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6


一捆收。

放了几年的破草居然还能值一个鸡蛋,这消息一出来,各家人都纷纷回家一通翻找,没想到这一收拾,还真有几户人家收拾出来了些陈艾。

晚些时候,陆陆续续就有人提了艾草上温家的门。

其中有一人带来的艾草是一年多的,被喻商枝辨认了出来,摆手说不要。

其余还有三人的都收下了,三家各有一捆,统共给出去六文钱铜板。

本以为这就到头了,温野菜正打算关了院门,余光看见远处有个半大丫头提着一大捆艾草往这边走。

他眯了眯眼,认出这是孔瘫子家的闺女。

孔瘫子本名孔意,年岁不大不说,还是个读书人。

虽说一直没考上童生,可也是通晓文墨的,因此在镇上谋了个铺子账房的活计。

家里原本日子过得还行,可意外受伤瘫了以后,夫郎就抱着小儿子改嫁了,留下一个闺女和瘫子爹相依为命。

但他夫郎改嫁也是无奈之举,那会儿孔意就剩一口气,听说是买了人参才吊住,家里不仅积蓄都花光了,还欠了十几两的外债,是咬了牙卖地还的。

他夫郎若不走,小儿子怕是早晚也要饿死。

若走了,家里还少两张嘴吃饭,未尝不能熬过去。

只是苦了孔麦芽这个丫头。

“温大哥,我听说你家收干艾草,你看这捆成不?”

低下头,便见着空麦芽穿了一身旧得补丁摞补丁的衣服,裤腿都短了好长一截。

算起来就比温二妞小两岁,还真和个麦秆似的又细又瘦,温野菜在心里叹气。

他扬声叫了喻商枝过来检查艾草,得知年份也够,就说回屋去掏钱。

出来时手里多了一套温二妞的旧衣服,洗得发白了,但都是完好的。

孔麦芽看出温野菜的意思,却只接过了两个铜板。

“我爹不让我随便拿别人家东西,谢谢温大哥,我先走了!”

说完就撒开脚板子跑了,温野菜喊了两声也没把人喊住,只好回过身来。

喻商枝弯下腰伸出手,摸到地上的艾草后试着提起来。

其实这一捆的分量比前面几捆都少一些,但温野菜还是依言给了两文钱。

进屋把孔麦芽送来的艾草和先前的丢在一处,地上难免激起一些浮土。

温野菜拉起喻商枝的手,两人齐齐往后避了一下。

“说来也快两年了,他瘫了的那年小儿子刚出生,他想着出去多做点活计,也给儿子攒点家底,于是冬日里从铺子做完活,又去码头帮人扛大包。哪知后来赶上一场雪,听说是推板车的人脚一滑手松了,落下的齐人高的麻袋直接把他压在了下面,胸口以下都瘫了。他家如今全然靠着当初孔意夫郎改嫁时留下几两银子,和孔麦芽偶尔上山采些山货,去镇上卖了换来的银钱勉强糊口。”

温野菜虽然以前不常和村里人打交道,可孔瘫子家这事情当初闹得大,他就是不刻意打听也知道了个完全。

何况他自己也有过和孔麦芽一样,小小年纪就要为养家犯愁的经历,平日总会多留意几分。

“那会儿孔麦芽才多大?听说她小爹带着小弟改嫁那天,她追出好几里地。”

喻商枝听罢,一阵唏嘘。

胸口以下截瘫,肯定是当初被重物砸伤了脊髓,又过去三四年,想也不能完全好了。

不过具体境况还不知如何,若是

第二章 臂、手指还有些行动能力,自己说不准可以帮上忙。

喻商枝想到这里,就问了温野菜,温野菜却也不知道孔意的实际病情。

“他自从瘫了后就再也没出过门,说实话,村里人都说,他这般活着,也是纯然在世上受苦。”

喻商枝听了这么个故事,也是心有不忍。

加之听温野菜说,他悄悄地接济过孔家好几次。

因孔意不愿接受旁人的施舍,他只得每次把东西放下就走。

“但我每每去放的都是些猎货,要么是野鸟蛋之类的,八成孔麦芽也猜出是我。但凡过上几天,家门口就会多些鸡草、柴火,有时还有菌子。”

喻商枝知道温野菜有心帮孔麦芽一把,便道:“回头有空,我去帮他瞧一眼吧。”

孔麦芽还小,若是哪天亲爹也撒手去了,可就彻底没人护着了。

艾草既收进来,又不需再行晾晒,喻商枝的意思是趁早收拾出来,做成艾条,也好存放。

一家人齐上阵,把艾叶都捋了下来放进麻袋,手上皆是沾满了尘灰,温野菜打了水来各自都用皂角搓了好几遍。

“桩子叔家有个淘汰下来的小石磨,村里人若是想磨个什么东西,就去他家借用,只要走时割块豆腐就成。先前路过时我碰见桩子婶,还同她提过一嘴。”

既这么方便,下午又没旁的事,算着上午过了桩子家卖豆腐最忙的时候,夫夫两个便提着艾草一起去借石磨。

去时先在院门外等着,温野菜扯着嗓子喊人。

桩子媳妇很快出来,看起来是一如既往的笑模样。

在说明来意后温野菜注意到,她的笑容在看到喻商枝时明显僵了僵,愣了一下后又恢复原样。

“石磨在后院,菜哥儿你是知道的,尽管去用。”

喻商枝听着温野菜同桩子媳妇的寒暄,没有多想。

他本就与人不熟,对桩子家的唯二印象,就是上回胡金氏闹事时桩子媳妇站出来替自己说了话,以及他们家是卖豆腐的,豆腐做得确实不错。

来到后院后,两人没有耽搁,很快把艾草放进磨盘,开始研磨。

这个石磨比较小,全靠温野菜人力推动,速度倒也尚可。

磨完一部分,温野菜就拈一撮放在喻商枝的掌心里让他检查一下,确定细度可以后,便由喻商枝举着口袋,将艾绒尽数扫进去。

两大筐冒尖的艾草,足足从午后磨到傍晚,温野菜愣是在三月天里出了一头汗,两人身上沾满了浓郁的艾草味。

收了工,温野菜从后院的水缸里舀了水,把磨盘仔细地冲洗干净。

村里人来这里磨什么的都有,若不打扫,下一个来的就要骂娘了。

喻商枝则在一旁掂量着手里艾绒的分量,按照上一世的经验,一斤艾绒可以卷成大约二十根的艾条。

艾绒的出产量不高,从前喻氏医馆只用最上等和略微次一等的黄金绒,取绒比例分别在五十比一和三十比一,也就是每五十斤、三十斤艾草才能出一斤艾绒。

而这回带来的陈艾,加上杨红儿给的那部分,把叶子打下来后也就剩三十斤。

如果追求这个品质,一大筐艾草才能得二十几根艾条,着实太不划算,也太奢侈。

所以喻商枝选的是五比一的比例,这个品质的艾条算是市面上最常见的水平。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