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
寒,赶着天气暖和的时候吃一点,到了冬天他们就得以地瓜为主食。
“早上俩个高粱米馍馍,晚上一个高粱米馍馍。”小碗把兜里揣的三个馍馍掏出来。陈玉蓉秋季容易哮喘,孩子们没让她去干活,“不劳动不得食”,也就没她的份。
苏嫣惦记着下面的庄稼,趴在窗户边看了看李海平家,李海平家的人还没回来,她抓紧时间提着水桶往下屋去。
她下去的同时,陈玉蓉跟小碗说:“咱们娘俩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做点高粱米煎饼?两个馍馍干一天的活,哪得了。我今天多摊点煎饼,明天你们揣在兜里带过去。饿的时候就吃点。反正咱家有水,不怕你们喝。”
“行,我喜欢吃煎饼。”小碗脆脆的答应下来。
苏智白天干完活,忙完就趁着还有天光的时候,用小秫秫扎扫帚。小秫秫上的米打掉后,用来做扫帚最好不过。再就是,他扎的扫帚跟成年人一样,三十把抵一个工分,比下地干活公平多了。
苏智喜欢干这个活,这也算是家里头另外的进项。
他刚扎上两把扫帚,就看到苏嫣快步走进来。她手里紧攥着什么东西,脸上的笑容藏不住。
苏嫣悄么悄地跟看过来的家人说:“结成了!”
小碗捂着嘴,看到苏嫣摊开手心,里面赫然出现金色的稻穗。
“怎么会这么快就结果了!”小碗忍不住抓着苏嫣的胳膊,她的大脑一片空白,完全控制不住当下的喜悦。
苏嫣再看向陈玉蓉和苏智,他俩齐刷刷的呆愣在原地。
许久,陈玉蓉摘下一粒稻谷,放到嘴里嚼了嚼,虽然有扎嘴的稻壳,但还是能尝出大米的清香气。比她记忆当中还要饱满还要香!
陈玉蓉喜极而泣,她低声说:“我不会是在做梦吧?”
来到这里十多年,她就没吃过一次大米饭!而她的一双儿女,更是从小到大都不知道什么是大米饭。
“今天没大风,吃不成大米饭。”苏嫣跟他们解释说:“正好咱们可以下去把结穗的稻米收拾出来,要把稻壳碾下来,还得烧掉。”
苏智喉结咽了咽,他说:“不留做种子了吗?”
苏嫣甜美的一笑,说:“你下去就知道了。”
苏智说下去就下去。
等到他再上来时,整个人都恍惚了。
大地窖金灿灿的一片,要不是耳旁没有风声也没有蛙声,他真以为到了梦中丰收的稻地里。
“我今晚上要在地窖睡。”跟在后面上来的小碗喃喃地说:“我怕稻米长脚一夜之间全跑了。”
晚上他们一家吃的自然是高粱米馍馍和高粱米煎饼,哪怕配着的是酱豆子,还是让他们吃的喜笑颜开。
吃完饭,休息了半响,好不容易熬到半夜。
他们开始行动——收稻米。
第12章
隔了两日,屋外风沙大作。
门板外的塑料卷起,偶尔会有一阵阵沙尘从木板之间的缝隙钻进来。
小碗扛着高粱杆怼在门上,一边从门缝里往外面张望。
苏嫣挽着袖子正在铲锅里的锅巴,她还往上面撒了些珍贵的白糖。
晶莹剔透的白饭米就摆在鼻子下面,苏智端着看,眼睛都要直了。
村集体的人去镇上开会,张海平也跟着王干事去镇上“开会”。
苏嫣见狂风乱作,没人在外面走动,干脆烧火做大米饭!
炕桌上,他们一家四口人一言不发,就用陈酿的酱油拌着大米饭吃。
苏智一口气吃了四碗,小碗吃了两碗半。他们还要再去吃,被苏嫣拦下来:“这些米一天吃不完,等到过两天再卷风沙,咱们再吃。”
主要是担心他们把肚子撑个好歹。
饥荒年间会有饿肚子的人得了粮食,一口气吃上三五斤最后活活被撑死的事情发生。
他们家不至于饿成这样,但是弟妹们打小没吃过大米饭,他们馋得慌啊。
别说他们,就连陈玉蓉平时吃半碗高粱米就饱了的人,也吃了一碗半的饭。
苏嫣还是平时的量,不管什么饭,正好一碗。
她下地,把糖渍的锅巴给他们一人一块。见他们吃的欢快,苏嫣打心眼高兴。
陈玉蓉掰下一块糖最多的锅巴递给苏嫣。大家吃到嘴里,心都是甜的。
后面几天,只要天气“正好”,他们家就会做大米饭。
他们吃大米饭,免不了会想着隔壁的张翠兰和小燕。
奈何飞快收获稻米的事不能让外人知道,苏嫣想了想,坐在炕桌边说:“镇上有条‘交易街’,回头我偷摸拿点稻米过去换。到时候看看有好看的布料和棉花,给她们买些。正好冬天也能用上。”
陈玉蓉觉得这个办法很好,那屋娘俩虽然有棉被和棉衣,都已经很破旧,保不保暖还不一定呢。
这年头禁止私下买卖,交易街就是“黑市”一样的存在。
他们田地贫瘠,农作物少。
吃喝拉撒、看病吃饭,谁家都有自己的需求,不能真正一手抓,水至清则无鱼。若是抓狠了,他们闹起来,到底是他们政府干部不好交代。
因为都是小数量的家庭交易,有自己真正的需求,而不是赚钱为目的。不过都是老百姓小打小闹,政府知道了,只要不太过火,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头几年逢年过节村里杀猪分到的一丁点猪后腿的瘦肉,还是苏智拿到黑市上卖了二十斤地瓜面回来。那年他们吃炒面、削面、面鱼儿、面片...可真是把地瓜面吃的够够的。
听到苏嫣要去黑市,苏智不同意:“那地上牛鬼蛇神什么人都有,你要去还不如我去。”
苏嫣更是不放心他去,可看到苏智坚定的眼神,就说:“那咱俩一起去,你自己去我也不放心。”
要是那边二流子太多,苏嫣宁愿这些大米在地窖里放成陈米,都不会让苏智跟他们接触。
有了这样的主意,吃完饭,留着陈玉蓉在外面放风,他们仨钻到地窖里继续收割稻米。
苏嫣算了算播种到收获,一共需要五到七天。可能跟她的能力有关系,要是播种的范围广,成长的周期就会延长,要是就是小小的一亩三分地,就可以达到一个礼拜内的周期。
好在虽然种植的少,但是结出来的稻穗沉甸甸。苏嫣他们没见过真正的稻穗是什么样,但苏嫣知道,这比一般的稻穗结出来的稻米多多了。
这些天下来,墙角已经放着两口袋二百多斤的稻米。他们留下二十斤的粮种和口粮,打算把二百斤的稻米全都卖掉。
既然要卖,那稻壳就不需要他们仨再摸黑碾谷了。
苏智前些天从外头搬来一块不打眼的石头,原先是别人家压酱缸用的。因为太大,酱缸压裂纹,石头就被扔了出来。
苏智捡回来,按上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