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4


被迫后退,眼看着晏疏整理着衣衫却半分没有回头理他的意思,低吼道:“你要作何?”

可即便如此,晏疏依旧没有开口,直到灵蝶将有萧亓推进了房间,房门无人触碰自己关严,晏疏这才闲庭信步似的走到门口。

手压在门栓上,这期间门外妇人未在说话,似乎是察觉到院内的响动,等着主人家处理完自己的事情来开门一样。

开门时晏疏打了哈欠,他是真的困了,这妇人再不来他估计就得在院子里睡着。

门外确是邻居妇人,手里端着个很大的碗,也不知道这么个姿态如何敲得门。晏疏瞄了一眼那碗,收了哈欠道:“大嫂今日来得迟了,我们都已经歇下了。”

晏疏一身衣服还好好地穿在身上,半分没有歇下的样子,但他说这话脸不红心不跳。

妇人显然也看见这一点,干巴巴地笑道:“实在不好意思打扰了,今天我家媳妇回来得晚,这不非让我送点过来,要你叫你男人先别睡,再吃点?”

此时时辰算不得晚,况且人家也是好心送来,于情于理都应该收下后感谢一番,可晏疏一个人靠在门上挡得严严实实,没有接下东西,也没有让人进门的意思,唯有面上还是一团和气。

“今日就不了,我男人身子不舒坦,早早就睡了,明日让他亲自登门,给您媳妇道谢。”

他这话说得十分顺溜,某身子不舒服的男人一不小心失了手,抓住了蝴蝶几条细腿险些揪掉。

妇人没想到这家人能这番执着,邻里街坊也会驳人好意。

她有些无措地低头,“那那”了两声,嘟囔道:“这回去要怎么和媳妇说啊,到时候别以为我故意的,可不好办,以前给别人家都送出去了,怎么能不收呢……”

嘟囔的话还没说完,就见一只白玉般的手拿走了面前的碗。

老妇人一愣,他没见过这样的手,村里人都是干苦活的,双手个顶个的糙,可当她再抬眼时,面前还是她熟悉的身影——一个模样普通的妇人。

只是这人今日看起来有些奇怪,似乎比印象里高些,也瘦些。

见着碗被拿走,老妇人还想在劝几句,紧接着就见对方手势未停,当着她的面直接将拿碗黑乎乎的汤一饮而尽。

空碗落回了妇人手里,晏疏已经下了逐客令:“我家那个已经睡了,再吵他可不好,这样您也方便回去和媳妇说不是?”

妇人似是还没回过神,木讷地端着碗不知道在想什么,过了许久,她脚下向后撤了半步,一个人无声地走了。

看着妇人走远,晏疏抹了把嘴关上门,结果一转身差点撞着个人,结结实实地吓了他一跳,看清来人他拍拍胸脯:“吓死我了,你站在这做什么,什么时候来的?”

说罢推开人就往屋里走。

萧亓亦步亦趋地跟着:“你刚刚喝了什么?”

“什么什么。”晏疏脚步未停,哦了一声,“隔壁送来的汤,前几天送的咸菜你不是吃过了吗?今日送来的晚了些。”

“即是送来,为何不拿进来。”

晏疏笑道:“拿进来吃完再把碗送回去?不嫌麻烦。”

说着二人已经到了门口,晏疏只踏了一脚进去,催促道:“这么晚了你还不睡,不想长个子了?总觉得我偏向千满,你看看你何时听话过。”

“听话让你喝一些不三不四的东西?你知道那东西是什么吗就往肚子里灌,你……”萧亓越说越压不住火气。

晏疏不肯看萧亓,拎着他的胳膊将人往屋子里扯:“你一个小孩儿脾气怎么那么大,让你在屋里好好待着就好好待着,若睡不着随便找点事儿干。放宽心,不管如何我都会护你周全。”

“谁用你……”

砰——

门已经阻断了萧亓的话音,晏疏实在是懒得跟小孩儿争论偏向不偏向的问题。

晏疏反身背对着房门。

方才喝的可不是什么好玩意,那妇人对于白天送红布之事只字未提,甚至在晏疏出来时,还偷偷打量了一圈,估摸就是看有没有挂红布。

这会儿那破汤的劲儿上来,胸口闷闷的喘不上气。

风带乱了额前头发,晏疏看着紧闭的院门,不多会儿,又响起了敲门声。

第66章

李秀萍到平阳村已五年有余,老伴死得早,跟着儿子和媳妇到了这里。

儿子踏实肯干,媳妇性子也好,一家人虽过得清贫,但也还算稳当,邻里之间关系都很不错。

媳妇在镇上有亲,偶尔会去走走,再采办些东西回来,每次有好的都会给邻居分分,邻居们也会回礼。

在李秀萍看来,这样的日子再好不过了,儿子媳妇都很孝顺,尤其是后来儿媳妇有了身子,日子就更有盼头了,即便从前发生过很多诡异的事情,李秀萍觉得那些不过是上天给的磨难,渡过了便也就没事了。

起初刚听闻儿子在石头山上做工时,李秀萍其实是不同意的。

她知道石头山危险,也曾劝过儿子换个营生,可是早年家里穷得连一块地都没有,与地主租借的话,一年收成下来付完租金就剩不下多少。

李秀萍的男人也姓李,儿子叫李正青。

那时李秀萍还不是寡妇,只是李老头身体不好,每个月要吃药,种地剩下的银子全都用在了药上,也就是那时,李正青找到了石头山的活儿。

石头山做工危险,所以给的银子很多,这才勉强够买李家老头的药。

后来李家父亲去世,李正青在这里做惯了,省下了银子在本地娶了媳妇,就将李秀萍接了过来,一家三个人在此定居。

起初李秀萍战战兢兢,每天都要在家门口等着,生怕李正青出事。后来时间久了,平阳村甚少见到出事的人,李秀萍渐渐将心放回了肚子里,只盼着媳妇能早日生个一儿半女的,等她下到黄泉,也能跟自家老头子交代了。

一切看起来都很好,直到有一天,一户姓程的人家出了事。

那时候刚过了雨季,一连下了许久的大雨终于停了下来,天上放晴,休息了这么长时间的石头山上出现了人影。

那时候山上没几个人去干活,刚下完雨土地都很松,一个不小心被石头砸到了可是会要人命。

然而不巧的是那几天城墙被雨水冲坏了一角,急需些石头运过去修补,官府催人上山不得,工头便多加了工钱招人。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村里一户姓程的就是个胆子大的,当天就上了山。

上山的时候还是好好的,不曾想上去就再也没下来,是死是活就是找不见。

这事儿闹得人心惶惶,跟着一起上山的几个不管怎么问都说没见过程家的,这人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

最后官府受不住程家人闹,给了些银子勉强将这件事压了下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