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5
也不能放过。
“皇上说的是,臣妾也曾在慈宁宫听太皇太后提及过,淑慧长公主的孙子自然是同富灵阿相配的。”
马佳·思颖见康熙依旧没有抬眼,心里也懂了,但她的富灵阿——
只见马佳·思颖将手从康熙手中抽出,而后跪在了他的面前,“皇上和太皇太后为富灵阿如此着想,臣妾感激不尽。只是皇上,富灵阿不可和嫁给□□衮。”
马佳·思颖说完后就伏在地上,心里却是难得的平静。直至今日,她才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帝王无情。
富灵阿也是面前这人的女儿,是他的头生子,如今蒙古是何地方,马佳·思颖不相信康熙会不知,可就算如此他还是这般照做了。
自己不能再如此坐以待毙下去了。
..................
第169章 未雨绸缪
◎晋江文学城独发◎
此话一出, 康熙眉头微皱。这么些年,宫里宫外谁人不知永寿宫荣妃马佳氏为人贤淑、生育有功、教子有方,今日怎得对此事反应如此之大。
“哦?荣妃, 这淑慧长公主说来也是富灵阿的祖母, 若是富灵阿嫁给□□衮, 定是加倍疼爱。朕知道富灵阿自幼在你身边长大,嫁去蒙古自然是不舍的, 但富灵阿是大清的公主, 她受了这份恩泽, 就应当一并受了这份责任。”
“皇上,太皇太后对富灵阿宠爱有加,臣妾怎会担心富灵阿嫁去蒙古会受到委屈。”
“只是——只是皇上——”
马佳·思颖猛然抬头对上康熙的眼睛, 而后欲言又止, “富灵阿——不可嫁给□□衮——还望皇上为富灵阿另择良婿——”
是不可, 而非不能。两者虽只有一字之别, 但却有不同的意思。
康熙自然是注意到了马佳·思颖的用词, 连说了两次, 莫不是马佳氏一族同博尔济吉特氏一族有何私事?可马佳·思颖的祖母也是博尔济吉特氏,按理来说不该是如此表现。
“好端端的爱妃怎得如此,朕扶你起来。”
“朕也是看着胤祤和富灵阿都到了娶妻生子的年岁,胤祤是皇子,若是晚上几年倒也无妨,只是咱们富灵阿是公主,若是不舍再留两年也无碍, 但这婚也该指了。”
见马佳·思颖几次张口, 康熙也不多说了, 若单是因为蒙古太远而不愿, 那也不能怪他这个做皇阿玛的无情。
这些年后宫多有嫔妃顺着风想要依附于永寿宫,此次富灵阿抚蒙也正好给这些人提个醒。就算他再宠爱一人,也断不会犯糊涂。
“颖儿不妨同朕说一说,这是为何不可?”
“皇上,此事也是族中的猜想,只是此事事关重大,但富灵阿是臣妾同您的孩子,臣妾不想让她日后会经历丧子之痛啊。”
马佳氏一族莫不是果真同博尔济吉特氏有何不可放于人前的事儿?但涉及到子嗣问题的皆不是小事,康熙也正色了起来。
“你且同朕细说,朕恕马佳氏一族无罪。”
“皇上,这自古以来两家若是结了亲,那亲上加亲则为两家之好。只是族中发现,若是因此而结缘所生子嗣大多身患残疾或是早早夭折,只有极少数者能够——能够如正常人一般生活,但也是体弱多病,需要悉心照料。”
“族中曾有此成家之人,但子嗣上面并不乐观,是以这几十年来,马佳氏一族皆不同姻亲氏族通婚,如今所出生的子辈也都身体康健,能更好的为大清鞠躬尽瘁。”
这事若是真的,那可真的是一件“棘手”的事情,但看着荣妃马佳氏的神色不像是有假,且若说是亲上加亲所生子的例子,自己同皇贵妃佟佳氏所生的皇五女不就是——
想到这里,康熙不禁生了寒意,“马佳氏一族所想不无道理,颖儿你放心,富灵阿是朕的长女,朕自会回绝了太皇太后,只是富灵阿终究是已经长大了,这该是她的责任。”
责任——便是抚蒙了。
康熙这是在敲打自己,“皇上——”马佳·思颖面带不忍,而后眼中似是有泪。
“你且宽心,左右还早,富灵阿还在咱们身边,明日就要回宫了国事繁忙,朕先回去了。”
“臣妾恭送皇上。”
“娘娘——娘娘您别伤心——大公主——”
安秀话还未说完,便看到马佳·思颖抬手将眼角那两滴泪给轻抚了,“不过是作戏罢了。”
“安秀,你我自小便是一同长大的,在宫里经历了这么多,早该知道这帝王家——最是无情的。”
“娘娘——”
安秀怎么会不清楚,只是替马佳·思颖心感不甘。明明自家小姐待人最好最亲,偏偏入了这紫禁城,成了表面光鲜的娘娘,可心里的酸楚又能同谁去说?
康熙回宫后,果然不出所料的,借着给太皇太后请安的名义,在慈宁宫一呆就是好几个时辰,还将太医院资历最久的几位太医都给请了过去。
短短的一天,让宫内外不少不知实情的人都以为是康熙在南巡的时候受了什么伤落了病根,这才一回宫就去同太皇太后商讨。
..................
慈宁宫正殿内。
太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看着康熙如今这意气风发的样子,就像看见自己儿子爱新觉罗·福临长大后的模样。遥记当年最后一次同福临见面,那时他才不过二十又三,一晃他的儿子、自己的孙子爱新觉罗·玄烨都已经三十了。
“皇上登基后第一次南巡,此番感慨该是颇深,不妨同哀家讲讲,也让哀家一同高兴高兴?”
“劳太皇太后挂念,朕此次南下,以往官员呈上来的奏折远远不及朕亲眼见到的大清百姓们的生活万分。”
起先南巡有的是初次巡幸的喜悦,可越是南下,一些离朝廷远的地区还是未能及时的收到所下指令,百姓的生活还是苦不堪言。
康熙自诩是一个勤政爱民的皇帝,看来他所做的还不够,朝廷上下还需更齐心,是时候再敲打敲打了。
“皇上已经做的很好了,大清的子民们心中都是感激万分,皇上切勿太过操劳而亏损了身子,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说不心疼那也是假的,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自然是哪哪都好。但南巡前所问之事,这过了好几个月,也该有个着落了,毕竟时间可不等人。
“玄烨可还记得你淑慧姑姑,这孩子也是年纪大了,最近也总写信回来,说是有时间希望能够回京看看。但出嫁从夫,相夫教子,身为大清的公主,该为大清女子做表率才是。”
康熙此次来慈宁宫,就算太皇太后不问,他也是要说此事的。
“淑慧长公主为大清所做的,朕自然是记在心里。”康熙向左看去,“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