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2
未等他感慨完,眼尖的武大郎就发现了高俅,武大郎当即把手放在围兜拍了几下抖落干净,而后小跑过来:“太尉,你怎么在这站着呢,赶快进屋坐着吧。”
高俅目露笑意:“我排队呢,你去忙你的便是。”
“这哪行呢,怎么能让太……”
“唉~前面的人不也在排队吗?我可不喜欢插别人的队。”
“这…”武大郎犹豫了一会儿后眼睛一亮:“二郎和鲁兄弟他们在后院里用食,只是那儿不如坐堂明亮,若太尉不嫌弃可以同他们一道。”
高俅颔首:“怎么会嫌弃呢,我欢喜还来不及呢。”
“我领太尉过去。”
“我自己过去便罢,你忙着吧。”
“那行,太尉想吃些什么?”
“同往常一样,对了,豆浆给我磨的厚一些。”
“好咧!”
高俅要好早食后就带着吴用和高满往后院走,这后院并不大,而且堆满了货物,纵使摆得整齐也还是拥挤了些,所以武松等人的身影难免显眼了些。
高俅进院后武松等人也立马发现了他,众人纷纷起身见礼:“太尉!”
“我和你们一样是来吃早食的,都坐下吧,不必多礼。”
“是。”
高俅坐下没多久武大郎就遣人送来了早食,在这样的氛围下高俅难得多吃了些,只不过和眼前狼吞虎咽的武松及鲁智深比起来就有些小巫见大巫了。
“太尉,你慢些用着,我先回去歇着了。”
“太尉,洒家也先回去了。”
高俅笑道:“我刚刚就想问了,你二人虽吃得急,但明显有些无精打采,可是遇上什么事了?”
二人闻言后似有无尽辛酸泪,一旁的燕青笑道:“回禀太尉,二郎和鲁达兄弟昨天巡了一夜的城,刚刚才得空闲,我与杨志兄弟待会也要去巡城这才得以相遇,还有啊,我听闻史进与元武兄弟已经累到连早食都不愿吃了。”
高俅挑眉,他当然知道开封府府兵人手不足抽调禁军巡城的事,只是如今的武松等人早已不是刚入军的小教头,他们又何以亲自上阵呢。
高俅问出了自己的疑惑。
“太尉有所不知,如今汴京涌入的人口越来越多,各街各坊都出现了闹事之人,其中不乏武艺高强的参赛之人,加之民间也有不少商人组织点茶、投壶、水秋千等赛事,齐府尹为防生变,特叫我们在各道巡视,每十二个将领负责一条街道,每过半个时辰自行轮换。”
高俅颔首,原先的滕府尹已经升任,如今这齐府尹行事也算深谋远虑。
齐府尹早前就将参赛队伍的名单呈报,高俅也知此次有四十六支队伍参赛,那时高俅便知此番来汴京的人不会少,不过高俅好像还是低估了来此的人数。
“既有轮换,为何你等巡视了一夜?”
鲁智深哀嚎:“太尉,你可知洒家昨夜找了十二个走失的哥儿,救了八个落水的郎君,替六个小娘子寻回了失物,抓了四个地痞流氓……”
“这些人、这些人简直混账!”
高俅:“……”
果然,人一多就容易出事,高俅突然觉得,他对人数的低估还不够。
“咳!你们做得好,值此盛会之际最易出乱,这段时间你们辛苦些,加强巡视,务必做到万无一失!”
“是。”
高俅起身:“你们去休息吧,我去开封府一趟。”
“是。”
高俅出门后径直向开封府出发,随着天光亮起,路上的行人也越来越多,高俅突然庆幸他早前就将汴京城的路重修了一遍,否则路塌了这种事若发生在皇城,那可真是国际玩笑了。
开封府
齐贤林不过三十出头的年纪,但高俅见到他时却沉默了一瞬。
“下官,见过太师。”
高俅忽视齐府尹语中的哭腔,虽说此次大宋杯由高俅主事,但高俅也只是写写策划,具体事宜是齐府尹负责的,加之他要管理开封城的治安情况,高俅不用想都知道他这几月来的压力有多大。
“齐府尹,这后续事宜我与你一同处置吧。”
齐贤林无一丝被夺权的心思,反而感激涕淋:“谢太师。”
高俅略微有些心虚,毕竟他当了很久的甩手掌柜,为了弥补一二,他当即进入开封府处理文书,然后高俅便深刻意识到举办一场盛会的繁琐不比城建轻松。
申报流程、比赛地点、地域规划及行人安排全部要仔细处理,官方的、民间的各种赛事也要登录在册,亦要安排禁军前往。
三天过去,高俅好不容易养好的青丝愈发斑白。
“太学要组建马球比试?”
齐府尹看了一眼文书后颔首:“是的,此事下官已安排妥当。”
高俅思绪飞转:“加派人手过去,太学学子众多,他们可出不得意外。”
“是。”
半月后
时间很快来到了大宋杯开幕的日子,高俅在城西举办了一个巨大的开幕仪式,其间各队参赛选手花式出场,各种表演层出不穷。
整场开幕式的各种花样使得在场之人眼花缭乱,连连惊叹!其盛况占据了大宋日报和东京时报的大半版图,并引得众多文人留下笔墨。
只可惜策划了整场开幕式的主人高俅却未到访。原因无他,赵佶病重,高俅在旁陪护无法抽身。
“官家莫要多想,如今是四十六进三十二的比赛,无甚精彩,等比赛有趣了臣再陪你去看。”
“辛苦高卿了。”
“官家言重,臣只盼官家早点将身子养好。”
赵佶一声哀叹,似有无尽言语,最终却未道一字。
一月后
“官家今儿看着很是精神。”
赵佶微笑颔首:“我也觉得自己今天精气十足。”
“官家,马车已经备好了,我们现在就出发吧。”
赵佶转身:“张离,走吧。”
东街
“官家,今天在东西南北四处场地进行十六进八的第一场比赛,我们要去看的是汴京的竹熊队对战北平府的银狼队。”
赵佶嗤笑:“这竹熊队不会是高卿养的队伍吧?”
高俅连忙摆手:“官家可不要冤枉臣,臣是听说这竹熊和银狼皆是夺冠热门队伍,才选了这么一处的。”
张离适时笑道:“官家可别逗太师了,你看太师都急得冒汗了。”
“好,我不说便是。”
三人在马车里说笑,约莫半个时辰后,高俅下马。
“官家小心着些。”
赵佶下马后四处观望:“便是仁宗在世时,汴京也没有这么热闹过啊……”
“都是托官家的福。”
赵佶莞尔,似是被这话取悦。
“武松、花荣,你们要时时跟在官家身边,官家若有分毫差池,我惟你二人是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