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


隆基一气,就让边令诚把封常清和高仙芝都斩了,而且还是在军中斩首的。[3]

不过李隆基也遭到报应了,两员大将一死,安史之乱是彻底平定不了了,他就逃了。是的,一个皇帝,舍弃皇都,逃跑了。

他跑了之后,被留下的边令诚,打开宫门迎接了安禄山。[4]】

“安禄山!安禄山!”李隆基简直难以置信,这个贵妃的义子,素来孝顺,惯会彩衣娱亲的安禄山会反。

“三郎~”杨贵妃被吓了个哆嗦,撒娇似的扯了扯李隆基的衣袖。

不想李隆基突然暴怒,气急败坏地拿起一个茶盏就往天幕砸去:“住嘴!朕叫你住嘴!”

“圣人,圣人息怒。”高力士早在天幕说出安禄山造反的时候,就跪倒在地,后来听到圣人弃城逃跑的时候,更是把头深深地贴在了地上,恨不得自己是个聋子。

“来人,速召李林甫、荣王李琬进宫,将边令诚和安禄山拿下!”李隆基眯起眼睛,心中肃杀。

他,绝不会让天幕所说的事情发生,他会是开元盛世的缔造者,他要做当之无愧的明君!

【哎,这就是高仙芝的一生,帅哥总是容易惹人心疼。

这回话题跑得有点远了。回归正题,黄巢起义和黄巾起义的区别,一个是人名命名,发生在唐朝;另一个是黄头巾命名,发生在东汉。

最后是D项,瓦岗寨起义,发生在隋末隋炀帝时期。其实关于隋朝,我了解不多,一个就是史上最强岳父独孤信,一门三后,三个女儿都当了皇后。

他女儿的名字取得就很小说女主角,大女儿般若,是北周第二位皇帝宇文毓的皇后。四女儿曼陀,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母亲,被追封为皇后。七女儿伽罗,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的皇后。[5]】

隋朝。

天幕亮起时,独孤伽罗正在殿外等着杨坚退朝,两人相视一笑,正要携手回去时,就听到了天幕的声音。

独孤伽罗听完后,瞬间就察觉出了其中的问题,不禁拧起了眉。

“陛下,北周在隋之前,唐却不是。此前天幕曾提及隋唐演义,是以唐乃取隋代之,再加之李渊的年岁,他若要成事,恐怕时间不远。”

“这般说来,隋炀帝竟有可能是孤的谥号不成?”

杨坚原先还在暗骂究竟是哪个子孙,竟如此荒唐不堪,得了一个炀字做谥号,万万没有想到,隋朝竟会覆灭的这般快。

“陛下,你励精图治,万民归心,又怎会是隋炀帝。怕只怕……”孤独伽罗握着杨坚的手一紧,眼眶开始发热。

怕只怕,是陛下他不知何故,在盛年驾崩,而继位的勇儿,才是那个短时间内,葬送基业,落得个炀帝谥号的人。

孤独伽罗近来不是没有听过那些,说勇儿生性好|色、贪图享乐的传言,原以为还有机会把人给掰正回来。

但时间,却是不等人。

废太子三个字,跃上了她的心头。

【还有一个,就是擅长演戏的戏精,隋炀帝杨广,把他那一对精明的爹妈都骗过去了。】

独孤伽罗、杨坚齐声:“什么!竟然是广儿?”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开始日更了哟~每晚11点~[1]百度百科“黄巢起义”词条:黄巢起义,指的是乾符五年(878年)至中和四年(884年)由黄巢领导的民变,是王仙芝起义的后续。也是唐末民变中,历时最久,遍及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黄巢之乱转战近半唐朝江山,导致唐末国力大衰。[2]清·乾隆七言绝句《咏宣窑碗?其二?霁青》:落霞彩散不留形,浴出长天霁色青。成化鸡缸誇五色,椎轮于此溯仪型。[3]百度百科“高仙芝”词条:人物生平-攻灭小勃律:小勃律国王和妻子逃到山洞里去了,抓不到,高仙芝招降他们,他们才出来投降,由此平定了小勃律国。他又赶快派席元庆去砍断了娑夷藤桥。当天傍晚,吐蕃援兵来了,却不能过河。因为藤桥被砍断了约一箭地长,需要一年才能修好。八月份,高仙芝带着小勃律王和妻子从赤佛道回到连云堡,和边令诚一起率军归来。这时拂菻、大食及各胡族共七十二国都震惊地投降归附了。人物生平-升任节度使:天宝六载(747年)九月,高仙芝行至婆勒川连云堡,与边令诚会师,一起返回。九月末,高仙芝回军至播密川,即令刘单起草捷报,并派中使判官王廷芳进京告捷,但事前并未告诉四镇节度使夫蒙灵察。当高仙芝一行人回到河西时,夫蒙灵察不派一人前来迎接慰劳。 一见面,夫蒙灵察就大骂高仙芝:“高丽奴才,于阗使你从谁那里得到的?”高仙芝害怕了,道歉说:“是御史中丞您的大力栽培。”夫蒙灵察又问:“焉耆镇守使、安西副都护、都知兵马使,都是从谁那里得到的?”高仙芝回答说:“也是御史中丞您的大力栽培。”夫蒙灵察说:“知道这些,捷报不经过我就敢上奏,是为什么?奴才该杀,但看你刚立了功,就饶了你。”高仙芝不知如何是好。边令诚秘密对朝廷报告了此事,并且说:“如果高仙芝立了功却忧愁而死,以后谁会为朝廷卖力呢?”唐玄宗就下诏升高仙芝为鸿胪卿、假御史中丞,接替夫蒙灵察任四镇节度使,并下诏命夫蒙灵察回京。人物生平-出兵讨逆:天宝十四载(755年),高仙芝被封为密云郡公。 同年十一月,安禄山在范阳(今北京城西南)发动叛乱。唐玄宗急派入京朝见的安西节度使封常清赶赴洛阳募兵迎战。任命荣王李琬为讨贼元帅,高仙芝为副元帅,命高仙芝率飞骑、彍骑及朔方、河西、陇右进京勤王兵马,并召募了关辅新兵五万人。继封常清后,出并潼关讨伐安禄山,高仙芝仍兼任御史大夫。天宝十四载十二月十一日(756年1月17日),封常清兵败于汜水。十二月十三日,安禄山攻陷东京洛阳,封常清率残部退守陕郡,封常清向驻守该地的高仙芝说:“我连日血战,但敌军兵峰不可当,况且潼关无兵,如果叛军攻破潼关,那么长安就危险了。应该放弃陕郡,前往保卫潼关。”高仙芝接受了他的意见。人物生平-因谗遇害:此前,边令诚多次因事求高仙芝,高仙芝都没有答应。高仙芝退守潼关后,边令诚就奏报他不敢进兵损失物资的情况来激怒唐玄宗,并说:“封常清说叛军强大动摇军心,而高仙芝放弃了陕郡几百里地,偷偷克扣士兵的粮食和赏赐。”唐玄宗大怒,命边令诚在军中将他们斩首。[4]百度百科“边令诚”词条:安禄山进陷长安,崔光远、边令诚等人开门纳贼,后又逃出长安,为肃宗所不容,斩首示众。[5]百度百科“独孤信”词条:独孤信的三个女儿,在周、隋、唐三朝都进入皇室,三代都为外戚,自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