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3
一件事。
狗子说不动元诺,以阿鸢的性格,会轻易信他吗?狗子怎么说是狗子的事,阿鸢心里肯定是有自己顾虑的啊。说到底,阿鸢现在对狗子一直处在戒备状态。
听其言,观其行,不会真觉得狗子一句承诺,阿鸢就可以毫无保留、毫无顾忌地作精了吧?这才是崩人设吧?
恃宠才会生骄,阿鸢根本没把狗子的示好当作发自真心的宠,而是当作达到目的的手段。前者是感情,后者是交易,阿鸢眼里,明显和狗子只有交易。
2.关于阿鸢商队少主,不能为所欲为的事。
嗯……天王老子都不能为所欲为吧?前文有铺垫,为了做生意,商队连一个四品官都不敢得罪,商人本来就讲究个能屈能伸、和气生财啊。而且,少主不是只有特权,更多的是责任,这也是阿鸢根植内心的一个……品格也好,枷锁也罢。她所做的,屈也好,伸也罢,肯定是要想后果的(当然,保不齐会有冲动的时候……应该快了,但大多时候是理智的)。
3.关于元诺的感情。
怎么说呢,是很美好,青梅竹马,二人相伴了许久。但为什么这次阿鸢遇险,连最喜欢元诺哥哥的陆妹妹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去向父亲求助,而不是去找元诺?这段感情正常吗?
4.关于狗子和表妹的事。
难道我写的让你们生了误会?狗子要是真想娶表妹,至于一直拖延吗?前文不管是狗子的角度、还是表妹的角度,其实都有所表达。
当然了,故事是作者写的,形成文字、落进你的眼里,而后再挂一漏万、情感加工,信息错位在所难免。
假如我形成的文字是第一手资料,切入角度、情感偏好等主观因素可能都会影响你选择提取、分析的信息,那么输出的结论自然也千差万别。这种差别,或许没有对错,但可能存在一些连你自己都意识不到的虚实。
最后,还是那句话,百花齐放,看文自由,互相尊重。
第45章 快准稳狠 ◇
◎杀人的时候,眼都不眨◎
周家书房内, 周玘正秉烛看书,忽觉烛火微微闪烁了下,随之一道人影以迅雷之势站定在身侧。
唯见光影沉浮, 未闻丝毫响动。
周玘转目看过去, 见褚昉玄袍玉带长身而立。
他愣了下,朝外看看,并没出声喊人,想来褚昉既能悄无声息潜入,若想于他不利, 不必等他有所戒备。
周玘看回褚昉, 语气如常地问:“安国公深夜造访,所为何事?”
既不是走大门进来,想必要说的是秘事。
褚昉道:“我明日要见太子殿下,烦你传话。”
周玘自为太子属官,便被奉为座上宾, 太子几乎与他同进同出, 偶尔还会亲自送他下值。
能得太子如此礼待,这大概也是长公主一定要他死的原因所在。
“安国公凭什么觉得,我会传话?”周玘淡然说道。
他没有问褚昉何故不光明正大求见太子,想来他此举必有隐情,但他好奇, 为何找他帮忙?褚昉堂堂安国公,想悄悄见太子一面,约是不难。
何必一定要他这个本该避嫌的人帮忙?
褚昉也不瞒他:“长公主有异动, 关乎存亡, 你不会坐视不理。”
长公主不会只让他杀了周玘便作罢, 以后定还有废太子、逼宫等一系列手段, 直到达成最终目的。在这之前,她绝不会放了陆鸢,且就算事成,也不敢保证她一定会放过他们夫妇。
一着错,满盘输,他这第一步须得踏踏实实。
周玘轻笑了声,看向褚昉:“我竟不知,安国公原是太子的人?”
褚昉面色淡然:“我是大周的臣子,听命于圣上。”
周玘审视地看着他。
褚昉明白他不会轻易相信自己,放下一封信,说:“此中是我所谋,你和殿下若疑我,自可再谋后手。”
“这事成与不成,于太子殿下而言,没什么损失。”
褚昉待要离去,听周玘问:“安国公,你为何如此信我?”
他们既无私交,官场上也不来往,仔细说来,还算有些个人恩怨,褚昉所谋关乎生死,竟轻易托付给他?
私心来讲,褚昉确实不想与周玘有什么来往,奈何长公主选定了他,他只能顺势而为。
且他虽不愿承认,却也不是没有想过,能让陆鸢肯肯切切、不遗余力守护这么多年的人,当是个值得信赖之人。
褚昉没有回答,身形敏捷地一闪,很快消失在夜色里。
周玘掏出信来看,微微愣怔之后,朝窗子望去。
他还是如他所说,谋条后路吧。
···
自褚昉离去后,长公主府密切关注着周玘那边的动静,听闻第二日周玘在下值途中便遇刺了,连同行的太子也身受重伤,就近在周家避难养伤,圣上特意调遣一队精兵宿卫周家,连御医都派了好几个过去。
更有传言说,太子已然伤重不治,怕朝堂震动才封锁消息,借口在周家养伤以掩人耳目。
长公主不知消息真假,想派几个亲近的御医去周家探探虚实,却发现御医署的大半御医都被调到了周家,包括她的人。
周家被围的水泄不通,蚊子飞不进去,苍蝇飞不出来。
第三日,褚昉如约来了公主府。
“你失手了。”长公主满面威色看着褚昉。
她要的是周玘的人头,不是一个分不清虚实的伤重不治的消息。
褚昉并不这样想,“臣以为,公主更想要太子殿下的命。”
“太子的人头,你也没带来啊?”
长公主历经朝堂沉浮,怎会轻易信他。
褚昉掏出一个信封递给长公主,“臣以为,这个或许和太子的命一样重要。”
打开信封,长公主目光一变。
里头的信已破裂,似被刀剑所划,划痕周围洇了一片血迹,像是从受伤之人身上取下的。
血迹已经风干,并未遮去周围的字,不影响阅读。
细看之下,竟是一份禅位诏书拟稿。
褚昉道:“这是太子身上找到的,殿下应该清楚,圣上放弃了品行端良的嫡长子,立了现在的太子,足见圣上有多看重太子,圣上有禅位之心也不是一日两日了,之前下旨褒奖新科状元直接赐为太子属官,不就已经昭然若揭了么?”
长公主自然明白当今太子的能耐,也知他虽为太子,但皇兄几乎将一应朝政交与他处理,若非她在朝中尚有一席之地,可以稍加制约,恐怕皇兄早就将位子给了太子。
没想到,圣上还是打算悄悄地禅位,这是要给太子一个名正言顺铲除她的机会。
甚至怕泄露消息,连拟稿都交由太子来办。
长公主默然思量许久,忽盯着褚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