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2


家便是拼了性命也要护太尉周全!”

“我等亦是!”

高俅没忍住笑出声,若种师道在此,免不了要觉得这是一群叛臣。

“我不要你们忠于我,我更希望你们能忠于正义。我也会犯错,也会有糊涂的时候,身为大宋臣子,本官希望你们要忠,但不可愚忠,要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是非功过,自留后人评说。”

“此点,谨记。”

“我等谨记!”

高俅看向岳飞:“鹏举,可记住了。”

岳飞恍惚了一下神情:“太尉,我记住了。”

“那便好,学究,收拾下东西,等新任知府一到,我们便出发。”

“是。”

半月后

高俅看着眼前熟悉的人笑道:“本官还道是谁呢,原来这会宁府的新任知府竟是你。”

张浚躬身:“承蒙官家厚爱到此上任,下官张浚,见过太师。”

“德远不必客气,昔日西征夏国时还要多谢你护我周全,此番得知是你来上任,本官也就宽心多了。”

“太师谬赞。”

“先别站着了,快快进来,本官也好与你仔细说说这会宁府的情况。”

“多谢太师。”

高俅没有耽误时间,他对眼前这位未来的宰相很是放心,他将会宁府的情况仔细和他说了一遍后就不再多言,高俅不认为自己比对方更懂治国。

二人交谈结束时已是傍晚,张浚对着高俅感慨:“太师爱民之心天地可鉴,下官敬佩不已啊!”

“德远言重,本官身为太师,理当为官家分忧。”

张浚闻言眼睛微眯,而后状似不经意道:“官家得此贤臣,想必便是在病中也能舒心许多。”

高俅眉头一挑,赵佶病了?难不成赵佶叫他回去是因为病了?

高俅正欲再问赵佶病的如何了,就瞥见张浚一副避之不谈的神情。高俅了然,如今的张浚不过一地方官,他能和自己说这些已属不易,再说皇帝的身体又岂能轻易谈论,想明白这些高俅也就不再多问,反正等回了汴京他便能知晓一切了。

“本官明日便要启程回京,此地就交给德远了。”

“下官定不叫太师失望。”

翌日

高俅取道广宁府乘官船走水路回京,沿路有五千神武军护送。

“太尉,喝些酸汤吧,这样能舒服些。”

“学究呢?”

“先生吐过以后回船舱休息了。”

“那就不要打扰他了,这几天也难为他了。”

“是。”

打发走呼延庆,高俅再次细思京中情况,也不知赵佶是真病还是假病,若是假病躲避朝堂纷扰就罢,若是真病了……那就有些微妙了。

不过高俅对赵佶病了这事还是持怀疑态度,就赵佶那乌龟性子,装病躲避上朝一点也不足为奇,原轨迹里他被金人俘虏折磨还活了八年呢,如今他才四十三岁,没道理就病入膏肓了。

不过…听公孙胜说,赵佶为了一展雄风曾服了不少丹药,所以这事还真不好说。

“太尉……”

“学究?怎么不好好在舱中休息?”

“总是躺着也不舒服,不如出来走走。”吴用坐到高俅旁边:“我观太尉眉宇紧皱,可是有何烦心事?”

“倒也算不上,罢了,一切等回京后再做打算。”

高俅乘船自登州上岸,而后又通东平府赶往开封,如此辗转共两月后,高俅终于抵达汴京城。

踏入汴京城后,高俅被道路两旁商贩的叫唤声吸引入视线,如今商路大通,各种层出不穷的新鲜玩意流入汴京。

不止这些琳琅满目的商品,高俅还看到不少老汉拉着板车叫卖西瓜,老汉旁边还坐着些啃的满脸瓜汁的小孩,此情此景看的高俅甚是欣慰。

经过几年的育种,西瓜早已不是皇室专供,如今汴京城的百姓,只要不是太懒的都能吃上西瓜,不止河南府,大名、应天和江南几府都有了西瓜的影子,相信再过几年,整个大宋的人都能吃到这种“胡瓜”。

太尉府

“太尉,要进宫面见官家吗?”

“不急,我要先见一个人。”

半个时辰后

“下官先在此恭贺太师旗胜归来!”

高俅无奈道:“你就先别贫了,你且告诉我官家是不是真病了。”

陈显正色道:“官家病没病我不知晓,但官家已经三月未上朝了,而且期间任何人都不见。”

“莫非官家真病了……”高俅看向陈显:“朝中情况如何?”

“三月之前,你请旨攻占蒙古各部,朝中对此争论不休,主战一派认为蒙古人狼子野心又数次侵扰我朝边境不得不除,主和派认为我军先伐辽后征夏再攻金已是疲敝,如今该休养生息才对,更何况蒙古草原茫茫,诸多大臣认为没有攻占的必要。”

“哦?那你是如何认为的?”

陈显闻言露出老狐狸般的笑容:“太尉,下官只觉得朝中官员实在不够用了,去岁科举官家破格遴选多人,但太师也知道,那些人如今怎堪大任。”

“呵,秘阁翰林院有多少闲职摆在那儿,我还觉得冗官严重呢,哪里就无人可用了。”

陈显闻言也不再嬉笑:“太师,请恕下官冒犯,若您再攻蒙古,官家该如何赏赐你呢?国公?疏密使?纵然太师心怀天下,可朝中大臣不会愿我大宋再有一个童贯。”

高俅沉默了一瞬,而后轻声叹息:“若本官说自己不为升官发财,只为安邦定国怕是无人相信。”

“下官自然是信的,只怕有心人不信。”陈显也叹气:“太师可知官家为何迟迟做不出决定?”

“有几分猜测。”

“太师,若是朝臣争论也就罢了,可太子主和,康王主战,如此这般官家可不就病了。”

“康王?”

陈显点头:“去岁夔州水患,山匪趁乱猖獗,是康王殿下平定了此事,如今韦氏升了贤妃,太师又是康王的老师,如此种种……”

陈显未尽之言高俅已经猜出来了,赵佶如今年岁不小了,恐怕有人借此发动储争,看来赵佶叫自己回来也存了打压的心思。

“郓王呢?”

“郓王?郓王倒是没什么动静,对了,前几日他好像办了个什么词会,有不少文人才子闻风前往。”

高俅莞尔:“他倒是聪明。”

“太师,莫非……”

“陈尚书,不该想的千万别想。”

“下官多言。”

高俅起身道谢:“多谢陈尚书告知这些,我也该入宫求见官家了。”

“恭送太师。”

第121章 力争

皇宫

赵佶的宫殿外确实有不少人镇守,高俅也没能像往日那般轻易进出。

“太师随咱家进来。”领路的内侍边走边强调着:“官家病了这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