的不忌讳谈论死亡,国君不忌讳研究国家灭亡。人的寿命不会因为忌讳死亡而长久,国家的存亡,都是开明的君主最希望研究的,不知大王是否愿意听?”】
【咱们祖龙必须愿意!因此,这会儿他不急着要处死茅焦了,他倒要听听,茅焦要如
何劝谏。因此问:“此话怎么讲?茅焦就等着秦始皇问呢,解释道:“忠臣不讲阿谀奉承的话,明君不做违背世俗的事。现在大王有极其荒唐的行为,我如果不对大王讲明白,就是辜负大王。”】
【秦始皇当然清楚重头戏要来了,且说:“你要讲什么?说来听听。”茅焦这回不卖关子了,道:“天下之所以尊敬秦国,也不仅仅是因为秦国的力量强大,还因为大王是英明的君主,深得人心。现在,大王车裂你的假父,是为不仁;杀死你的两个弟弟,是为不友;将母亲软禁在外是为不孝;杀害进献忠言的大臣,是暴君的作为。如此品德,如何让天下人信服?天下人听说之后,就不会再心向秦国,我实在是为秦国担忧,为大王担心。”】
秦孝公赞许道:“此人所言不虚。”
商鞅在一旁道:“秦王政不过一时气愤,既有谏臣直言,必然听得进劝。嫪毒之流,杀了不为过,与太后恩断义绝,才是真正让天下人非议之事。孝者,人之本性。若连生身之母都能轻易弃之,这世间还有什么是他所不能舍的?让天下人都畏惧。畏惧太过,并非好事。
秦孝公点头认同道:“商君所言甚是。秦王政,虽然商君曾告诉我,行变法定能令大秦焕然一新,可我从来没有想过秦能一统天下。
第62章 韩非
作为一个国君,野心必须是有的,但要说秦孝公早想过秦国能灭六国,能一统天下,若不是天幕将事实摆在眼前,他绝不敢相信。
儿子嬴驷,孙子嬴稷,曾曾曾孙嬴政,他们就那样在祖宗的家业之上,一点一点的扩大秦国的疆土,终在嬴政手里,真正灭六国,一统天下。并且,大秦的制度,影响了后世两千余年。天知道秦孝公听说这些事后,心里有多高兴!
儿孙有本事,果然比自己能干,更让人心情愉悦。
“臣倒是有这个野心。只不过事未做,不可多言。”商鞅目光坚定,并没有信口开河的不好意思,他想过秦国推行变法之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强大,再得数代明君,定能开创一个世人无法想像的王朝。事实证明,秦国有幸,他也甚幸之!
【这个时候的始皇陛下,其实只要一个顺势而落的借口。作为大秦的王,他说出口的话绝不能让人无视之,同样,他也清楚,他不能再无休止的杀人下去。他杀嫪毒,杀他同母的兄弟更多是为大秦,如今也须为大秦着想。因而,茅焦陈明厉害,他也就此顺坡下驴。】
【杀茅焦肯定是不能再杀了,始皇大大还得亲自去迎赵太后回咸阳。戏做足了,也就无人能够挑剔。然而至于此,还有一个人。吕不韦。】
没错,谁能把吕不韦给忘了,要说嫪毒之祸皆因吕不韦而起,既然秦始皇已知道赵太后和嫪毒的事,肯定也都知道吕不韦和赵姬的事。
【嫪毒狂妄自大,竟然还敢谋反,这完全就是自寻死路,始皇岂有不杀他的道理。而吕不韦何尝不是也如此。一个眼光独到的投资人,吕不韦用结果向天下证明了自己的本事,纵然作为一个商人,他也可以成为一国的相邦,大王的仲父。】
【杀了嫪毒,始皇终于收回一部分权利,剩下的一部分在吕不韦的手里。不仅如此,在这些年里,吕不韦招揽文人学士,门下食客多达三千,吕不韦更是让人修了一本书,是为《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为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字。吕不韦修好了书,随之把书中的内容写在布匹上,并将之刊布在咸阳的城门上,上面悬挂一千金的赏金,遍请诸侯各国的游士宾客,若有人能增删一字,就给予一千金的奖励。这就是成语一字千金的由来。结果不言而喻,没有人能做到。】
【一字千金的事,可以看出吕不韦手下人才济济,也能够看到当时的吕不韦
于各国的影响力,包括在大秦的影响力,此时的吕不韦依然是大秦的相邦,然始皇已经成年,依然不曾亲政,身为秦王一直都在等一个机会,一个可以解决吕不韦的机会。】
【嫪毒的事之后,始皇有意借机除掉吕不韦,忆之于国有大功,加之还有很多宾客为吕不韦求情,始皇只好免去吕不韦的相邦之职罢了,本意上是要留吕不韦一命。所以将吕不韦遣出京城,让吕不韦及家人往河南的封地去。】
【如果一切到此为止也是好的,然那么多年以来,吕不韦结交各国权贵,以钱以权,纵然如今的吕不韦已经失势,他手里依然有钱,也免不得让各国的宾客陆续奔来。聪明如吕不韦,果真不知他已经让始皇忌惮,不知自己若是再肆意与各国之人结交,他将会是什么样的下场吗?】
【最终,吕不韦饮酰自尽。在此之前,秦王曾与吕不韦去信,责问于吕不韦,此后,吕不韦自尽而亡。】
秦始皇听着沈悠论起的这些过往,吕不韦,他的仲父,从前也是教导过他如何做好一个秦王,如何承祖宗家业,一统天下的人。最后,他却杀了他。
悔吗?无悔!他要成为秦国真正的王,必须要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