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3
样,带了儿子们多卖一把子力气,得到的就是攒下的。
于是张二带了媳妇过来,来央求老父亲帮忙开口。
张三与三娘也在,夫妻两个其实也是为了佃地的事情来的。只是张家兄弟感情素来好,妯娌之间也亲善,晓得二房正是用钱的地方,夫妻两个便不约而同的掩住来意,只帮着张二说项。
以张爷爷的为人,帮一个儿子都难以开口,更不要说帮两个儿子。
都是亲儿子,张爷爷晓得老二家里负担重,心中重重地叹了口气,道:“罢了,我就走一遭。”
张大娘想起一事,带了兴奋道:“爹,咱们家与桂家也是几十年的老交情,您看二叔家的两个闺女,年岁正好与小重阳相当,要不要与桂二叔打个招呼,两家结个亲?”
她这一说,张二夫妇都睁大眼睛,显然夫妻两个之前没有想到这个头上去。
张大“哈哈”笑道:“我看行,小重阳长得体面俊俏,比这村里其他后生强出一截去。”
张三爷也是赞成模样,点头道:“之前还没想到,这不是妥妥的良婿吗?”
张爷爷却是摇摇头,望着几个儿子有些摇头道:“晚了!要是小重阳没有买地,你们想要这个女婿,我也就厚着面皮与桂老二说去;可你们当时没提,以后也就莫要说这话,让人笑话!”
张大娘讪讪道:“之前没说,不是因桂重阳还在孝期么?并不是嫌贫爱富的意思。”
张三叔不忿道:“张桂两家交往了几十年,难道桂二叔还会疑咱们的人品不成?总不能因桂家富了,以后往来就要寻思再寻思,小心再小心。”
张爷爷摇头道:“二妞又不是天仙模样,拿什么匹配小重阳?咱们家看出桂重阳是良婿,难道旁人就眼瞎看不到桂家长房的好?什么时候,都要掂量自己的分量,莫要将自己太当回事!不说桂重阳在读书,以后到哪一步说不好,只说他有了名下六百亩地,就是十里八村数得上的大户,什么样的妻室不好找,要找二妞?等你们兄弟发达了,能给二妞陪送个二三百亩地时再说这话。”
兄弟妯娌几个面面相觑,都说结亲讲究“门当户对”。之前不说不觉得,这一说起来,张家与桂家竟是“门不当、户不对”起来。
倒不是嫉妒桂家日子过得好,可如今两家差距越来越大,要是老二真的佃到地,以后就是桂家的佃户了。
*
桂家老宅隔壁,李家。
李发财喝了一口水,道:“我已经打听清楚了,那六百亩地就是在桂重阳名下,九两银子一亩地买的!”
李老太太与钱氏婆媳听直了眼睛。
“九两银子一亩?这得多老些银子啊?”钱氏咂舌道:“平时见那边院里日子也寻常,荤腥也不多,竟是有这么多钱?”
李老太太冷哼道:“也是个败家的,买了那么多亩地,也不晓得压价,保不齐什么时候就败光了。”
李发财道:“桂家可是比杜家、林家地都多了,要是桃丫头还在家,正好可以做亲,两家几辈子的交情,也不能说断就断了。”
李老太太嘀咕道:“说这废话作甚?”
李桃儿既是卖做“阴婚”,怕是这个时候早就没了性命。
李发财吧唧吧唧嘴道:“要是小二真是闺女多好!”
钱氏带了几分不自在,李老太太唾了儿子一口道:“作孽!哪有你这样做老子的?当年为了几两银子,将好好的儿子扮闺女,卖了一次又一次!之前的还罢了,后一回那是什么地方?邪性啊,给小小子缠脚,教小小子绣花,好好的孩子硬是给带累坏了!”
李发财摸了摸鼻子道:“都是陈年烂芝麻的事了,娘还说这些做什么?不还是穷闹的,当年得了银子也给小二买糖人了……”
第165章 渐行渐远
桂家佃地的事,村里不少人家都观望着。
人人心里都有杆秤,当年的事情桂家的过错不说,过后确实是村里人待桂家不厚道。
要说因那次丁难,桂家对不起杨、梅、李三家,那对不起桂家的也有三五家。
有的人家,是欠桂家五两丁银,故意闹得桂家人不受人待见,好趁机赖掉自家的欠债;有的人家,则是跟李老太太似的,受过桂家的恩惠,生怕桂家精穷了,缠上自己,才主动与桂家划清界限。
如今桂家又起来了,会不会记仇?会不会报复?谁心里也没底啊。
观望了两天,桂家佃户的事尘埃落定。
六百亩地,十几户佃户,辞了两户,其他人家继了合约,众村民松了一口气。
不过,待晓得那两户人家是谁家外,他们又糊涂了,桂家这算记仇不记仇?
之前与桂家长房因“夏税”有嫌隙的柴家人被辞了,“东桂”老太爷的三子也被辞了。补上的两家也不是别人,一个是张家老二,一个是梅金柱家。
要是被辞佃的是别人家,说不得还能四处哭诉,串联其他佃户求个情之类,可这两家一家最是巴结杜里正,是杜家多年的狗腿子,但凡有能欺压佃户之事,都要带个头,浑似他们不是佃户,反是地主老爷似的;一个出身“东桂”,素来仗着兄弟子侄,争地抢水每年都要来一遭,最是惹人厌。
这两家被辞了,其他佃户既是拍手称快,也是心里发紧。
这两家实打实与“西桂”有怨。
柴家且不说,那“夏税”的事情没过多久;“东桂”桂老三那里,当年桂里正没了后,带头排挤欺负“西桂”老幼妇孺的就是他。
至于新得了地的张家与杨家,那也不是走狗屎运,只能说好人有好报。
不过随即,众人就不继续幸灾乐祸或是隔岸观火了,因为桂家的地没有佃完,手中还握着几十亩。
不是桂春逞能非要留要几十亩地自己种,而是杨家那边接了百味香豆皮的买卖,还有那两个小配方,父子几个商量了一下,便只新佃了十亩地,多了精力不足。
张二这里,也不贪多,也只佃了二十亩。
可桂家从柴家与桂老三家收回的地有八十亩,这就剩下五十亩地。
至于之前桂家二房从梅秀才手中买的那五十亩地,依旧是佃了梅氏族人,倒是并无变动。
还有就是桂长房的十九亩中田,之前是交给桂春种的,因为以后桂春要总理这些地,桂重阳便劝他也佃出去。
往桂二家宅子溜达的村民又多了。
*
秋高气爽,又是新的一天。
桂家老宅,早饭摆了出来。
村塾里要开课了,桂重阳与梅小八又早起上课。
早点吃的是红枣馒头,红糖花生馅的,香甜的不行。
桂重阳素来吃八分饱,吃了一个半就放下了;梅小八那里,却是嘴馋顾不得,一连吃了三个,还要去够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