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2
他对九哥算是宠爱。
只是九哥偏偏爱习武,所以他对更喜诗词歌赋的三哥更为喜爱,高俅说要给九哥当老师时他也应允了,只是如今却不知他为何想要去太学。
“高卿,你怎么看?”
高俅能怎么看,他当然是高兴啊,不管赵构被什么吸引了想要去太学,但那绝对是好事。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太学里有真才实学的庶人可不少,若是一个皇帝从小就能听到百姓的声音,那绝对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
“官家,臣觉得可以一试。”
“可九哥这年龄……”
高俅很想大叫一声年纪不算什么,许是习武的缘故,赵构这两年身形抽长,两颊的婴儿肥也褪去不少,整个人看起来颇有少儿郎的味道。
而此时的学子一般是八岁入小学,十五入大学,不过这也不一定,像小学里就是下到六岁,大到三十几岁的都有,这个也是看学子个人能力的。
但赵构如今也才十岁,这个年纪入太学确实也有些牵强,高俅觉得赵构就是再厉害也没能厉害到被破格录取的地步,除非动用特权。
“此事以后再议吧,你先回去。”
赵构有些不高兴的撇撇嘴,爹爹这态度一看就是想糊弄过去,于是他趁机撒娇。
“爹爹,我也想出去玩,你带上我一起吧。”
赵佶这个倒是很爽快的答应了,反正他自己是经常出去的,所以对这方面很是宽容。
于是高俅的队伍里又多了个人。
他们一行人熟门熟路的偷溜出宫,一些禁军侍卫对此早就见怪不怪了。
宫门外,燕青和花荣早早准备了马车在此候着。
赵构见到花荣后肉眼可见的高兴起来,但碍于爹爹在此他没敢乱动。
“官家,这两位将士武艺高强,有他们在您的安全绝对不会有问题。”
赵佶点点头后上了马车,赵构自是和他一个马车的,虽然他更想和老师在一起。
马车行了一会儿就到了地方,此时虽不是饭点,但围在火锅店门口的人已经很多了。
高俅对此表示很满意,他可是不遗余力的打了好几天的gg。
“官家,我们先进去?”
“此时进去怕是不妥。”
高俅掀开帘子看了看围在外面的人,好吧,此时进去确实瞩目,可他总不能拉着赵佶走后门吧。所以说,有时候名声太响亮也不好。
而围在小楼前面的人交谈声也未停过。
“丈人,又看见你了!”
老者看见这位年轻的小郎后也欢快的打招呼:“宋官人,老丈和你可真是有缘啊。”
“是啊,这家新火炉也不知是何名头,东京时报上可是第一次出现新店。”
“东京时报既如此夸赞,那想来必定是不凡的,所幸待会儿就能知晓了。”
“是啊。”
宋渠虽是个读书人,但他尤爱一口吃的。东京时报上不仅会有樊楼、铁薛楼这等名满天下的酒楼,也会有一些藏于街巷的人间美味,是以只要出现在报纸上的地方,他总会第一个去尝试。
而面前的丈人也是个老饕,宋渠几乎每次都能碰见他,宋渠喜欢作一些关于美食的文章给予反馈,这位丈人经常能给出一些不错的见解。
此刻围在小楼面前的人几乎全是东京时报的忠实读者,这里面有文人,有富商,有富家子弟,还有家资颇丰的农户等……总之,新火炉的第一批位置肯定是座无虚席了。
而高俅不可能真的让赵佶等太久,反正午食也不差这一分两分的,所以高俅就让里面提前开门了。
新火炉没有做那些花架子,它在开门的那一瞬间就直接将众人请了进去。
高俅也陪着赵佶进门,和所有人一样,赵佶也被此间风景吸引了视线。
此楼分两层,二层里面是一些包间,向外的那一侧和很多酒楼一样只用栅栏和红柱半围,而第一层却和一般酒楼不同。
南方的很多建筑都喜欢将景观藏于室内,高俅则搬了一小部分进来。
其他地方倒也没什么不同,只是对门的稍右侧立了半面红墙,而墙的前面开着极盛的桂花,当光影溅上去的那一刻瞬间形成了一幅天然的风景画,那模样甚是好看。
若到了冬日里换上梅花则又是另一幅模样。
还有个奇怪的地方是最左侧有一处圆台,上面摆了好多酱料、瓜果以及酸梅汁儿。
这些地方的作用自会有人告知,高俅将赵佶领上二楼包间。
包间内也有很多风景字画,金缕雕刻也不少,但环境只是次要,火锅才是今天的重头戏。
“官家,您要吃红汤还是白汤?”
“这二者有何不同?”
“具体说不清,要不还是上鸳鸯锅吧!”
好不容易将赵佶叫来,高俅自然是想让他都试试,更何况还有赵构这个小孩在。
高俅吩咐下去后没一会儿就有下人进来将锅放好,他们接着将锅子下面的木柴点燃,因为要时刻烧着的缘故,高俅索性命其为新火炉,如今的风正是微凉的时候,所以倒不显热。
高俅将盖子掀开,整个房间内瞬间,饶是享遍了山珍海味的赵佶此刻也不免生津。
锅底是提前准备好的。
给赵佶吃的白汤自然是用羊骨做的,厨子将羊骨浸泡在温水中一夜,第二日羊骨的膻味已经没了很多。第二步则是将带有肉的羊骨放在锅中大火熬煮,期间加入特制的黄酒去腥。等熬上时辰后将里面的浮沫和油捞出,然后再用小火煮上十分钟继续捞出浮沫和油,如此重复上三次左右。这个时候再放入姜片、醋、红枣等小火炖上半个时辰,此时煲好的汤已呈乳白色且鲜香十足,最后再调点盐,撒点枸杞子,滴上几滴米酒,一锅色香味俱全的骨汤就此出炉。
红汤则是高俅自己调制的。他往锅中倒入豆油烧至一百度左右时加入牛油,然后再往锅内倒入豆酱、姜末、蒜末、豆豉、芽菜、花椒、白糖、茱萸粉以及高汤煮上四十分钟,开锅后又放入各种香料再煮半个小时,最后再放入葱盐胡椒及米酒。高俅试了很多种方法来代替干椒的缺失,终于在多次调味下做出了差不多的味道,尤其这一锅还放入了用油和花椒爆香过的兔骨。
兔肉也是切成了薄片提前侵泡在水中去过血的,然后还用了各种调料腌制了三十分钟,此刻它们被精美的摆在盘中。
和它一起被摆在桌子上的还有羊肉卷、肥牛卷、乌鸡卷、毛肚、鱼丸、鱼片和高俅私心放进去的各种猪肉类食材。
当然,下面那些顾客肯定是享受不了牛肉的,这头牛是高俅特意申报“意外”死亡的牛,是专门为了赵佶准备的,不过其他的都是有钱就吃的起的。
除了这些肉类,还有各种洗好装盘的蔬菜,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