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


“啊,我看看舌头。”白苏让糖糖张开嘴,舌质淡红,苔白腻厚,“上厕所是不是有点像拉肚子?”

糖糖点点头,“一点点。”

白苏又问:“平时是不是也总觉得疲倦?身体也很热?”

糖糖也说不清,“想睡觉。”

“喜不喜欢吃冰激凌?”

“喜欢。”

一旁的马月补充道:“听她妈妈说清明过后天气渐热后就隔三差五吃,她妈有点胖,怕热,家里空调吹个不停。”

白苏都知道的,“喜不喜欢光着脚?”

“喜欢踩水。”

马月也听不太明白,“这啥情况?”

白苏回了一句:“湿热入体,外出不畅。”

说白了就是体内湿热,但又不能及时排除湿气,以至于出现湿疹或疔疱。

马月听着怪担心的:“那好治吗?”

白苏说道:“不难,湿在外表,透一透就好了。”

如果湿热深入了五脏六腑,调理起来倒更难。

白苏说着开了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以宣肺解毒、祛湿热为主,另外还开了外洗的苦参汤,“最近十天都用苦参汤熬水洗澡,另外饮食注意别吃生冷和发物。”

何信拿了药方去抓药,因为经常抓药,对抓多少药心底都有数,一般大人一把抓,小孩三指捻,称出来基本上差不多。

“瞧着有点少。”马月看抓出来的一包药一抓就抓完了。

“这些药的药效好,用不了多少。”何信解释了一句,师爷囤药都要看品相的,像一些批发商拿出来的被大药厂炒过的药渣都是不要的,只要药性最足的品种,因此之前师爷为了囤药材才压了那么多钱进去。

王婆婆忽然想了起来,白家的药吃两副就见效了,不像其他地方吃了三五副还没有很明显的大变化,“白家药效是好的。”但价格也不算贵,还比不上去医院检查花的钱多。

马月很少来买药,只有丈夫腰椎盘突出才来买了一千五百块钱的膏药,效果确实好,现在不贴了也不疼,每天下班回来精神还好得像头牛。

“白苏,你开这个药能治荨麻疹吗?”又一中年女人凑过来,“我女儿在外地上班,最近打电话说老起风团,痒得无心不宁,去医院检查说是过敏性荨麻疹,吃了药压下一些,但没多久又起了,难受得很。”

“不是单纯过敏性的是可以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这个药方不止可以治湿疹、荨麻疹,还可以治痤疮、溢脂性皮炎,不过不能自己瞎配药,要把脉后按照情况来开药。”白苏没说的是这个药方还对发热水肿类的肾炎和黄疸有效,不过要辩证后才能对症下药。

那人问道:“能抄我个方子吗?我让我女儿去药房买药。”

这药方出自《伤寒论》,白苏并没有霸占的意思:“你可以找大夫问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这个药方主治湿热原因引起的,具体用量找大夫帮忙看看再买。”

“多谢了。”对方记下后就急忙告诉女儿,让她拿着药方去药店问问。

天色渐暗,月朗星疏。

饭后散步的人都逐渐回了家,医馆门前冷清下来。

王婆婆留了下来,不太赞同地看着白苏,“你怎么把药方告诉他们了?药方很珍贵的,应该让他们来医馆里找你把脉开药才对。”

“这些药方医书上都有的,不算什么秘方。”白苏用的都是众所周知的药方,至于药王谷的秘方,除了止疼膏,其他暂时都没拿出来。

“那也应该好好藏着,大家都知道了谁还来找你看病啊。”王婆婆语重心长地说道。

“其实我就是希望知道的人越多越好,大家用了有效,才会相信我们,愿意继续找我们看病。”白苏话里的我们,代表的是所有医者。

越有效,越认可,如此中医才能传承下去。

第13章

大暑大暑。

热得中暑。

大暑后的风,炙烈又粘腻。

哪怕梨树蓊郁,遮阴蔽日,大晌午的也让人热得慌,白苏有些受不住,也一直待在屋里乘凉。

趁着没人来,何信捧着黄帝内经安静背书,白苏则晒晒药材,偶尔心血来潮还会做一些药膳糕点,比如陈皮糕。

陈皮切碎后和马蹄糕粉、红糖分别搅拌在一起,搅拌均匀后直接放入蒸盘里,上锅蒸三十分钟就能获得一份晶莹剔透、口感Q弹爽滑的陈皮红枣糕。

放凉后的口感也很好,吃起来软弹有嚼劲,味道醇厚甘香,甜而不腻,很适合夏天吃。

而且陈皮还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清热润肺,好处一大堆,不过不适合胃热的人,吃多容易上火,因此药膳也要对症。

白苏和何信肠胃正常,倒是能多吃一些。

除了陈皮糕,她还做了一些符合时下潮流的中药奶茶,用荷叶、薄荷和竹叶配牛奶,有清热解毒、祛湿消肿的功效,同时也别有一番风味。

煮多了,白苏会分一些给周围小孩,小孩们听说是奶茶,立即忽略掉里面淡淡的药味儿,喜欢得不行,喝完了还跑去医馆问白苏要:“白苏姐姐,我还想喝。”

虽说是奶茶,但到底有药材,白苏没给大家续杯,“已经喝完了,改天煮了再分给你们。”

“今天不能煮吗?”

“不能了,我今天要晒药。”白苏昨儿听说小镇外头有荷塘开始挖藕了,得知有许多没打药的荷叶,便让何信去买了五百斤回来自用,今儿正要挨着慢慢晒呢。

湿疹已经好得差不多的糖糖奶声奶气问着,两个小辫子左右摇晃:“什么药啊?”

“荷叶。”白苏将新鲜荷叶放到已经铺好了竹席的地面上,“你们见过荷叶吗?”

糖糖说:“我见过。”

尿疮好了的小宝则摇头,“我们没见过。”

“我知道,我们老师教我们背荷花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王婆婆家的小孙女贝贝已经八九岁,已经背过这首诗,“可是荷叶是开花的,它也可以治病吗?”

“可以。”白苏趁空和大家解释,“本草纲目里写:荷叶生发元气,散淤血,消水肿,能升清降浊,很适合夏天喝。”

白苏顿了顿,“我给大家做的奶茶里面就放了荷叶,好不好喝?”

“好喝。”几个小孩拿着新鲜的荷叶用力吸了口气,味道淡雅又清香,“真能闻,是荷叶香香的味道。”

贝贝回想了一下:“白苏姐姐,我还在奶茶里面闻到了其他味道。”

白苏没想到贝贝嗅觉还挺灵敏的:“有薄荷和竹叶。”

“薄荷是什么呀?”几个小孩又凑近来问她。

“边上花盆里种着的就是了。”白苏指了指屋檐下的几盆薄荷,绿油油的,芳香四溢。

只是她觉得是香的,几个小孩闻着就觉得味道怪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