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4
不比正在吃的火锅差。
高俅也没隐瞒一些菜是猪肉做的,自苏大家将许多食用猪肉的方法流传开后他们也没少吃猪肉。
尽管有些人碍着身份还有顾虑,可免费送的东西如此味香,他们又如何能忍的!
下面的热闹还不止如此,此时正值午食的时间,这条街又是汴京城最繁华的街道之一,所以来往的人自然很多。
火锅的香味随着不停的温煮一直向外散开,尤其是辣锅的味道既香浓又霸道,人们不自觉的就被这味道吸引了脚步,然后他们就围在了小楼的门口。
“哪有开门不迎客的道理,你这博士不让我们进去作甚。”
“这位官人实在不好意思,实在是我们的位置满了,要不您明儿个再来?”
男人见实在进不去转身欲走,但他离了几步后又闻见了香浓的味道。
他转身回来:“那我就在这儿等着,我就不信今天还吃不到了。”
“是啊是啊,我们也等着。”
酒博士见状从后面拿出一捆签子:“要不几位官人先排个号?”
二楼包间
赵佶此时已经半饱了,可看见高俅让人摆上来的“小菜”时又忍不住食指大动。
须知,这大宋从上到下就没有人是不爱吃的,所以汴京城的美味不知凡几。
只是这火锅他可以接受的很快,但猪肉就有些难了。
“高卿啊,你不愧是从苏东坡身边出来的。”
高俅知道赵佶在顾虑什么,自从苏轼的《猪肉颂》问世之后,大宋百姓间吃猪肉一事一时间达到高潮。
彼时关于猪肉的烹饪方式也多了起来,只要方法得当也不失美味。樊楼里就有一些用猪肉做的菜。
只是骟猪一法虽由来已久,但实行技术却不到位,民间百姓不得其法的话会让猪的死亡率变高,因此一些市井之地所卖的猪肉难免会有腥臊味,若是不舍得用料的话自然难吃。
而皇室贵族则更轻贱于此,正所谓上行下效,因此朝廷大臣及文人墨客也都不喜食之。
东坡肉流行起来后赵佶也尝过鲜,他不得不承认确实美味,但他作为皇帝总不好带头夸赞“贱肉”,所以他也只能私下里食用。
其实这事吧还得怪他祖宗,宋太祖赵匡胤就不喜食猪,他认为猪乃“贱肉”,因此规定了宋王室的厨房里烹饪只用羊肉,皇宫每年消耗的羊肉重达四十三万斤,而猪肉仅有四千多斤,还只是作为点缀之用。
久而久之,猪肉低贱的形象就深入人心了。
高俅可不管赵佶怎么想,他夹起一个水晶包子放进嘴中,只轻轻一嚼喷溅的汤汁就溢出来,可谓是喷香扑鼻。
赵构见状也用小手拿起来就吃。
高俅见他吃完的表情甚是明朗。他接着给赵构夹了一个狮子头:“这道葵花献肉是经过精心烹饪的,九大王试试。”
赵构从容不迫的一一接受。
一旁的赵佶脸色开始变得不好,高俅赶在他炸毛前温馨开口:“官家,新火炉所用的猪都是去了势的,而且我那位好友专门开了个养殖厂去养它们,此肉绝没有任何污秽之气,不如官家给臣一个面子,尝些可好。”
“既如此,吾就用些吧。”
高俅心中暗笑,他将每道菜都给赵佶夹上一点,待一轮结束后,赵佶也已经十分饱了。他实在没想到猪肉居然也能做出那么多花样,不仅全无腥臊之气,而且还色美味鲜,若是以后吃不到这些着实可惜。
“高卿啊,没事请那些大臣也来尝尝,这火锅确实不错。”
“听官家的。”
高俅心中暗笑,此事已经完成十之五六了,赵佶还是有些小聪明在身上的,等文武百官都对此味道流连忘返后,他也能瞬势喜之。
而高俅不惜亏些钱也要附赠小食就是为此,新火炉的口碑传出去只是时间问题,届时来的官宦子弟不再避着猪肉了,文人墨客再随便吟上几首词,猪的低贱之名早晚会消失。
小楼的火热还在继续,高俅和赵佶离开时也没什么人注意。
“官家,您是回宫还是去见见娘子。”
赵佶不回话,他的眼神透露着你还用问吗的意思。但碍于儿子在场他却不好多说。
高俅见状开口:“官家,九大王不是想入太学吗?臣想向您求个恩典,让臣带他入太学游览一番,不知官家可允了臣这个心愿。”
赵佶哪能不满足高俅这等小小的心愿。
“你们去吧,九哥,到了太学可不许胡闹。”
赵构满眼欢喜:“是,爹爹。”
高俅让花荣伴其身边:“官家,花荣武艺高强,让他跟在您身边臣才放心。”
赵佶之前看蹴鞠比赛时就很喜欢花荣,他不似童贯那样五大三粗,即便是武人,似花荣这般貌美的看着也舒心。
赵佶离开后高俅带着赵构前往太学,燕青陪伴在右。
所谓太学,其实原是隶属于国子监的,坐落在内城朱雀门外的御街之东,庆历年间因国家兴学,国子监容不下那么多人后就独立出来了。
王安石变法后,太学规模再次扩大。其内大约有两千多名学生。而国子学只招收在京七品以上的官员子弟。
不过现在国子学和太学皆隶属于礼部国子监,国子监下面还掌管着四门学、小学及辟雍。
值得称赞的是国子监下面还专门设了一些专科,比如律学、算学、书学、画学、武学以及医学等,总之,只要你有才能皆可入学。
高俅一行人没花多长时间就到了地方。他不是第一次来太学了,门口的守卫见了他之后不敢阻拦直接放行。
“太尉,可要我们通禀一声?”
“不必了,找个监生陪着我们就行。”
守卫很快找到一位监生,高俅命其陪着他们游览一番太学,那位监生自是欣然称是。只是他不可能真的什么都不做,所以还是暗中让人通知祭酒。
高俅之前来这里只为了找人,正儿八经的逛太学还是第一次。
现在不是听学时间,学生们三三两两的结伴而行。
赵构牵着高俅的手四处张望:“好热闹啊!比资善堂有趣多了。”
高俅看着已经长到他腰间的赵构:“那是自然,能进入这里的学生已经是非常厉害的了,辟雍里面比这儿还热闹。”
“为什么……”
不等赵构问完,前面传来的喧闹声吸引了他们的视线。
“学正,你就别管他了,一个如此肆意妄为的人必定走不长久。”
被骂之人约莫三十来岁,他毫不在意周围之人的呵斥,反而冷哼一声:“惺惺作态。”
“你!”
“无碍,我不过被撞了一下而已,大家散了吧。”
“哎,还是学正好啊。”
“就是,陈东也太不像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