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2


雪低头,和薛错鼻尖相触,止住了他滔滔不绝的话头,薛错连忙伸手挡住他的脸:“君子动手不动口。”

殷飞雪笑了声,意味不明:“当年孔云为了你,大闹圣人道场,头顶鸟毛都折断了三根,结果你回来以后,先与别人兄弟情深,他会如何想。”

薛错一愣,坐起身,严肃道:“小云他虽然性格刚烈,但也并非莽撞不讲理的人,不会同我计较这些。”

殷飞雪点头:“那你试一试。”

薛错愤然起身,又慢慢坐下,陷入了深沉地思考,半晌他道:“不然,我先去见见师弟哥哥,他如今如何了?”

殷飞雪回忆起那双寒凉的眼睛,心中升起一丝敬佩:“他回了人间,仗剑天涯,红尘悟道,游离了六百年,只为了练一招。”

薛错感叹:“师弟哥哥如此天赋,还如此勤奋,当真是万载难遇。”

殷飞雪弹了弹他的额头:“当年你走之后,他来祭奠你,用的就是那把[思无邪]。”

“他本欲弃剑不用,专修符箓,是你娘劝住了他,他闭关了大概半年,出来之后符剑双修,带走了[思无邪],自那之后,他每年都回来看你,六百年不曾间断。”

薛错嘶了一声,沉默下来,殷飞雪说:“虽然他不曾说,但我想,他从未放下。”

薛错张嘴欲言,但殷飞雪接着说:“还有你娘亲薛真真,她一直在寻你,找了很多年,好不容易知道你的消息,你却连根毛都没给她剩下,我不知道她当时的心情,但看起来是不大好的。我邀她留在天都城,她却不肯,明知无望,也依旧找了你六百年。”

薛错这下子彻底失声了,变成了锯了嘴的葫芦,靠在殷飞雪怀里。

殷飞雪说:“还有那条小金龙,生生哭塌了三座桥,哭得南海发大水,若是知道你活了,赶过来只见你和其他人把酒言欢,称兄道弟,你猜,他会如何?”

“还有那个四处打架,惹是生非的小和尚……”

“唔,还有驾驭石龙的臭道士,不过他一见到你娘,左脚绊右脚的……”

薛错听得一阵牙疼,又是感叹,又是为难,左右想了想:“那如今,我最好还是……”

“按兵不动,”殷飞雪接了一句,金色眼瞳灿如融金,一片坦然温暖之色:“不如光发纸鹤,请他们过来,也免得,伤了他们谁的心,你说呢?”

薛错点头,他起身走了几步,复又回到殷飞雪身边:“有道理,既然如此,我也不必四处奔波。”

殷飞雪从后面抱着他,心中微微送了一口气,满足地收紧手臂,点头道:“你向来思虑周全,此举甚妙,就如此做吧。”

薛错:“还是有些不对劲。”

殷飞雪:“你忘了给圣人娘娘上一注香,你既然从金池复生,便是应了祂的道。”

“对,”薛错一拍脑门,从坟头滑下来,规规矩矩地拍拍衣服,燃起三注香。

香烟袅袅,笔直上升。

薛错还在对着香炉嘀嘀咕咕,忽然屁股一痛,他连忙抬头,天上云霞掩映,一轮淡淡的船舵法相一闪而逝,在冷寂的冬日带出一轮彩虹。

上了香,接下来便是发出纸鹤。

薛错一张张写好,接着便大手一挥,不分前后的扔了出去,纸鹤拍打着小翅膀,天各一方。

薛错则和殷飞雪下了山,回了天都城,过起了闲时煮酒论道,赏花遛鸟的生活。

天都卫们则稀奇不已,大王冷冷清清了六百多年,忽然领回来一个人,那人还和逝去的符修小圣人八分像,这要说没有点前情,谁信呢?

薛错翘着脚,坐在茶馆里磕着瓜子,听小妖怪们你一嘴,我一嘴的争论。

目前说的最多的,便是“宛如一人”“似曾相识”“牡丹芍药之争”

在小妖怪嘴里,殷飞雪那臭不要的白毛虎,成了个绝殇清冷,倔强孤傲的大妖王,虽然怀念旧爱,却依然金枪不倒,将新带回来的小美人这般如此,那般如此,用坚实宽阔地臂膀,一次一次又一次逼迫人族佬就范,在痛苦悔恨中深深爱的故事。

薛错听得笑起来,趴在桌上,花生瓜子撒了一地,惹来茶客们愤愤。

“你懂什么?这是人族佬和妖怪的宿命!”

“就是就是。”

“茶博士,快把这个不懂人妖之情的人叉出去!”

说到一半,人群蓦然止声,发出了倒吸一口凉气的声音,薛错擦擦眼泪抬头,见黑甲白衣的妖王一脸麻木地站在桌前,看了看周围的小妖。

薛错忽然起了坏心思,撑着下巴,朝他勾勾手,殷飞雪微微皱眉,但还是伏下身。

薛错伸手一拉,把他半抱在怀里,在殷飞雪的脸颊上亲了一下,笑眯眯道:“你说我像谁?”

殷飞雪金瞳竖起,耳朵和尾巴刷地钻出来,控制不住的微微摇晃,他眼睛微微眯起,忽然同薛错消失在了原地,留下吃瓜子的小妖怪们面面相觑。

有人滑跪在地,接受无能,扬起一片瓜子,他颤声道:“大王怎么会……”

有妖怪则不以为意:“攻守之势异也,兄台,节哀。”

“快快,拿笔来,老夫如今文思泉涌,定能写下传世之作,不朽文章!”

天都城热热闹闹,晚上便放起了满城的花火。

夜晚群星璀璨,明月高悬,地上的大街小巷亮起温暖的灯火,妖怪和人族吵吵嚷嚷过后,又热热闹闹,同去一个小摊儿买糯米糍粑。

花火升空,绽开团团簇簇的光。

两个相依的身影坐在城中那棵花树上,举杯共饮,然后悄悄依偎在一起。

一直一直,度过了很多年。

第141章

君无畏一生没有过后悔的事,错就是错,对就是对。

他出生名门,有一个修无情道的大能师父,师父大道圆满,飞升天界那天对他说了三句话。

“你我师徒缘分已尽,以后莫来找我。”

“万般皆是因果。”

“你是剑道化生,此生应有一剑未出。”

君无畏记着那三句话,也亲手了断了和师父的缘分,心中也并无不舍。

世人痴愚,看不透情障,但这对他来说,实在是太简单了一些。

他昼夜不舍,在流云峰悟道,悟出了天剑十二式。对旁人来说艰深坎坷的剑道,对他来说不过是一本正待翻开的剑谱,一剑万法,一碎万般。

因此,他成了天一门最年轻的太上长老,年仅十五岁。他的大能师父飞升十年后,他靠自己,再度回到了天一门原来的位置。

那年他顺利突破到神府境,并应问道宫之情,到南海参加琼花会。

琼花会百年一次,广邀各门英才。

东南两陆剑道的年轻弟子,特意出关,从各地的名山大川赶来,极盛之时,团簇的仙云甚至盖过了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