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6


路调取外也抽调了数路京军和陕西军,至于其余州府的厢军却是动不得太多。

高俅如今和众将领正在统协各路兵力,若在此时抽调剩余兵力去剿匪,那各地防线难免会出问题,尤其西夏那边还对我朝虎视眈眈。

所以这不是高俅领不领兵的问题,而是他与众将领总不能领攻辽的兵力去剿匪吧。不过此局要解也容易,只需从山东各路抽调府兵即可,就算各路府兵孱弱不堪,也能在人数的优势下将梁山围困至死。

但高俅可不会这么建议,宋江统领的梁山军比很多厢军都要厉害,他自然有更大的用处。

赵佶坐在上首思索着对策,他不敢用抽调府兵这么大胆的策略,他在想着反正离攻辽还有一段时间,不如先抽一支兵力去剿匪。

正当他欲提出此法时,高俅走出列阵。

“禀官家,臣还有一事要奏。”

“哦?高卿有何事要奏?”

高俅一脸沉重:“官家,有一名为方腊之人在歙县聚众起义,他们头戴红巾,以讨伐朱勔为号召,短短一月就有数万人响应。他自称圣公,于青溪县息坑全歼两浙路常驻官军五千人,又在十日内攻克睦州,占据寿昌、分水、桐庐、遂安等县,如今已直趋临安。”

“不仅如此,在方腊的号召下,江南各地纷纷出现起义首领。苏州石生、湖州陆行儿、婺州朱言、吴邦、台州吕师囊,另淮西河北等地也纷纷出现贼首,还请官家早日定夺。”

“这…这…”赵佶被这一连串的话惊出了冷汗:“这是怎么回事?讨伐朱勔又是何意?还有,事情已经发生了这么久为何我毫不知情!”

“官家息怒。”

除高俅外,众朝臣纷纷跪地。

高俅看向赵佶:“官家,此事两浙各路皆已上奏,只是有人刻意隐瞒,王中丞,你说是也不是?”

王黼大惊:“官家,臣,臣冤枉啊!”

“你冤枉?官家,若非臣因船运之事特意关注此事,那方腊怕是已经占领江南全境了。”

王黼怒视着高俅:“高太尉未免有些危言耸听了。”

高俅确实夸大了此事,方腊如今占领的地方不到一州,其余众人也只是在一县之内闹腾,毕竟方腊那边不好掌控,高俅不可能真的让他们得势。

高俅只是需要有一个机会罢黜苏杭那边的官员,而且他并不想让宋江的人死在方腊那边,高俅招安宋江的真正目的其实在于西夏。

“我危言耸听吗?”高俅言辞恳切:“官家,从起义事发到上奏天听要一月有余,朝堂再抽调兵马镇压也要三月至六月不等,王中丞刻意隐瞒不报,而那方腊可以在一月之内召集数万民众,焉知他不能趁此机会壮大势力?若真等他们发展起来,朝廷再要解决他们可就难上加难了。”

“王黼,你好大的胆子!”

王黼匍匐在地:“官家,臣,臣确实不知此事啊!”

高俅不给他说话的机会:“禀官家,王中丞隐瞒此事其实是有原因的。”

赵佶蹙着眉:“高俅,你知道什么就一并说了吧。”

“是,官家。”

高俅在脑子里组织语言,若此事说不好赵佶难免会对他也心生芥蒂。

“禀官家,那朱勔得以天恩在平江府应奉局为官家搜寻花鸟奇石,可他却阳奉阴违利用此事为自己谋利。他摩费官钱,百计求索,勒取花石,此举导致百姓备遭困扰涂炭,使得众多中产之家全都破产,甚至卖子鬻女以供索取。”

“他假借为官家办事之名从官府索取钱财,却对百姓巧取豪夺,如今他已有田庄十所、良田三十万亩、岁收十万多石。”

“昔日蔡京被斩后官家下令停运花石,可朱勔又在声色、狗马、土木、祷祠、甲兵等事上继续行剥削之举。”

“官家,那朱勔所作所为皆是因一己私利在抹黑朝廷,因此方腊等人以讨伐他为名起义时众多百姓响应。而王中丞隐瞒此事则是因为他与朱勔沆瀣一气!”

高俅最终看向王黼:“王中丞,我说的没错吧!”

“你!你胡说八道,高俅,你说这些话可有证据?”

高俅转身跪向赵佶:“官家,这些事都是两个从平江府逃出来的人告诉臣所知,官家可召他二人问话。”

“不过王中丞说得对,臣确实只有人证而无物证。臣本想查清此事再禀明官家的,只是如今征辽在即,宋江又在一侧虎视眈眈,而两地府兵被那些贼子打得节节败退,臣恐官家安危,只能上奏此事。”

此时的赵佶的脸色已经从铁青变成乌黑了,这朱勔当真好大的胆子,他花银钱买东西,结果银钱全到朱勔的口袋,而且朱勔上贡的那些居然是直接抢的百姓的!真是岂有此理,而且若高俅所说为真,那朱勔的产业可比他的私库还多!

“高俅,除王黼外,这朝中还有何人与朱勔勾结?”

赵佶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静的针落可闻。王黼一脸灰败,官家这是已经给他定罪了。

高俅眉眼一弯,他清楚的看见有好些个文臣额角冒汗。若赵佶不是傻子,他自然知道光凭朱勔是不敢犯此等大罪的。

“禀官家,据那两人交代,朱勔常向蔡京、童贯、王黼进贡,至于其他人臣也不知。”

高俅此话一落,一连好几声呼气落下。

太常裴青附和高俅的话:“官家,还请下令立刻查办王黼。”

左右散骑常侍也出言指责,三位侍郎要求查封王黼府邸,中书舍人和秘书监求请羁押朱勔上京。

最令高俅讶异的是如今的丞相,从前的副相也出言求办王黼。高俅以为这位丞相是个老实人,却没想到他也参与其中,看来这就是他插手不了江南等地的原因。

一连众人请旨,赵佶当即下令:“即刻将御史中丞王黼收押,高俅,王黼的府邸你亲自查办。”

“臣领旨。”

“传朕旨意,责令平江知府立刻将朱勔羁押,另查抄其产业并公诸于众。责令两浙都统制查办余杭应奉局,将涉事官员一律收押。”

“官家圣明!”

“只是众卿,那方腊之事又该作何处理?”

“禀官家,如今朱勔已被查办,若那方腊依然作乱,应当立即镇压。”

赵佶不免头疼,这个要镇压,那个也要镇压。

“当地府兵是干什么吃的,居然被一伙农民打成这样!”

高俅在心中叹气,若非他砸钱,禁军也会是这个德行。大宋不止冗官,冗兵问题也不少,当地府兵只顾着帮上司欺压百姓,又怎会认真练兵。不过此事复杂,并非一朝一夕可改。

“高俅,此事你有何意见?”

“官家,不如……”

“报!官家,山东路宋江通过当地驿站给朝廷来信。”

“呈。”

赵佶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