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4


“蒙古各部曾先后依存于辽金,但我朝与他们不同,我们有着千年的璀璨文化传承,再者有官家这样盛世明君在,无论是契丹人、党项人、女真人、蒙古人亦或是其他部族,最终都必定心悦诚服的归附于我朝。”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高俅能明显察觉到赵佶脸色有呈上的趋势。

“官家,自从我朝在西北与北平府各地扩大养殖区后,汴京已经不会再出现羊肉不足的情况了,然草原上养出的马匹和牛羊与这些地方也不同,臣在攻金之途曾尝过现炙的鲜羊,其滋味可谓是鲜酥到极致。”

“再者,草原盛产的羊毛制品及各种壁毯皆为上乘,总而言之,攻占蒙古一事绝非得不偿失。”

赵佶听完高俅这娓娓道来之言后忍不住点头:“长安果然是考虑周到后才请的旨。”

高俅莞尔:“其实官家想的也没错,以我朝如今的兵力,蒙古必不敢来犯。以臣拙见,蒙古各部要想统一必要在百年后,百年之后的是非功过就与官家和臣无关了。”

“那不行!”赵佶下意识反驳。

“官家……”

“明日上朝朕就下旨,高俅,你即刻领兵攻打蒙古。”

“官家,请恕臣难以从命。”

“为何?”

“官家,我已经老了,打仗这种事还是让其他人去吧。更何况…此次我离京不过两岁,官家就得了如此重病,我跟在官家身边二十余年,其他人,照顾不好官家。”

“官家,臣,再也不离开你了。”

赵佶一时无言……

“高卿之心日月可鉴,我明天便撤了那些搬弄是非之人的职!”

“谢官家体谅。”

“好了,你舟车劳顿想必也累了,回去休息一晚,其余的事明日朝堂再论。”

“是。”

高俅离开宫殿后瞬间冷了脸色,现在的赵佶或许因为动容而信任他,但这种信任不会长久。高俅只能以终身不离京为代价换取赵佶更长久的信任。

不过,高俅也确实不准备离京了。经此一事高俅明确意识到光在前面打仗是没用的,纵然他不喜政斗,如今也不得不留在这朝堂搅弄风云了。

明日朝堂上,他倒要看看是谁在跟他作对!

“太师慢走。”

高俅瞬间收敛神色:“多谢公公一路相送。”

“太师就不必跟咱家客气了,以后咱家还要仰仗太师照拂呢。”

“公公言重。”

高俅转身欲走,张离却在转身之际塞给他一张纸条,等彻底离开皇宫后高俅才翻开纸条查看。

“酉时三刻,新火炉,胜。”

第122章 发兵

“去新火炉。”

“是。”

高俅走进包间时,公孙胜正身着一袭紫袍静立窗前,其仙风道骨之姿竟看着高俅恍惚了一瞬。

“公孙道长。”

“贫道已在此等候多时。”

“道长请坐。”

高俅朝公孙胜看去,旁人总道自己容颜未改,高俅却觉得公孙胜才是还年却老。

“道长唤我来所谓何事?”

公孙胜言笑晏晏:“难道不是因为是太师想见我吗?”

高俅没忍住露出笑意,公孙胜说得不假,便是他不来找自己,自己也是要想办法见上他一面的。

“敢问道长,官家的病……”

高俅也不好问的太过直白,毕竟这里面涉及的事太多,稍有不慎便会有大麻烦。

但公孙胜接下来的话却让高俅感到震惊:“太师,你想让赵佶活到几时?”

高俅被惊的愣在原地,不是,这是可以说的吗?

“咳咳,道长,慎言。”

“太师不必担心,周围都是自己人。”

“这是重点吗?”高俅当然不会在这方面给人留下把柄,每次约人谈事前,他都会将周围清理干净。

高俅再次看向公孙胜,只见他一脸风轻云淡,好似他和自己谈论的是今天要吃什么一般,任谁也料不到他是在决定一个君王的生死。

“太师,你知道吗?但凡帝王将相皆有气运傍身,有此气运加持,一切道法邪术皆近不得其身。然气运也有深厚之分,通常开邦立国者皆有大气运加身,贤主次之,荒淫无道者居末。”

“不过便是亡国之君,普通人亦无法侵其分毫,除非气运加身者本人在慢慢消磨他的气运。”

公孙胜说到此处便默不作声,高俅也缄默不语。公孙胜所言并不复杂,高俅很容易就理解了其中的意思。不过气运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高俅便是异世之魂也不会全然信之。

高俅更相信人定胜天,而且他也做到了。

见高俅眼中清明,公孙胜淡然一笑:“不过凡事总有例外,星象之道变幻莫测,贫道便是日日观之也难寻根本,所以太师只当贫道说笑便罢。”

“不过有件事贫道还是很有把握的,太师可愿一听?”

“愿闻其详。”

“太师,官家正寻求长生之法,如今已痴迷服丹,便是贫道不加干涉他也活不了几年了。”

高俅闻言攥紧了拳头,看来此事才是公孙胜将他叫来这里的重点。

“所以官家的病确实是你治好的。”

“世人皆知官家喜爱求仙问道,旁人引荐在宫中的'仙人术士'不知凡几,官家此次发病便是因为服丹过杂导致,贫道不才,在太师作出决定前贫道是万万不能让官家出事的。”

高俅心下了然,公孙胜这话说得已经很明白了,如今只要他想赵佶死,公孙胜便有法子让赵佶死得悄无声息。

不过有一事高俅有些疑惑,赵佶早年间确实有过寻求长生之举,他也命人炼制过丹药,但此事在他亲眼瞧见一位大臣服下丹药后就死于非命后就不了了之了,如今他为何又起了长生的心思。

“太师,一个老汉若一贫如洗,那他做什么都会很坦荡,可他若有一百两银子行事便会小心起来,若他有一千两银子就该时刻担心别人图谋他的家产了。”

高俅会心一笑,公孙胜洞悉人心的本事还真强。

“道长,官家已经允诺我蒙古,所以…我还需要时间。”

“贫道明白了。”

“此番多谢道长解惑。”

“贫道也只是……罢了,贫道告辞。”

“道长慢走。”

公孙胜走后,高俅大大的呼出一口气,他觉得和公孙胜聊天比和赵佶聊天还要累,赵佶的心思他至少猜得到,可公孙胜这人他始终猜不透。

“来人。”

“太师。”

“给我上个鸳鸯锅。”

“是。”

高俅清空心思,罢了,他自打回了汴京后忙得连口茶都没时间喝,如今还是先填饱肚子要紧。

嗯,这新火炉调锅底的手艺又上升了。

翌日

高俅还未入宫门便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