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0


的。

最后两人也想开了,决定通过牙行雇伙计,不合适再换人。

“这医馆所需之人,说是伙计,其实说学徒更恰当。要求高些,定要是认得几个字的,年岁别太大,另外不拘性别。前期多半只能当个杂工、药童,后期可随我学着看诊行医。食肆的伙计,需是姐儿或是哥儿,要性情老实本分,手脚麻利干净的。此外……”

他忖了片刻,又道:“宅子里还需一个门房兼车夫,一个婆子,帮着内子照顾孩子,料理家事的。”

方同听完,再次确认道:“敢问郎君,您是雇工,还是买人?”

喻商枝道:“雇工,每个月结月钱,一个月可休息一日,逢年过节都封红包。”

方同感慨,“您这条件也未免太好,我这一说出去,那些人怕是要打破头!”

喻商枝笑道:“那就拜托你先帮着掌掌眼,我这几人说来简单,可一定要是秉性良善的,绝不能有那心思不纯之辈。”

方同点头道:“您放心,小的明白,这医馆、食肆,还有家中帮工看孩子的婆子,哪个都是不能懈怠的!不然岂不是成害人了?”

他本还想让喻商枝给他几天时间,结果一听喻商枝今天就要回村子,果断道:“这样,今日天色尚早,您也先别着急回去,小的先让店里的人带您去衙门办文书。至于小的我,去寻几个合适的人选,从家里头带来,给您相看,若是合适,就都定下,您也省事。”

喻商枝觉得这般不错,应承下来。

随后他就跟着牙行里的另一个牙人,又去了县衙一趟,现场依着衙门要求写了文书。

登记造册时,需要定下医馆与食肆的名字。

喻商枝执起笔,很快在字条上写下几个字,呈给书吏。

那书吏习惯性地念出来确认,“喻氏医馆和……添福食堂?”

食堂是个什么叫法,他还是头一回见着。

不过添福他倒是明白,因为这食肆所在的位置,便是城中添福巷。

不过他拿钱办事,也没多问,唰唰几笔就在文书上写了字,盖了衙门官印。

“办成了。”

果然有关系好办事,从进门到出门,连一盏茶的时间都没有。

而回到牙行时,方同带来的人也都到齐了,正一字排开,等着喻商枝挑选。

只是喻商枝刚抬腿跨进门槛,下一秒就愣住了。

他着实没想到,这一排人里竟还有个眼熟的面孔,正是当初在客栈门口打过照面的少年。

“是你?”

喻商枝走到他面前,看到少年抬头,先是诧异地看了自己一眼,很快,对方显然也认出了他。

方同看了看少年,又看了看喻商枝,“喻郎君,您认得这小子?”

喻商枝便把来龙去脉简单一说,方同一拍手道:“这便是缘分了,关于这小子的事,我也正要和您说道说道。”

原来这少年姓常,名常凌。

母亲早逝,与父亲两人相依为命,为了给父亲治病,家里的屋子也早就抵卖出去,钱都花光了。

前不久父亲去世,更是连办白事的钱都拿不出。

他走投无路,就来牙行把自己给卖了。

喻商枝听到这里才猛地抬头。

“卖了?”

方同搓搓手,尴尬笑道:“是这样,虽说您是雇工,不买人,但我们手里头最符合您要求的,就是这个小子了。您看,他去世的爹是个郎中,他识文断字,还会点医术嘞!这不是现成的么!”

喻商枝看向少年,心里头也是五味杂陈。

没想到之前见面时,他还奔走着找地方做工,给父亲治病,如今却已沦落到卖身葬父了。

他正在犹豫,却见常凌扑通一声跪了下来,给喻商枝磕头道:

“求郎君买下我吧,我认字,也认识许多药材,若您能收我为徒,我愿意给您当牛做马!”

喻商枝最见不得别人跪自己,赶紧一把将他拎起来。

“你不必跪我,你我今日能再次相见,便是缘分。你是个孝顺孩子,我愿意收下你,只是这卖身契,我是收不得的。”

方同也知道喻商枝没有官身,“郎君放心,这类事也是常有的。依照我们的惯例,到时他的卖身契还算在我们牙行名下,但契书交给您手里押着,明面上,算是您从我们这雇去干活的仆役,如此便不碍事了。”

这种方式,有点类似现代所谓的“劳务派遣”。

喻商枝见此事说得过去,便道:“既如此,那你以后就随我在医馆做事。”

转而又问:“你今年多大了?”

常凌没想到喻商枝真的答应收下自己,他激动地抹了一把眼睛道:“我今年十四了,什么都能干,我能吃苦,也不怕累!”

喻商枝拍了拍他的肩膀,宽慰了几句,转而又看向余下的几个人。

最后他又选了一个十三岁,会烧火做饭的小哥儿,叫张苗苗。

父母双亡,上面只有一个在绣坊做事的姐姐,只得出来做工养家。

还有四十岁左右的一对夫妻,这家男人叫章志冬,妇人叫范春燕,是几年前从南方逃难过来的,夫妻俩有两个孩子,可惜都没养大,俱是看起来面相和善的。

这年头能出来抛头露面,做工的城里人,多半是家境不好的,各有各的不容易。

喻商枝看得出,方同挑人的时候是用了心的。

随后他又托方同介绍了城里靠谱的木匠与装潢铺面的工匠,合在一起,付了几两银子的佣金。

又额外给了两钱银子,算是方同可以自己手下的辛苦费,言明以后再有事情,还是一概找他代办。

在方同的安排下,雇佣这四人的契书很快写好,他盯着四人按了手印,还不忘叮嘱道:“喻郎君和其夫郎,可是少有的大善人,要紧打起精神做事,绝对亏待不了你们,但若是有什么不三不四的心思,我们牙行可是要第一个替主顾讨公道的。”

以常凌为首的纷纷应是,跟着喻商枝走了。

过了一条街,喻商枝直接把四人以后要做工的地方,指给他们看。

除了张苗苗每天还要回家,另外章志东两口子和常凌,都是要在铺子与宅子里住下的。

喻商枝便让他们四人这几日,先把两头都洒扫出来。

“我家住凉溪镇下的斜柳村,后日会带着家里人过来走一趟,也让你们见一见,顺道把工匠和木匠请来。在此之前,苗哥儿你白日过来打扫即可,常凌,章叔、章婶,你们几人则在铺子与宅子里,自行收拾个能住人的地方,权当先帮我看个门。”

说罢他就分出两把钥匙,给了常凌和章志东。

这份东家的信任还是很贵重的,三人赶紧表示自己一定好好做事。

签契书前,在牙行时他们的工钱都是说好的,放在城里也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