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2


是吗?”

白局长看向一个个精神年轻的小伙子,微微点着头,“都是国家未来的基石!”

小伙子们一紧张,就往水琅那边看。

以前闹事的时候,见过不少领导。

但这正儿八经的场合,一见到领导,还是大领导,顿时就手足无措,说不出话来了。

“李大脑袋。”

“哎!到!”

水琅指着酒杯,“帮各位领导干部,倒酒啊!”

李大脑袋点着大脑袋,“哎哎哎,我现在就倒!”

等大家手上都端起了酒杯,高高举起。

白局长看了眼周局长,见到周局长做出请的手势,先道:“玉兰杯……”

才刚张口,白局长就忍不住朝着水琅看过去,发现她在认真听,顿了顿。

今天这么老实?

他刚还真怕一张口,她就说“行了行了,别啰里八嗦,喝吧。”

这没被打断,他自己都有点不习惯了。

“玉兰杯,今天已经正式报名参赛了,报名的这一刻,就是我们众志成城的一刻,平安里,全市瞩目,我们产生了很多不寻常的地方,不但是不寻常,还是非常让人大跌眼镜的地方,首先,平安里的基础条件,其次使用房管局修缮组搭配你们这些零基础,连专业工具都没摸过的新手,甚至可以说是门外汉,最后,还一分钱没有,这三点,可以说是全市史无前例的工程,但我相信水干部,相信你们,相信我们,最后一定能让那些人再一次大跌眼镜,将平安里打造成幸福的安居之所!”

“好!”水琅捏着酒杯,鼓着掌。

白局长一脸意外惊喜。

别说,这孩子有时候真是能让人打从心坎里喜欢,看着格外顺眼。

掌声雷动。

白局长更满意了。

周局长举着杯子,“白局长说的话就是我想说的话,大家齐心协力,全力打造自己的安身之所!”

“好!”

拜师宴与开工宴办完第二天,报纸上就出现了玉兰杯的新闻,占了一整页。

其中,记者采访沪城第一强区东浦区房管局副局长阙廉同志:“根据调查,其他区对于复茂区以平安里报名玉兰杯,意见颇多,东浦区对待此次竞争对手,是什么态度?”

阙廉同志:“愚蠢,浅薄,最终都会因为打击得到成长,像我这个凡事都云淡风轻的年纪,反而有一点羡慕。”

第三天早上,报纸头条,是记者对复茂平安里设计师水琅的采访。

记者:“玉兰杯已经开始了,水琅同志最近压力可谓非同一般,请问对于其他区对于平安里的看法,你是什么态度?”

水琅:“庄子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记者:“水琅同志这句话具体是在说?”

水琅:“就某些挺大年纪,腆着脸上报纸嘚瑟的人呗。”

第72章 你知道我是谁吗?

“你真是什么人都敢说。”

水琅早上刚走进平安里, 迎面就听到这么一句话。

林厚彬手里拿着资料,“你知道那是谁吗?阙廉啊!”

“东浦区房管局副局长。”水琅看着里弄中心的临时课堂,鲁师傅与其他师傅们在给徒弟上理论知识, 看林厚彬还想讲话,“你知道我是谁吗?”

林厚彬一顿, 推了推眼镜, 打量着她。

难道还有什么他不知道的背景?

所以才这么大胆?

“你是……?”

“我是复茂区房管局一名虽然有了正式编制,但还在第一个月实习期的小职员。”

林厚彬:“……”

他就不该问!

看到鲁师傅们要下课了, 水琅抱着资料走过去,“鲁师傅, 是不是可以开始通气会了?”

“可以。”鲁师傅们早已收到消息, 所以一看到水琅来,就尽早结束, “李达, 你去把大家都叫出来吧。”

“是, 师父。”李大脑袋收起记满笔记的本子, 对水琅嘿嘿一笑, 跑去弄堂里喊人了。

不一会儿, 乌泱泱的人自带小板凳,整齐有序围成了圈坐在了里弄中心。

虽然不懂什么是通气会, 但知道坐着听就对了。

“通气会, 就是字面上的意思, 在正式开始动工设计之前,具体改造成什么样, 跟大家伙通个气, 设计师把设计理念告诉大家, 房型怎么改动, 屋子怎么设计,外立面墙是什么颜色,小区内部环境具体怎么规划,都说给大家听。”

“原来是这样!”

水琅一拆开解释,居民们恍然大悟,瞬间就明白了。

“水干部,你想怎么弄就怎么弄,我们也不懂,都听你的。”

“是啊,前阵子看过你制的图,一张张都很复杂,都看不懂。”

“虽然看不懂,但一看就知道水干部很认真,你就弄吧,我们没意见。”

“那不行,你们的想法,才是核心,也是我的灵感。”

水琅拍着一沓打印出来的资料,“这是平安里所有房屋平面户型图,按楼栋分,我都做好了标注,楼栋组长,帮忙拿过去,按标注分给每一户成员。”

这就来活了。

自打拿到袖章小红旗的楼栋组长,一天都没摘下来过,一听有正儿八经的活干,全都洋溢着兴奋的笑,干劲十足把楼栋平面图拿回去。

“平面户型图,较为简单,大家都能认出来是自己家了吧?”

“认出来了!这个墙,这个门,还有这个三角拐角,都是我家,我见过这种图。”

“这个好认,一下子就能看懂了。”

“水干部,你给我们看这个干什么?”

水琅坐在小板凳上,“我们现在从1号楼101室开始说起,我手里也是你们家的户型图,你可以把你想要的房子,结合你平时的生活方式,提出意见。”

1号101室的是一对老夫妻,儿子没来得及娶媳妇就病死了,两个女儿都老早嫁人了,现在就老两口住在这边。

年纪不小了,都是六十五岁。

听到水琅这么一问,面色都很茫然。

陈先柱:“水干部,我们都老了,住什么都行。”

杨兰花: “水干部,你看我们适合什么,就弄什么。”

水琅想了想,提起凳子搬到老夫妻面前坐下,后面负责记录整理的林厚彬与柳德华也跟了过来。

“陈大伯,杨阿姨,你看你们家,正好就是挨着小区外墙,底楼还有一个天井,早些年不能养花弄草,现在不一样了,你们有没有这方面的爱好?”

一听水琅这么说,老夫妻愣了愣,面上出现一丝回忆。

水琅没有打扰两人,现场几百名居民也都没有出声。

陈先柱慢慢道:“其实要说想法,我从小是在村里长大,一眼望过去都是野树,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