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




我看了眼答案解析,真的,但凡我对战国的几个变法都看过一眼,我就能知道,他们每一个诸侯国的变法其实存在互相借鉴的元素,所以每个诸侯国的变法里面,都会有一条取消旧贵族的世袭俸禄。

A项魏国是李悝变法。[3]

B项楚国是吴起变法,内容有“禁游客之民,精耕战之士”,[4]天哪,听说他是杀神,是不是就是因为变法?可他不是帮助秦统一六国的主帅吗?他帮楚国变完法,发现楚国不行,所以转投秦国了?】

吴起:?我不是我没有,你别瞎说!

楚悼王:什么!吴起会帮秦统一六国吗!

弹幕:那是白起!

弹幕:主播你别记错了,杀神是王者荣耀里面那个用爪子将人勾回来的角色!

何夏夏面红耳赤。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主播文盲!杀神是白起。

C项D项秦国的话,就是商鞅变法。为田开阡陌封疆就是废除井田制,是正确的。对良田进行买卖也是允许的,秦国承认土地私有,所以是合法的,不可能会进行惩罚。[5]我听说没地的人去秦国,还会被送一块地。

这在农耕时期,诱|惑力也太大了吧!秦国来这么一条之后,其他六国没地种的人不得全部涌入秦朝啊!人才吸引绝了!

上面说的是第二次变法。

在第一次变法的时候,的确有一条是连坐。虽然离谱,但以后看到秦朝有连坐,这选项是正确的嗷!

其实比起连坐,我感觉我们现在的政审是不是更靠谱一些?看你直系两三代以内的亲属有没有犯过罪。

某烧烤大省的网友不是都在说,去他们那吃烧烤绝对安全,因为他们都要考编的,所以大家都很守法。哈哈哈哈哈哈!

这放在秦朝,考编可以换成免除徭役、送地什么的啊。

不过这也得建立在我们现在基础信息体系建设的好,都能查到,秦朝连个秦律都普及不好,肯定也没法干这个。】

战国。

其余六国的人纷纷要素察觉:天幕说的是真的吗?没地种的人去秦国就能分到一块地?

快!去秦国!

反正秦国也要统一六国的!

六国的国君:马上!我们也给地!

臣子:这……人家多大的地,我们多大的地?国君你心里没点数吗?上次描摹下来的舆图您瞧一瞧,我们哪来的地可给啊……

秦朝。

嬴政对天幕所说的政审的确很感兴趣,虽然天幕又一次在嘲笑他,秦吏和秦律的问题。

但。嬴政的手从剑柄上一拂而过:看在你也有功的份上,朕便饶恕你这一回。

唐朝。

李世民眼前一亮,墨家、先天下之忧而忧、政审,都是好东西啊!

【好了。那么这张模考卷的尝试判断部分就结束了,下面就进入到言语理解与表达这一部分。

这次言语的准确率是72%,40题错了11题,其中阅读理解82%,错了2题,逻辑填空60%,错了8题,语句表达8|9%,错了一题。

先来复盘下逻辑填空吧。

不同人对史学双壁的评鉴各不相同,《资治通鉴》被文学家认为语言无味,而《史记》名篇《鸿门宴》又被史学家认为()

A、鞭辟入里

B、情文并茂

C、有失偏颇

D、不足奉法。

我选了C,根据“而”字,和开头提到的各不相同,可以得出,括号里面的词语应该和前面的“语言无味”一样,是贬义的,那么就排除A和B。

其次,文学家批评《资治通鉴》语言无味,没有文学性,那么史学家就应该批评《鸿门宴》写的和历史对不上,没有历史性。

这样一看,不就是C,有失偏颇吗?

但正确答案是D。

其实我做的时候,以为D不足奉法的意思是,不能像遵守法则一样遵守它。但这个词真正的解释是:不值得学习、效法、奉行或遵守法令。

嘶——这个解释,不是更不对了吗?

史学家认为《鸿门宴》不值得学习,这和历史有关系吗?

我来看下解析吧,解析说,语言无味就是难以读下去,那么括号里填的也要是类似于读不下去的意思。CD两个选项进行比较的话,有失偏颇更多的是强调不公正,而不足奉法更多强调的是不值得学习。所以D更准确。

啊,这样一看,我被说服了。

这一题就是很明显的,做言语题目不能想太多。虽然我分析了半天,但是分析的方向错了,关键字“而”关联的是两个词,都具有读不下去的意思,而不是去分析两个短句的句意。

不过《鸿门宴》为什么不值得学习啊?不是都入选我们的语文教科书了吗?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现在都用鸿门宴来比喻那种不坏好意的宴请了。】

项羽:暴露了!

刘邦:哦豁!乃公果真是得天命庇佑之人!

作者有话要说:

[1]《墨子·尚同》:“天下之所以乱者,生于无政长,是故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天子立,以其力为未足,又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置立之以为三公。”[2]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3]百度百科“李悝变法”词条:废除奴隶制时代的世袭制度,根据能力来选拔官吏,取消旧贵族原本享受的世袭俸禄,用来招募贤才,发展生产。[4]百度百科“吴起变法”词条:吴起变法“要在强兵,破驰说之言从横者”(《史记·吴起列传》),以“争利于天下”(《说苑·指武》)。所以,在变法中,“禁游客之民,精耕战之士”(《史记·蔡泽列传》),即注意耕战并重,亦兵亦农,禁止丁民游手好闲,不务耕作。[5]百度百科“商鞅变法”词条:第二次变法:废除贵族的井田制,“开阡陌封疆”,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实行土地私有制,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第11章 逻辑填空

【刚刚查了下,为什么鸿门宴不足奉法。

大概就两个原因,一个是说鸿门宴这件事情的本身存在解释不通的地方,还有一个就是细节不通。

不过我没有详细看,一来我对这段历史并不感兴趣,毕竟我觉得吕后太惨了,对刘邦提不起来好感。二来,考编也不考这么细啊。

可能我本身也是个乐子人,但凡太史公敢写点汉高祖和男宠的二三事,我也会看完的。听说汉代的皇帝好男宠,就是因为刘邦起了个头。

刘邦、他儿子刘盈、孙子刘启、曾孙子刘彻,前头这四个,据说全都好男宠,刘彻他还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