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8
汗,这会儿心下稍松,但转念一想,上皇说他管了,不代表一定是按姐妹俩的想法去管的,又不免十分悬心。
林琢玉倒是很坦然,事已至此,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呗,想要求上皇和太后办事,不付出点代价是不可能的。
……
等林家姐妹离开之后,太后看了看手里的戒指,学着林琢玉的样子关掉了它的机关消息,叹气:“本宫原本觉得,是林家小子像林溪多一点,但今日看来,竟是林家大丫头更像林溪。”
林琢玉和她父亲真的很像,都是表面看起来冷硬孤僻,不近人情,但真到了大是大非面前,却又总是狠不下心,甚至宁可让自己吃亏,也不肯玷辱了心中的正道。
上皇一愣,不由得看向身侧,奇怪道:“你何时同那个林溪这么熟了?”
太后见过皇上手底下的人不奇怪,但按道理来说,她跟林溪不该有交情才对,又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
“问什么问,还有脸问,还不是当年你造的孽?”
太后哼笑一声,扫了上皇一眼:“就不告诉你,有本事你让林溪给你托梦!”
上皇着实是被噎住了,对当年的事儿,尤其是边关战乱究竟是怎么平定的,他其实也是一知半解,太后不肯说,他还真的就什么都不知道……
他唯一能知道的,就是边关战乱的平定与林溪有关,但林溪又并没有活着回来,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他想问也问不成。
上皇也曾找皇上问过,但皇上顾左右而言它,始终没有给他正面的回应,上皇那时已经退位,又被义忠亲王和忠颖亲王的举动吓着了,生怕自己逼问得太紧,让皇上担惊受怕,乃至做出一些糊涂的举动来,因此也就搁下不再问了。
但太后的话,让上皇心里再次产生了疑问。
他倒也不敢说当年的事儿自己没有责任,实际上整件事都是他因糊涂而一手造成的,他完全是罪魁祸首,可是一码归一码,林溪明明是死在边关的,跟他有什么关系?
难道,林溪不是战死的?
第70章 | 第70章
◎扬州◎
虽说决定要插手, 但以太后和上皇的身份,也不可能亲自出马给贾家保媒,那也太抬举他们了。
于是, 在太后的授意下,皇后出面找贤德妃商议了一下, 将贾迎春说给了京兆尹陈也仁的弟弟陈也仕。
陈也仕和迎春一样也是庶出, 不过为人谦逊好学,已经考了举人功名,身份上与迎春也算相当。
元春自是不知道贾赦已经将元春许人了的消息,高高兴兴地将皇后的意思传回了家里, 贾家上下自然都是称心如意,唯独贾赦和邢夫人如丧考妣,恨不得一头撞死。
皇后保媒, 谁敢拒绝,那未免太不识抬举了。
况且,贾赦并没有路子跟皇后解释,贾元春倒是在宫里, 但是托她带话,那就得找王夫人商量, 势必要到二房那边去, 他们就是把好话说尽了, 王夫人答不答应还两说呢!
可是话又说回来, 如果不拒绝皇后保媒, 那就得把八千两银子还回去了!
这八千两银子, 对于如今的贾赦来说, 简直是比命还要重要, 他哪里舍得还钱?
贾赦在家里抽风似的转了几圈, 倒真冒出一个主意来。
他知道邢夫人嘴笨,索性也没让邢夫人出面,亲自找上了王夫人,张口便是要王夫人还大房的银子,否则就让探春代替迎春,嫁到老地主家去。
王夫人的脑子虽然不好用,但也分人,对付贾赦和邢夫人,那王夫人的脑子可就太好用了:“银子,我现在肯定是没有的,探春你也别想带走,大哥要是打量着探丫头像迎丫头一样没爹娘疼,那可就是打错了如意算盘!”
“我再不济,也有个当九省统制的哥哥,大哥要卖九省统制的外甥女,是不是得跟他老人家知会一声啊?大哥可别忘了,探丫头可不是迎丫头,亲爹娘还活着呢,怎么也轮不到大哥来卖人吧?”
几句话把贾赦气得昏头涨脑:“好,贾王氏,你跟我这儿耍起臭无赖来了!当初你押贾家房子的时候不知道丁是丁卯是卯的,如今我不过找你要个人,你就推三阻四,亲兄弟明算账起来了!既然如此,那你把银子还来,把我大房应当应分的那些银子还来!”
面对跳脚的贾赦,王夫人气定神闲,神情自若,微笑:“大哥这话可是奇了,老太太还在,咱们还是一家人,分什么你我呢?既然还没分家,那家里的一切都是老太太说了算的,老太太都没说我什么不是,大哥在这里吆五喝六的做什么?”
一句话更是把贾赦气了个半死,都到了这份上,老太太现在还跟二房穿一条裤子呢,也不知道怎么想的!
可是老太太不发话,他这个当儿子的还能怎么要钱,难道真去官府告状吗?
话说回来,老太太还活着,他就算是告了也没用啊!
贾赦再怎么荒唐,朝老太太下手的胆子是没有的,主要是老太太一直跟二房住在一块儿,他根本没有动手的机会,也只能先罢休。
回去之后,贾赦跟邢夫人商量了半宿,最终花八百两买了一个叫嫣红的丫头,改名叫赏春,收作了自己的义女,赏春的年龄比迎春大,因此也就成了贾家的「二姑娘」,当然二房这边是不认这个排名的,照旧叫迎春为二姑娘。
至于地主那边,原本是不愿意的,但转念一想,横竖要的是贾家的虚名,为的就是自个儿攀上贾家的高枝儿而已,娶的是不是贾家血脉倒没所谓,再加上贾赦也威逼利诱了一番,又拉上几个京里的故交一并施压,老地主自认在京里斗不过贾家,也只能顺水推舟认了。
这些事,林家姐妹并没有机会知道,因为贾家办婚事之前,林家姐妹就已经不在京城里了———
林如海病了。
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不说林黛玉,就连林琢玉这看过原著的人都傻了,这时间线也差得太多了吧?
她们姐妹离开扬州的时候才三月,到现在也只是刚过了三个多月而已,她出发之时林如海的身子还很硬朗,没道理说这两个月就突然急转直下吧?
但消息又的确是林如海派人送来的,报信的正是那位赵嬷嬷,信也的确是林如海亲笔所写,听赵嬷嬷的意思,林如海是生了急病,短短几天之内就病得下不来床,黛玉听说之后吓得不行,当即决定启程回扬州。
黛玉要走,琢玉肯定也要跟着回去,她始终觉得这件事透着蹊跷,比起林如海自己生病,林琢玉还是怀疑是有人动了手脚。
林家姐妹都要走,林彦玉自然也不能放两个妹妹就这么回去,因此特地向上皇告了假,正巧皇上也在,听说林如海病成这样,不免也吓了一跳。
他对林如海还是很欣赏的,正途科举出身,为人端方有原则,也不是那等贪墨的大臣,他原本还想过几年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