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


冲和王焕那一架,他俩显然更持久些,毕竟都是年轻力壮的青年,高俅这一次不打算叫停,而在场之人没一个觉得久而离开的,都是目不转睛的盯着二人的打斗。

二人越战越兴奋,连赵构都完全被激起了热情和那些士兵一样大声叫喊着。

又几十回合过后,饶是他俩再厉害也有些体力不支,鲁智深逐渐变得暴躁,出拳的力道不变但是速度却变慢了。

武松一直观察着鲁智深,直到鲁智深一拳击空后他硬生生迎上他的下一拳,趁鲁智深怔愣间,武松使出全力将他踢倒在地,谁料鲁智深力气极大,眼见就要被他挣脱,武松一个倒地跪压在他身上。

两人暗自使力,可躺在地上的鲁智深到底能使出的力气不多。

然而鲁智深还在和武松僵持着,武松也一刻不敢放松。

“哈哈哈,算了,洒家输了,武兄弟好武艺。”

武松见状赶紧松开鲁智深并拉他起来:“鲁兄弟可比大虫还难对付,我也是侥幸,若你拿着兵器,我是万万赢不了的。”

两人比武结束,可在场的谁也没觉得谁更厉害。

“等来日再比,洒家可不会输第二次了!”

“随时奉陪。”

经此一战,高俅顺理成章的封武松为教头,而后带着众人回太尉府。

高俅对着鲁智深道:“你的性子还是急了些,不过若是在战场上,你绝对所向披靡。”

“谢太尉夸奖,不过洒家可没认输,来日等武兄弟有了兵器一定再战。”

武松再次笑着答应。

回府后高俅摆宴招待众人,然后命令手下将赵构送回宫。

赵构恋恋不舍的看着高俅:“老师,我不想回去了,我要跟着他们学武。”

高俅没想到看了场比武把他的学武兴趣勾了出来,他无奈道:“九大王到时候会有自己的武学老师。”

赵构摇摇头:“宫里的武学师父只会教着练箭,全是花架子,吾要像他们一样学真正的功夫。”

“你还知道花架子。”高俅笑道:“你先回去,来日禀告过官家后我再给你找个好老师怎么样?”

赵构兴奋的点头。

“但是你不能和任何人说在我这学了什么,只说学了诗词书画好吗?”

“好。”

等赵构离开后高俅才正式跟他们解释了他的身份,众人听到后只表示惊讶并无多想,只有吴用和朱武交换个眼神仿佛猜到了什么。

高俅举起酒杯:“兄弟们,为了大宋,还请共饮此杯。”

其他人不似高俅这般讲究,直接端起酒碗:“干!”

“好,干了!”

第19章 工部和水泥

昨日与武松他们喝的有些多,导致高俅第二天起来时头有些痛。

他称病之后没去早朝,左右赵佶昨日宿在李师师那里,就算上朝也是对付过去。

其他人昨日喝完酒就回去了,只有武松一家还宿在太尉府,其实高俅倒是无所谓他们住在这里,只是一来武松是他升上来的,其他人难免有些碎言碎语,二来是武大郎一家也不愿意一直住他这里。

所以这天高俅就带着他们一家前往手下给他们找的住处。

地方在汴京外城,内城的房产高俅有很多,但是考虑到武松去军营方便还是给他们一座外城的宅子。虽是外城,但是其布局不比他们一家在阳谷的二层小楼差。

汴京城毕竟是个寸土寸金的地方,就这么一座小宅子若不是因为高俅的缘故,一般人要想买估计要奋斗一辈子。

高俅给他们配了两名丫鬟,毕竟家中有女眷,不似鲁智深那群大老粗,同时也是希望潘金莲能够就此安于家事,不再做出原着中那般勾结奸夫,毒死武大郎之举。

看了宅院之后,他又带几人去了拨给他们的铺子,原是想给他开个酒楼,但鉴于武大郎没有经营酒楼的能力,所以再三思索后让他们开了个早点铺。

地方是高俅出的,所有初始资金也全由他来出,但有一点,高俅让他们将每月的盈利拿一半出来上供给太尉府。

“恩相,您对我们一家已经恩同再造了,不过是一半的盈利,就是全给您也是应当的。”

高俅并不是想挣他们这点钱,而是不想让他们不劳而获。

“也不是一直给,只需给本官三年的盈利,三年后这铺子就完全归你们了。”

武松想要拒绝,高俅道:“如今匪患猖獗,本官欲明年让你去剿匪,到时你多杀几个土匪就行。”

武松只能点头称是。

他们这边事了,高俅只身前往工部,工部尚书见了他立刻出来迎接。

“不知太尉造访工部有何贵干?”

高俅嘴角微笑:“本官欲把汴京城的路重新翻修,毕竟有些路年久有些……”

他话还没说完,工部尚书已经哭的一把鼻子一把泪了。

“太尉您是不知道啊!工部穷啊!什么工程建设都要我们做,但是户部不拨钱我们有什么办法,一去就说国库空虚,这要是再修路,真的是既没钱又没人……”

高俅打断他:“不要你们拿钱,本官自会让户部给你们拨。”

工部尚书停下擦泪的动作:“太尉您早说,吓死我了。”

高俅看向他没有一滴泪的眼角默默叹了口气,不怪他在这插科打诨,尚书省门下六部,除刑部外就属工部没有油水。

所谓士农工商,工部要负责营造各种工程事项,本该能捞很多,但是大宋文风鼎盛,若是你发明或建造了一个什么新奇的事物,官府也就赏你十几钱,哪似后来的专利费。

高俅来这边主要是工部同时也负责烧瓷,而他制造水泥必须用到官窑。

工部尚书闻言有些犹豫,高俅点名已经经过赵佶同意。

工部尚书这才组建人手以供高俅烧制水泥。

其实水泥看着简单,可烧制起来却很复杂,原理不难,那就是把石灰石、粘土和铁矿等材料磨成面儿,再用大火煅烧成熟料,最后再和炼铁所剩的矿渣混在一起磨成粉。

烧石灰石其实不难,发展到宋朝,已经有成熟的石灰石烧制技术了,问题就是古代的大多数窑温度是不够的。

用木炭烧的窑能达到一千三百摄氏度,用煤炭烧能达到一千八百摄氏度,但是高俅不可能拿煤炭去烧,只能找木匠做风箱助燃。

水泥若是能烧制成功,其意义可谓是非常大,外面多是泥路,风一吹雨一下就坏了,若是能在城与城之间修建水泥路,那通讯,行军,运粮以及往来贸易全都会有质的提升。

不仅如此,边境处城墙的修建大多是用糯米水黏合,若是换成水泥其坚硬程度必然不容易攻破。

高俅叫来木匠,他把自己的想法描述清楚,木匠根据他的描述做出简易风箱。

高俅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