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0
眼前人的身份,若是小娘子是哪家的姐姐,那他岂不是孟浪了。
两人心中一番较量后皆选择避让,李师师离了他几步向里走去,燕青也打算返回前厅。
“师师,你怎么来了。”
换好衣物的高俅正好在拐角处遇见了李师师。
燕青听见声音后不免顿住脚步,他好奇的往高俅那边看去,只见刚刚还一脸清淡模样的小娘子此刻笑靥如花。
“我将太尉要的画送过来。”
“这种事随便叫个人送过来就好,你就算过来也需再带个人,怎的一个人跑过来了。”
“奴家原本想着和太尉讨论一下布景的。”
高俅抱歉道:“今日你来的不巧,我怕是不得闲。”
“那奴家就先回去了,等太尉有空我再来。”
高俅指了身旁的小厮送李师师回去:“最近一段日子府里有贵客,你过来有些不方便,待我得了闲去找你。”
李师师神色无异:“好,那师师先回去了。”
李师师略微俯身一礼后离开,高俅身旁的人跟着一起离开。
等李师师的身影消失不见后高俅看向燕青的方向:“小乙,还不出来?”
燕青有些尴尬的笑笑:“太尉,我不是故意偷听的。”
“又没人怪你,走吧,莫叫你家主人等急了。”
燕青跟在高俅的身后一起往正厅走,他一边看着高俅的背影一边出神。
高俅见燕青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后主动询问:“可是有什么想问的?”
燕青这才问出心中所思:“太尉,刚刚的娘子不是府中人吗?”
高俅这才想起来原著里李师师和燕青是有过一段交集的,不过那里面的燕青对李师师更多的是倾慕,而李师师对燕青应该是心生好感的。
“她是李师师,小乙可曾听过。”
燕青闻言怔了一下,原来她就是李师师啊!她的名字燕青当然听过,多少文人墨客都为其做过词曲,只是他没想到那位娘子会出现在这里。
似是看出燕青的疑惑,高俅直言道:“师师与小乙一样,都是吾之友。”
燕青对高俅的话并不意外,他转换心情道:“早听闻娘子才貌双绝,若是可以,小乙也想与之结为金兰。”
高俅挑了一下眉头:“只为金兰之交?”
燕青承认自己有过一丝落寞,不过那丝落寞转瞬即逝。
“嗯,就像红拂女和虬髯客一样,只为金兰。”
“好,有机会本官一定介绍你们认识。”
这边话落后二人也走到了前厅,吴用正招待着卢俊义品茗,众人见他来后皆起身见礼。
“卢大官人不必客气,就像本官在卢府时一样自然即可。”
“太尉也别唤我大官人了,叫我杰甫就行。”
高俅从容的唤了他一声杰甫:“杰甫远道而来,我本应该为你单独准备居所的,只是本官的府邸空的很,于是就将东院收拾了出来,若是你觉得不便本官就为你们另寻住处。”
“太尉不必麻烦,只是怕打扰到太尉。”
“我本就喜爱热闹,那就让学究先带你们去住处吧,等你歇几日后我再找你商量店铺的事情。”
“那我等先行退下了。”
等所有人退下后高俅准备问问宋江他们如何了,所以直到这时他才发现武松不在,他好气又好笑的等着吴用回来,武松应该不至于什么都没说就离开。
果然,等吴用回来后高俅才知道宋江和李逵皆已离开大名府境内。
“这李逵倒是好运气,本官三次都未能捉住他。”
“不会有第四次了。”
高俅暂时不管宋江那边的事,他将卢俊义一行人留在府中自是有自己的打算。
“让府中的人最近学学怎么狗眼看人低,记住,避开卢俊义和燕青。”
吴用闻言没忍住笑,太尉此步棋并非一定要走,他这么做定是想要折磨一番二人。高俅承认自己很损,也承认他的恶趣味大了点,但他要是直言贾氏与李固有奸情卢俊义不一定信,所以他决定逼着他们自己露出马脚。
如今卢俊义也接来了,高俅更加忙碌于火锅店的事。他当即去找李师师研究装修的事,直到晚间才回来。
北方的建筑大多雄壮,此时木质结构已经非常平稳,再加上砖瓦石的加衬,就算是酒楼也是大气沉稳的模样。
高俅原先生活在江南一带,但他不准备将那边的风格照搬过来,只是在现有的风格上平添一丝雅致。
高俅回府后与吴用商谈到半夜,第二日又准时起来上朝。
令高俅意外的是他出门时看见了同样起得早的卢俊义主仆以及一大早就来串门的武松。
“你们怎的也起这般早?”此时天都未亮,高俅一脸幽怨的看着不好好珍惜睡眠机会的几人,天知道他每天起床时有多想撂挑子不干!
武松替二人解释:“我邀请他们去哥哥的早食铺子,然后带他们好好逛一番汴京城。”
高俅眼睛半睁:“那好,你们去吧。”
高俅踏着朦胧的雾气准备离开,只是卢俊义二人不给他任何反应,高俅只好再寒暄一遍。
卢俊义率先回过神,他想小乙和他怔住的原因应该是一样的,此时的高俅身着紫色官袍,其腰间加佩金鱼袋,尽显上位者姿态。
“太尉,您着官袍的样子甚是好看。”
平日里的高俅甚少穿鲜艳的颜色,且言语间全然和善,但当他穿了四品以上官员才能穿的紫袍才让二人意识到眼前之人和他们的不同。
宋初只有三品以上的官员才能用紫,到了元丰年间改为四品之上用紫,六品之上用朱,九品之上用绿。
而对于农、工、商三个阶层的平民男子来说,官府则规定只能穿黑白二色。
只不过因为经济的发展,众多百姓并不满于此,尽管上面还做了诸多规定,但仍禁不了富商们越权着色的现象,而且他们还发明出各种各样不同的花纹来给衣服增色。
这就是所谓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因此在实际生活中不少人不将朝廷的服饰制度当回事。
发展到后来,朝廷对衣服颜色的管制也放松了很多,为了遏制民间的这股奢靡之风,上面除了不许着朱紫二色及明黄色外,开始推崇朴素淡雅之风,淡红、珠白、淡蓝、浅黄等色彩纯度偏低,搭配协调,所以这些质朴的颜色也成了宋人最喜爱的颜色。
高俅也喜欢这些如同水墨画般的颜色,所以他平日里穿的也很淡雅,但上朝却免不了着紫袍金袋,不过此番装扮能让卢俊义和燕青看呆,高俅也算是穿的值了。
“你们可需要马车?”
卢俊义摆手拒绝:“走着可观赏清间景色。”
高俅也不强求,他告别三人上了马车补觉,离皇宫还有一会儿呢,也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