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2


“我原先的计划是,即使去了县城,一个月也要挑上几天回到村中来坐诊,譬如固定在初一、十五。”

说罢他看向若有所思的小徒弟,温声道:“麦芽,你可是对此有什么想法?若是有,尽管告诉师父。”

孔麦芽再度沉默片刻,再抬头时,小小的脸上多了一份坚定。

“师父,我想留在村里,帮乡亲们看病。”

喻商枝微微愕然,孔麦芽自然知道现在说这话是信口开河。

“我知道我只跟着师父学了这么短的时间,不该说这种大话,可是……我觉得县城需要师父,斜柳村也需要师父。可师父您又不该被困在这种小地方,所以,不如我代替您留下。”

这番话其实说得有些颠三倒四,但已经完全表露出的孔麦芽的想法。

她这个年纪的小姑娘,放在喻商枝上一世的时代,都还是在小学生,可孔麦芽却早早撑起一个家了。

相比温二妞,她的目光里几乎已经看不见稚气。

喻商枝久久地望着自己的小徒弟,末了感慨道:“麦芽,我果然没有看错你。”

就该是这样的人,才能在学医这条路上长久、扎实地走下去。

孔麦芽惊讶于喻商枝竟然没有反驳自己,她一双手快把衣摆扭成麻花。

“师父您之前说过,最快也要三年才能出师……可若我加倍地学呢?”

饶是喻商枝,也不禁陷入沉思。

当下好些医馆的坐堂大夫收徒,都是七八岁时就要跟在身边做药童,熬个十年,都没机会独当一面。

而喻商枝自己却没有那么迂腐,他早先收孔麦芽为徒的时候,就同对方讲过,按部就班地学上三年,独自面对基础的病症,应当是绝无问题的。

那么现在,将这个时间缩短到一年会怎样?

师徒二人对视一眼,彼此眼神里迸发出的热情是一致的。

他们突然都想试试看,能否在尽可能短暂的时间内,培养出一个基本功合格的年轻草医。

就当是为这星罗棋布于山野间的小村庄里,种下一捧星火。

与此同时,温家后院。

付岳射出的弓箭虽未射中靶心,可也距离不远。

温野菜走到靶子旁,把弓箭一把拔了下来,递回给付岳。

这把弓箭还是当年老猎户给了温永福,温永福又给了温野菜。

他这会儿掂量着手里的箭簇,对付岳道:“师父我去了县城,必定是没机会打猎了,到时便把这些家伙事都留给你。不过大旺和二旺我还是要带走的,在此之前,我给你寻一条猎狗,帮你训出来。”

付岳握紧手中的弓箭,“师父,我有点舍不得,我总觉得我还什么都没学会呢。”

温野菜朗声笑了笑。

“其实该教的我都已经教给你了,等你上几回山,多练几次手,也就明白了。再者说,我又不是明天就走了。”

单论这件事本身,付岳是为师父一家高兴的。

师公有本事,能带着全家去县城立足,师父现今还怀了身子,到时候定是幸福的一家人。

但伤于早晚会来临的离别,本也是人之常情。

温野菜未曾苛责付岳,这个小哥儿已经做得很好了,他希望对方接过自己这份衣钵,成为一个勇敢的猎户。

***

闲适的时间总是过得飞快,正月结束,猫冬的庄稼人又飞快地恢复了忙碌。

二月二龙抬头之后,春播便开始了。

这时节还种不了稻子,多是播种一些菜蔬,譬如土豆、黄瓜、菠菜和油菜。

荒芜了一冬的土壤中也开始窜出草木的嫩芽,一大早,孔麦芽来时就背了满满一筐的嫩草。

家里的牲口总算不用再嚼干草,一个个吃得比谁都积极。

温二妞拿了长竹竿去赶鸭子下水,水塘里的水还沁着一股子初春特有的凉意,但鸭子们已经撒开欢地游水,时不时猛地朝水里扎一头,捕些小鱼填饱肚子。

猪圈里的猪崽长大了不止一圈,肥硕壮实,养到年底必定肉量可观。

过了约半个月,春播结束,胡大树来传信,说是几个盖房的族兄弟都忙完了地里的事,随时可以开工。

于是喻商枝和温野菜去寻许百富,在温家老宅再往东的空地上划出一片地来。

盖房子的地远比农田便宜多了,这么一大片也只花了十两银子,登记在册后,他家便可自行在其上盖屋。

选了个良辰吉日,一挂鞭炮响过后,温野菜作为家主,在地头上象征性地挖了第一铲土。

如今的温野菜孕两月有余,还未显怀,村里知道他怀身子的人不多。

所以当下,还是基本都在议论他们家盖砖瓦房的事。

“听说要盖五间,除了堂屋,他们小两口一间,二妞和三伢一人一间,多余的两间留给以后的娃娃。”

“这还只是人住的,别忘了还有灶房、柴房、后院的牲口棚,这么论的话,便是比起村长家,也不差什么了!”

遥想去年二月里,他们一个个的谈资还都是温野菜那没影儿的赘婿。

一晃神一年过去了,这天都变了。

人群最前,喻商枝和温野菜并肩站在一处,看着胡家兄弟一趟一趟推着板车往里运砖,都是从砖窑厂买来的大块青砖,真材实料,结实得很。

除了青砖,下一车则是大块的灰白色石板。

有村里人好奇地凑上前看看,伸手敲了两下道:“这些石板子是做什么的?”

看起来砌不得墙,总不能是铺地的。

结果一问,还真是铺地的!

不仅要铺,还要把前院都铺满。

大家伙纷纷摇头感慨,这地上铺的哪里是石板,这可都是银子!

石板铺地,自是喻商枝的主意。

他在这农家小院里住了大半年,已是快受够了下雨天的满地泥泞。

不过后院肯定要留着种菜,所以只有前院需要满铺地砖。

买石板确实多花了一笔钱,但房子都盖了,又岂能不修得事事如意?

一派热闹之后,温家的新房正式开工。

“大山哥,大树哥,还有诸位兄弟,往后一个月便辛苦你们了。”

喻商枝这般客气,倒让这些汉子们怪不好意思。

“哪里的话,我们就是靠这个吃饭的。”

“就是,喻郎中您别客气。”

两厢寒暄完,他们也不必在这里继续久留。

中午还要给修屋的人管一顿午食,因为人多,这会儿就得赶着回去忙活。

自从温野菜有了身子,喻商枝便尽可能地多分担一些家里的杂事。

就像做饭这件事,基本在饭菜下锅之前都不需要温野菜插手。

温二妞在后院照看她的鸡鸭,是以灶房里只有他们夫夫两个。

温野菜听着喻商枝有节奏地切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