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5
腊等人,不过他是故意让那些人去送死的。据呼延灼所报,李固此人异常谨慎,剿匪过程中他几乎闭门不出。呼延灼也不敢做的太过火,于是直到方腊被擒他都安然无恙。
可惜这厮缺了点运气,就在大军返京之际方腊挣脱绳索将之腰斩。贾氏听得此消息后哭的撕心裂肺,朝廷按遗孀的标准予了她一大笔银钱,不过贾氏怎会甘心如此,她回京后还想找卢俊义认错,高俅当然不会给她这个机会。
从始至终卢俊义都不知道此事,只能说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不过令高俅意外的是李逵这厮还活着,高俅不得不感叹他的命是真硬。
如今宋江官位又升半级,手下所剩之兵忠心耿耿,赵佶又指他镇守延安府,其风姿自然比从前更甚。
可惜宋江不知道的是朱仝、雷横、徐宁都是他的人,不久后石秀、戴宗等也会成为他的人。
府衙内
高俅亲手为石秀上药:“张知府说你孤身入夏地探查,其行可嘉,不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三郎应当珍爱自身才是。”
石秀神情仓皇,他对此情此景有些局促不安,不过面对高俅的关心,他心中不免流过暖意:“谢太尉。”
高俅细心为他包扎好后交代道:“好了,三日之内不可碰水,回去换身干净的衣物吧。”
“我,我还未禀报……”
“此事不急,这里我说了算,赶紧回去休息吧。”
“是。”
石秀离开后高俅转身看向宋江:“公明,我知你为我大宋鞠躬尽瘁的决心,不过自己的手下,该怜惜还是得怜惜,我不希望再看到这样的场景了。”
“下,下官受教。”
高俅瞥见宋江吃瘪的脸色后内心暗笑,他这是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得不说,宋江对付好汉的那套确实好用,毕竟谁能拒绝一个盛名之人对自己嘘寒问暖呢。
“张知府,现在可以跟我说说这边的情况了。”
只见张浚眼神清亮道:“是!”
高俅干咳一声掩饰尴尬,好像装得有些过,一不小心钓到了俩。
随后不久,高俅便收起玩闹之心,因为西夏这边的情况比他想像的要复杂些。
西夏境内一半平原一半山地,其耕种面积不过十分之一,此区域为陇南、陕北、河套一带,是自秦汉以来就开辟的农耕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如果只是这样自然引不了多地相争,但西夏由于地理条件复杂,形成了丰富的油、煤、盐等资源,这就不得不让人眼馋了。
高俅深知西夏的重要性,大宋一直以经济发达著称,可就西北的这一小块地,通过河西走廊向西发展,将丝绸之路经甘、肃、瓜、沙延伸到西域诸国,又通过新丝路将产品远销中亚、西亚。
西北和西南地区政权林立,以大宋如今的人口和兵力很难将之一网打尽,但如果通过经济手段与之流通,其效果会非常显著。
与闭关锁国相对应的便是大开国门,大宋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必将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经济强国。
更何况,比起西夏境内的驼毯羊皮大黄,我大宋的丝绸瓷器茶叶更有竞争力,于此同时,西域诸国的玉、珠、犀、乳等也会更加便宜。
当然,高俅知道要做到这些很难,军事力量和政治统治缺一不可,不过如今的他只需要做那个领路人即可,剩下的还要靠年轻一代。
“将各路将领全部召至延安府,对西夏用兵要速战速决。”
“是。”
另一边
石秀回到了自己的住处,杨雄见之讶异道:“石秀兄弟,你不是去府衙述报了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我等遇高太尉临府,太尉他…让我先回来了。”
杨雄闻言冷哼一声:“三郎不必介意,他们那些大官素来是瞧不起人的,回来也好,我寻了戴宗和解珍解宝两兄弟一同吃酒,你也一起吧。”
“不行。”石秀郑重的摇摇头:“太尉说我不可饮酒。”
“什么?”
石秀脸色微红:“太尉是关心我的伤势才让我回来的,我这胳膊就是他亲手包扎的,杨兄弟,你可勿再说太尉不好的话了。”
杨雄惊讶的瞪大了眸子:“三郎可说真的?”
“自是真的。”
“也难怪朱仝那厮这般敬仰于他,不过我也觉得他厉害,他可是活捉了辽主的人,就是不知他的秉性比起公明哥哥如何?”
石秀凝眉,他也说不上来,公明哥哥待他们自然是极好的,不过太尉其举好似更加自然,总之他很喜欢。
“算了,想那么多作甚,我先去吃酒了,三郎你去休憩吧。”
“嗯。”
高俅暂别李浚后回了他为自己准备的宅院,此番赶路已经不像初时那般颠簸了,不过长时间行军,大军难免疲蔽。
“先让禁军好好吃一顿,而后好生休憩。”
“我这就去安排。”
“等一下。”高俅叫住吴用:“宋江的梁山军驻扎在哪?你将驻地安排在旁边。”
吴用勾唇:“属下明白了。”
驻扎地
原梁山军、陕西军再加上如今的禁军,此时的驻扎地是一片热闹,再加上此时正是饭点,空气中一片炊烟袅袅。
半刻钟后
“那边是什么啊,怎么这么香!”
“不知道,禁军营那边传来的味道。”
“走,看看去。”
只见禁军营帐前排了十几条队伍,稻米饭、小麦粥、豆浆乳、水饼饭、汤面只是最基本的主食。
炊饼、馒头、油条不限份量……
红烧肉、口水鸡、小炒肉、鱼香肉丝、雪藕、黄芽、干锅笋、煎豆腐……各取两荤两素。
可以自取的各类小咸菜、用来解暑的绿豆汤……
当然,吸引他们来此的却不是这些,只见有两个伙夫支起几口大锅,里面不停的烹煮着各类新鲜肉菜,骨汤的鲜味自不必说,但放了牛油和各类椒姜蒜萸的辣锅却异常霸道的牵引着他们的味蕾。
“不愧是京军,这吃的也太好了吧!”
不少陕西军边吃着碗里的麦饭边感叹,凭良心说,他们吃得已经很不错了,至少每人的汤里都有肉糜,但和禁军比起来,那真是差的太多了。
高俅一来便见此场景,其实陕西各路军的伙食真的算不错了,原陕西宣抚使是童贯,这路军又常年和西夏军作战,吃得自然不能差。
但高俅是谁,他在吃食上可没少费功夫,若吃都吃不好,凭什么叫他们去为你卖命。
“太尉。”
“太尉。”
高俅微笑道:“吃完好好休息,那边还有一堆战功等着你们呢!”
“是,太尉。”
这边一派其乐融融,此景却看的另外一支军不是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