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1
,倒也是为良才,可召入画院学技。”
“如此拙作却入官家青眼,乃是这位学生的福气。”
赵佶言谈间兴致盎然:“等夺回燕云后便叫人再作一幅《千里江山图》,只可惜王卿的用笔已经不如往般那样有灵气了。”
“官家,《千里江山图》乃绝世瑰宝,恐怕已无人能再作第二幅了。”
高俅这么说赵佶反而更高兴:“也是,王希孟仅凭这幅画作就必定闻名后世。”
“官家,您的《瑞鹤》《听琴》《桃鸠》等等等等也必会千古流传。”
“长安此话甚得我意,吃酒!”
高俅忍不住感慨,若赵佶能将这股痴心字画的心思和毅力放在朝政上该多好。
不过千里江山图确实乃绝画,高俅只看过一眼便移不开眼,只可惜赵佶将他收于私库,若不是高俅深得他信任也是无缘一观的。
王黼见高俅得此赞赏后开始坐不住了,他起身后盈盈一笑:“官家,臣也为官家准备了贺礼。”
“哦,王中丞准备了什么?”
“字画奇珍官家自是不缺,臣便只能寻些小玩意儿供群臣一乐。”
王黼说完便有几个民间艺人上来,只见他们推上来一座架子车,架子车上摆满了银丝和引线。
寻常烟花只一根竹筒,但这座架子车上却全是竹筒。
“官家请看好。”
那烟花艺人点燃引线后烟花瞬间漫天,流光溢彩,好不美丽。
“好!”
王黼得意的看着高俅笑,高俅没有吝啬自己的笑容:“王中丞好想法。”
自己找烟花来研究炸药,这货倒是把连发的烟花给研究出来了。
“比不得高太尉的画作。”
高俅转了转眼珠:“王中丞,我还有一个想法,你呀想办法在这烟花中作字,届时烟花一放,空中出现官家万寿无疆这句话,官家不得高兴至极!”
王黼懵了一瞬,是个好想法啊,不过高俅能有这么好心?
高俅没有在意他的狐疑,笑吧,再过些日子,你们就都笑不出来了。
高俅原就没有打算在年前参奏童贯,如今万事俱备,只欠那一抹东风了。
当高俅收到种师道的来信时,他知道那抹东风,到了。
翌日
今日本是个天清气明,风和日丽的日子,但其中一些官员却比以往任何一天都要更加忐忑。
高俅亦是如此,当赵佶坐上龙椅,内侍喊出那句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后,郑居中看了一眼高俅。
高俅微微颔首。
“官家,臣有事要奏。”
“哦?太宰有何事要奏?”
“臣郑居中参枢密院事童贯恃功凌弱、残暴不仁、破坏军政、祸乱宫闱、欺君罔上、私授熟羌等众多大罪,望官家将此等奸佞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此言一出,!
第74章 朝堂对峙
赵佶经过了最初的惊讶后平静下来,只是他的眉角蹙着,显然是不太高兴的样子。
“郑居中,你可知你所说之事代表了什么?”
郑居中声泪俱下道:“官家,老臣所言句句属实,昔日那童贯就敢假传圣谕,谁料这些年来他愈加猖狂,已然是不将我大宋律法,更是不将官家放在眼中。”
郑居中这话勾起了赵佶一些不好的回忆,只是那战胜了,他也就没再追究。如今想来,那童贯确实是胆大包天。
王黼见赵佶沉思后急忙道:“太宰可有证据,童府事如今在外为我大宋征战,若是有人在朝堂上污蔑他,岂不是叫我大宋将士寒了心。”
郑居中冷哼一声:“大宋将士?光是他私杀禁军这点就足以让他以死谢罪。”
“私杀禁军?怎么回事?”
“禀官家,臣想请人证进殿。”
“宣。”
赵佶话落后从殿外进来二十多名禁军和十几位妇人。王卫得见天颜后当即下跪:“求官家为臣等做主。”
十几名小娘子也含泪出声:“求官家为我等做主。”
赵佶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他摆正了身子道:“尔等有何冤屈可尽数说来。”
王卫等这天已经很久了,他筹谋了这么久又隐忍多时,等的就是诉尽童贯的恶行。
王卫将童贯早年横征暴敛,强迫民役,拆桥凿墙等恶行尽数说了出来。不仅如此,童贯多次假传捷报,贪污军饷。说到童贯用百姓和禁军的命做肉盾时,一旁的小娘子皆嘤嘤哭泣。
“官家,童贯在府中养了百名亲信,当我去寻这些禁军时才发现他们尽数被追杀,如今只有他们逃了出来。”
“我等所言句句属实,还望官家为我等做主。”
赵佶脸色铁青:“可有物证?”
王卫点头:“他早年所犯之事无证可考,但他私改禁军去向皆有记录。”
赵佶翻看手中的记录,记录显示这些禁军或是意外或是回乡或是离军,赵佶不是傻子,他心中对此事有了定夺。
“众卿可知童贯罪行?”
赵佶此言一出,群臣皆是寂静。滕府尹心一横走了出来:“禀官家,童府事升任官员从不依律法,而是私自升贬。”
陈显也走了出来:“禀官家,童府事将汉人的官职赏给熟羌,有的人甚至官至节度使。”
“禀官家,童贯将弓箭手私调领地,将逃兵私作奴隶……”
一武官走出:“禀官家,童府事弃城而逃时曾下令射杀了跟在后面的一百多名百姓!”
“禀官家……”
“禀官家……”
“禀官家,童贯贿赂后宫妃嫔,让其在您面前多说好话……”
听到这儿高俅着实愣了一下,这哪里来的二傻子居然什么话都敢说。高俅朝他看去,只见一绿袍小官言语间尽是义正严辞,他低笑一声,还真是一初生牛犊。
而如今这般情景高逑却是早已预料到,童贯自得势后确实猖狂,言语间从不将文武百官看在眼里。
他行至府州后那些官员甚至要对其行跪拜礼,种师道就是因为没有跪他才避其锋芒,改走他途。被一个宦官压在头上,这些人也是敢怒不敢言,如今有人带头,他们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高俅深知不能树敌太多的道理,所以无论他怎么得势,言语行为间都不曾有过失礼。
此时的赵佶已是满腔怒火,因为他确实从不少妃嫔那儿听说过童贯的好话,他正欲发怒,一声捷报打断了他的思绪。
童贯赢了。
其实赵佶不是不知道童贯的一些事,他私自任命官员这事有跟自己说过。但是他能打啊,童贯确实为大宋打了不少胜仗,这也是他放纵童贯的原因,只是他没想到童贯居然直接残害百姓,这点他就无法忍受了!
赵佶有些烦闷,可当他看见高俅时又笑了一下,他也不是只有童贯。
“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