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6
,你把铺子转给我。”
穷户这几个人面面相觑,天上还真能掉馅饼?正后悔租铺子呢,老天爷就像是听到他们的心声似得,直接让他们回本还赚三两,这是真的吗?
那仆人似乎看出他们的疑惑道:“我们可以直接去县衙办理,直接给银子,不玩虚的。”
见状,家里连忙催促家中租铺子的老二去办理转让事宜。老二也去了,回来一脸发懵,家人看着心慌道:“怎么,银子给了么?”
老二拿出了六两,都回了家了,还像做梦呢。
随后把打听到的跟家里一说,原来有钱人也盯着那摊子呢。知道后有些后悔,这铺子还是香饽饽,早知道租两个了。
这样的场景也在多家上演。
一时间县城里人人都知道,这些有钱人都来县衙那边租铺子,说想要大干一场,纷纷好奇的不得了。
第88章 开张
接连多日的大雪终于停下来了。
让人悬着的心一下子停了下来, 上到县太爷下到老百姓都高兴。
勤快点的老百姓都出门扫雪,把门口清理出来,心都跟着敞亮。
贺子丰找上了镖局的人, 当初卖酱香饼的时候, 贺子丰就跟他们很熟。后来贺子丰当了副捕头又成了主管他们的老大,走动的就更勤快了。
贺子丰刚过来,就被接到里屋了。
听闻他来了, 平日那些相熟的,都纷纷跟他打招呼。
贺子丰简单的说了几句话,就被他们大当家的给请进了屋里。
贺子丰道:“您上次说的那些牛羊肉,还出货么?”现在没点门路,可弄不到这个。
镖局的大当家道:“当然, 那可是我哥们。”随后跟贺子丰简单的说了一下。他走南闯北,一路上都有不少的兄弟照应着。
今年年景就不好,再加上粮食和牧草价格都飞涨。好多牧民都有些生活不下去。只好杀牛宰羊的。草原那边的牛羊肉鲜嫩, 只是量太多了。一般人拿不了那么多的货物。动一趟就是两千斤起,差不多混了一百头牛羊的肉。
像他们内陆的人, 还是偏爱猪肉的,肉质细嫩, 稍微清炒就熟了。牛羊肉这东西膻味大。肉质还粗,没点本事的厨子都不敢碰味道这么大的东西。
典型的有钱人家不屑于吃, 没钱的人吃不起。
贺子丰算了一下。一斤二十文一斤, 两千斤就是四十两银子。
道:“先给我运一车吧。”他们这室外的温度就很冷, 放在外头冻得像砖头一样, 狗都啃不动。
贺子丰让他们来押运。来回的费用就二十两。这钱贺子丰也给了,谁让只有他这有货源。
弄完之后,去县太爷那里求了一张开城门的条子。顺利的让镖局出去, 镖局说最多十五天就可以把东西运来。
贺子丰趁着这段时候,又去打造一些锅具。
反正现在工匠都在工匠处,想要找人干私活。工匠处那边要抽一成的银子。
不过倒是给那边的匠人多了一些机会。
县城的人虽然不往外头走,但还是可以在县里逛一逛。尤其是雪停的时候,只不过那些铺子半数都关了,留着的只有几家。
眼瞅都快要过年了,老百姓都想要买点东西,让家里头见见新。
大街上人一多,没一会儿路上多了几个卖糖葫芦的小摊位。生意还红火了起来。没一会儿一堆糖葫芦就都卖的七七八八了!
县太爷穿了便衣也混在人群中。感受一下大街上久违的热闹。
朱捕头跟在后面,也优哉游哉的。
没一会儿,人群里就有认出县太爷的。这下街道上更热闹了。
“青天大老爷啊!”
“多亏可以进豆腐坊,今年的日子都没往年那么艰难了。”
周围还有很多的声音依次传来,这种亲切又陌生的感觉让县太爷还蛮感动的。
甚至还有不少人问县太爷那个暖房美食铺,什么时候开。
县太爷颇有些意气风发,道:“快了。”
大家太热情,县太爷略呆呆就回去了。想要尽快开了。
等贺子丰从镖局回来的时候,听人说县太爷正在等着他呢。
贺子丰立刻去找了县太爷。
县太爷问起工期的事情,贺子丰道:“三天之后就可以开了。”只是他的二楼没办法同时开。还在等锅具和肉类呢。
一层先开。
县太爷听说后,已经叫人提前把火炕上种的菜挑好的,到时候摆放过去。
当天他会亲自到场。
县太爷一去,周围还得安排,包括通知那些商户,准备的好一点。
消息也提前通知出去了。
如今县里的人没去出,听闻开业,都想过去转转。他们都听相熟的衙役说了,那边可是重新砌了好几个火墙,屋里暖和的连棉袄都穿不住,像春天似得。
还有人听说当日有县里的蔬菜。都纳闷了这冬天哪来的鲜菜啊。
那些有钱的富户们,也都听说城里那些成天到处游逛的纨绔子弟,这次要露一手。
其余几乎人家,都不知道他们在搞什么名堂,好奇心已经起来了。这么久没出去转转已经把人给闷坏了,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出去看一看。
三天时间转瞬即逝。看着外头张灯结彩的。还挂着县太爷亲自题的匾额,叫百家楼。
朱捕头提前安排了舞龙舞狮队,还有狮子抢绣球这样热闹的戏码。来的老百姓把这边围的里三层外三层的。
周围衙役在旁边维持秩序。
过来的时候他们也吓了一跳,没想到这边人那么多。
等狮子表演完,县太爷叫人给了赏钱。算准了一个吉时开始放鞭炮。
整条街都热闹了起来。
县太爷一来,伢行的老板也跟着过来捧场,自然也少不了商户会长他们送来的东西。
朱捕头也喜气洋洋的跟在大家的后面,很快县太爷就带着人进去了。
从这边开始筹备到最后完工,全都是贺子丰一人操办,其他人都没来过。虽然知道几个铺子打通了,但还是不太看好。以为里面的地方会很闷,谁知一进去就是整齐的摊位。家家户户的厨子都早早上岗。
食物都已经做的七七八八,散发着各种各样诱人的鲜味。
其中一楼最大的铺子是县太爷的蔬菜摊位。上边都摆放着各种各样新鲜的蔬菜。一看就是刚摘出来的,透着一股水嫩嫩的感觉。这些东西在冬天极为难得,甭说吃了,观赏都觉得好。
县里的摊位除了蔬菜,还有一样硬通货。就是县里统一订做的棉袄,棉裤加上棉鞋,一套三百五十文,已经有不少给县里做工的人都收到了。
但还是有人想要,反正现在做出来的东西给县里用已经足够了,还有多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