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0


候就能让天下之人都听到,尤其是那些个还没让海昏侯登基的,朝中权贵们若是能早早地被天幕警醒,定然就不会有那些事发生了。

一想到当初自家被抓去的妹子,男人的心中就暗恨不已。

那事发生后,他们就告到了官府去,可是有什么用?那可是即将登基的天子,有谁敢管?直到海昏侯被废,也依旧没有任何的结果。

男子咬着牙,好在他运气不错,这一题他答对了。

他想过了,他从现在就开始做准备,好好打磨长赋,等到签到达到七天之后,他就要将海昏侯的恶行公之于世。

哪怕只有这个时空的人能够看到,他也要为妹子、为所有被海昏侯伤害过的人,讨一个公道!

在诸朝都因为答题、小游戏而忙的热火朝天的时候,有一群与众不同之人,不急着自己的签到,反而紧锣密鼓地筹谋着出《签到题集》,以及制作简化版的签到小游戏。

【宝子们,言语这个题越做,越觉得难做。

明明来来回回就是那些个词语,语意一二三也都记住了,词性褒贬、自称他称也区分了,可为什么就是做不对呢?

不过没有关系,已经淘到新老师了,据说她的课讲的特别好,我准备这两天就去学!

接下来是今天的判断推理部分。

今天的这套题,感觉新瓶装旧酒,没有什么比较新的考点,都是花点时间就能做出来的那种,我挑一下难的集体来复盘好了。

哦对了,前面忘了讲,我这两天换了做题方法。

从单一的追求正确率,进化到在限制做题时间的前提下兼顾正确率了。

尤其是言语和判断推理这两个最耗费我时间的版块,没开玩笑,我资料三组一般15到17分钟,四组在22分钟左右。但是我言语经常性四五十分钟,判断推理也是,做完这三个模块后,边扫常识边涂答题卡,根本没时间看数量。

准确来说,是我这么多年考编下来,一次数量都没做过。

允悲……主播可是理科生啊!

都是辛酸泪,不讲了。

来看这道主播掉坑了的类比推理。

题目是,颠倒:骈偶

A、给予:取舍

B、旋转:上下

C、摇摆:跳跃

D、仁慈:共享

这题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做到过?请说出你们的答案吧!】

弹幕:你还真别说,没做过。我选D吧,颠倒是动词,骈偶是名词,选项里只有共享是名词。

弹幕:楼上也太牵强了吧,找不出关系可以不找的。我选A,骈偶应该是一种文体,这种文体的文字可以是颠倒的。取舍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可以是给予的?。多顺啊!

弹幕:没事吧没事吧,你们没事吧?眼缘B。

【这位数字id,尾号0823的朋友!我们的脑回路可太相似了!

主播以为的骈偶,是一种文体的专用修辞手法!

骈这个字,在主播这只有一个词,就是骈文。主播立刻就想到了呀,韩愈他们搞过一个“古文运动”,就是反对骈文的。

他们觉得骈文就是追求对偶对仗,辞藻华丽的花架子,太虚了啊,华而不实的东西,应该用回古文!也就是先秦两汉时期的文学。】

韩愈:你要说这个,那我可就支棱起来了啊!

【这不就巧了吗?颠倒也可以是一种修辞手法呀,主播记得有一种对联,就是同样的字,顺着念和反着念都能成句。

哈哈哈,事实证明主播有一点机智在身上的,但不多。

这道题的重点,就在“骈偶”这个词上面。而它还真的就是一种修辞手法,解析上说是两两对举,也就是对偶,多用于骈文中。

到这里,主播的猜想还是准确的,但后面就出现了严重偏差。】

作者有话要说:

[1]百度百科“额尔德特·文绣”词条-刀妃革命

第86章 类比推理d

【因为这组题,它的关系并不是在前后两个词语之间,而在于词语的内部。

骈和偶,是近义词。

骈,既是动词,又是名词。作动词的时候,其本义是两马并驾一车,同时也有并列、对偶的意思。而偶字,有双数、成双成对的意思。

所以家人们!这两个字是近义词!

颠和倒不用多说,都有倒过来,或者相反的意思。

知道题干的逻辑之后,再去看选项就很简单了。

A项的取舍是反义词,B项的上下是反义词,D项的共享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所以这题的正确答案是C,摇和摆、跳和跃,两组都是近义词。

怎么样,这道题是不是很刺|激?】

弹幕:呵呵。跳过,下一题!

弹幕:枉我想了半天颠倒和骈偶的关系,主播你是不是故意的,故意把我们把两个词之间的逻辑关系上引?

弹幕:怪韩愈!古文运动搞都搞了,怎么不搞大点?多写几篇批判抨击骈文的美文传世,那我肯定不会光记得个骈文了。

唐朝。

韩愈的耳朵支棱起来了!

耳朵又耷回去了。

他颇感失望地叹了口气,天幕所讲的东西,总是东一锤子,西一锤子的,不成体系不说,有的时候讲着讲着就说起了旁的。

此前提起唐宋八大家,韩愈听闻自己榜上有名,心甚慰之。

特别是当他看到柳宗元亦在其中时,他便知道,他们的主张大有可为。韩愈当时便想着,天幕会不会讲一下何以他们被称为八大家,会是因为文章吗?

可天幕点到即止。

后来再提及柳宗元,还是因为买到了假药……此事还一度成为热议,诸多药堂门外的葫芦上,还专程添上了诸如“真茯苓”的字样,不过有几家以次充好的药堂都也因此被揪了出来……

这些事暂且不提,再后来韩愈读到了苏轼、王安石的诗词,还听到了王勃那天妒英才,令人扼腕的简短一生。

一次又一次,泛泛而谈,讲生平、讲功绩、讲遗憾……唯独不曾真正深入地讲过他们的文风、思想、愿景、抱负……

韩愈有的时候不禁在想,是天幕不讲,还是天幕并不曾深入了解过。

正如天幕总是透过诗词,去看一个人的贬谪晋升,去看一个朝代的兴盛衰亡,仿佛除此之外,便没有别的。

韩愈不知,是因为天幕心向科举,一心为官,便更多地关注这些,还是天幕自幼学习的课程中,便只讲授了这些?

故而今天听到天幕提起“古文运动”,虽讲的有些生硬偏颇,却还是令韩愈眼前一亮。

不想,仍旧只是随口一提。

韩愈无奈,却也无可奈何。

抛开这一点,天幕的确是给出了不少利国利民的东西。

【这个说怪韩愈没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