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7
官家,射箭之人乃太子安排,只是目标是臣,不是官家。至于太学院那边牵扯太多,臣并未深入调查下去。”
一个马倌不算什么,牵扯到朝中大臣问题就大了,太子此番算计背后一定有人,只是党争一事可大可小,高俅自然选择避嫌。
赵佶听完全部的话后沉默了许久许久,他没动怒,也没表态,只是面容仿佛一瞬间苍老了十岁。
“委屈长安了,你做得很好。”
“臣不敢。”
“退下吧,朕累了。”
“臣告退。”
高俅回府后什么都没管,他整整睡了一天一夜才堪堪恢复状态。
翌日
早朝如高俅预料般没有召开,约莫未时,开封府张贴告示,有贼子混入太学欲行刺圣上,幸得太师高俅护驾及时圣上才得以无碍,现贼子已伏诛,特张贴告示以儆效尤。另高俅救驾有功,赏银百两。
高俅微微一笑,此告示算是对这件事做了交代。高俅没什么意外,总不能让天下人知道,当朝太子欲谋杀兄弟与大臣吧。
只是此后五日,赵佶一直不上朝,也不允许京中大臣出入府邸。
直到第六日,一道圣旨传来,内容花里胡哨的写了很多,但总结出来就是:
“太子赵桓突发痫证、行为有异、不良于行、难继大统,免其之位,待立他贤。”
第130章 继位
这一天,终究还是来了。
高俅原本怀疑坠马这件事有赵佶的手笔,但赵桓出事时赵佶担忧的神情不似作伪,于是他就打消了这个疑虑。
不过这赵佶也有意思,平日里不见他对赵桓有多好,如今赵桓犯下这等“滔天罪行”,赵佶却百般心思替他遮掩,甚至连一个“废”字都不愿用。
总之啊,要变天了……
好在,不会太久。
“太尉,你都闷了好些天了,不如出去走走吧,听说城北的水秋千比赛玩出了许多新花样,我们不妨去瞧瞧。”
高俅摆摆手:“你若感兴趣就叫上武二他们一起去,我现在啊,哪都不想去。”
“太尉可是忧心宫里的那位?”
“官家啊…”高俅叹气:“谁知道呢。”
自废储诏书颁布后,赵佶就未踏出寝宫一步,朝中大臣们虽恢复了行动自由,但赵佶不上朝他们有劲也没处使,只能写写奏章催促立储一事。
这一点高俅倒是能理解,各朝各代立储都是头等大事,这毕竟关系到当朝时局的稳定。
按理来说,大皇子赵桓被废,二皇子赵柽早夭,三皇子赵楷当为的最佳人选,只是赵佶迟迟不下旨……莫非,在顾虑什么。
且不说赵佶在想什么,这些日子不知有多少人送来拜帖想要探探高俅的口风,高俅一律回绝,任谁来也不见。
除此外,也有不少大臣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试图讨论出什么来。
高俅一笑置之,越是这种时候越该从容,大宋国情摆在那里,除非赵桓有胆子像李世民或李承乾那样发动宫变,否则这日子该怎么过还得怎么过。
事情,总会结束的。
而这一天,高俅并未等太久。
废储诏书颁布后第二十一天,赵佶下令,凡朝中五品及以上官员立即进宫,听候旨意。
高俅收到消息后恍惚了一瞬,虽然他早已知道赵佶的身体状况,但当这一天真的来临后,他忽觉自己有些不知所措。
高俅就这样沉默了半个时辰之久,直到吴用提醒他切莫误了时辰。
“更衣。”
高俅换了身最隆重的紫色朝服出门。路上,街边摊贩依旧卖力的吆喝,百姓们三两结伴,或是采买、或是嬉戏。
东街正进行着蹴鞠大赛前三甲的角逐……
城西的特产街集会举办的越来越具规模……
总之,汴京这座城市依旧繁华,废储一事对普通百姓的影响微乎其微,他们丝毫不知,这大宋的天,要换人做了。
福宁宫
高俅来得有些晚了,他到的时候赵佶的寝宫外已经跪了一地人。
张离瞧见来人后连忙上前催促:“太师你可算来了,官家急着见你呢。”
“路上耽误了些时辰。”
“那都不重要了,太师快进屋吧。”
“好。”
高俅在众人的注视下进入福宁宫,走进殿内,只见赵佶一动不动的躺在床上,他须发皆白,人如枯木,整个人呈现一幅油尽灯枯之态。
床边,赵楷和赵构皆眼角泛红、双眸含泪。
高俅走到赵佶床边,轻轻唤了一句:“官家。”
赵佶似有所感,而后慢慢睁开了眼睛。
“官家,可还好?”
赵佶自嘲的笑笑:“我…很好。”
高俅不再说话,整个寝宫安静的针落可闻。最终,还是赵佶打破了沉默。
“长安,扶我起来。”
高俅将赵佶慢慢扶起,然后将枕头枕在赵佶的后背处,希望他可以借此舒服一些。
“长安还是那般贴心。”
不等高俅回话,赵佶自顾自的絮叨下去:“二十多年了,不管是在王府,还是在皇宫,最懂我最放任我的始终是你。”
“长安,你知道吗,其实我根本不在乎你有没有功绩,让你做太尉也只是我的私心。只是我没想到,你当了太尉以后就像完全变了一个人一样。虽然你还是应着我、哄着我,但我知道,你不一样了。”
“你整顿军纪、惩治污吏、丰盈国库、剿匪治民、修桥铺路、造坊安民……你还会许多新奇的小玩意,虽然你不让我再搜寻各种奇石时我心里很是怨你,但比起你给我带来的其他欢乐,那些奇石都显的不重要了。”
“后来,你伐辽、西征、攻金、平蒙古……如今的大宋已经不是以前的大宋了,如今的大宋、如今的大宋…吾舍不得啊……”
“官家。”高俅的声音也有些发沉:“官家,没有你,臣也做不了这些。”
赵佶笑了:“也是,比起先祖,我最大的优势便是信任你。”
“所以……”
“九哥,你想继承吾的皇位吗?”
赵佶一句话使得在场的三人均心如擂鼓,高俅凝眉,赵楷却是满头生汗。
约莫一个时辰前,赵佶将赵楷和赵构叫进房间却一言不发,赵楷虽疑惑却还是安静的陪侍在侧。
如今这样一个消息砸下来,赵楷有些呼吸困难,他不免想到了前朝之事。李承乾和李泰争了那么久的皇位,者却是九子李治,难不成他努力了那么久,却还是没此天命吗!
如果……哎!罢了,他赵家子嗣多难,他又何苦再挣扎作孽呢!但愿九哥能成为一位好皇帝吧。成为亲王后,有许多事,他便不能再做了。
赵构则沉默良久,他先是用愧疚的眼神看了一下高俅,而后坚定道:“爹爹,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