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1


岳父深藏不露,不是寻常的土财主,而是巨富啊。

那掏二百两银子出来的,肯定是惦记着杜家的地,对杜家不怀好意的。他们想的倒是美,杜家的产业真要便宜外人,还有自己这个亲女婿等着,作甚要轮到旁人?

这一时之间,梅秀才十分清明,丝毫没有被那二百两银子诱惑,说了今天自己输光前后一个赌友的异常。

杜里正神情已经恢复平静,心里却明白,对方八成就是收买张福的人。对方明显是冲着自己来,想要查自己的底细?

杜里正眯了眯眼,知晓这个当不是之前叫杜家投靠的赵家。赵家自视过高,压根就没有杜家放在眼中,也不会想着查他的底细。

他奶奶的,这好好的又不是本命年,自己就走起了背字了。杜里正心中不由咒骂一句。

梅秀才说完这些,立时道:“岳父,张福那老小子确实不对劲,快就叫人抓了他,他当晓得那人的底细。”

“张福背主,带了妻儿跑了,在亲家老爷早上去找人后。”杜里正道。

梅童生气呼呼在旁边听了半天,也算听明白,指了杜里正道:“不是你主使的,也是你连累的,不能这样白算了,那五十五地到底怎么办,你要给个章程!”

杜里正没说话,而是瞥了一眼梅秀才手中的银子,看着梅秀才似笑非笑。

梅秀才心中一哆嗦,拿着那银锭觉得烫手,好悬没落到地上。对方即是冲着杜里正来的,他收了对方的银子,这不正是“投诚”的证据。

梅秀才讪讪,正琢磨说辞想要为自己辩白,杜里正已经道:“地卖了多少银子?”

“四百四十五两!”梅秀才回答,眼巴巴地看着杜里正,目光中多了期待。

自家岳父素来财大气粗,这回给自己几百两银子,自己去桂家赎买回来不是正好?

杜里正却没有应声,反而起身走了。

梅秀才目瞪口呆,连忙追了上去。

*

桂家老宅,堂屋。

看到杜家的健仆,桂重阳就添了心事。他在金陵生、金陵长,见识自然比村里人多几分。

在村里人看来,那些汉子就是杜家的下人,说不得是为了仗势拉的佃户中的壮丁;可桂重阳却看出他们不是寻常百姓,行动之中自有章程。

之前并不曾听闻杜家有这些人,那为了昨天秋税的事,杜里正就亮了底牌了?

会不会查到桂五身上?

第147章 庞然大物

杜里正不肯大出血出银子,梅童生却依旧不死心,还想要收回自家卖了的那五十五亩地。

“不行,不能就这样便宜了桂家!没有这样卖地的道理!我去寻梅顺娘,问问她到底存了什么心,作甚这样吃里扒外!”梅童生自己嘀咕着,就要往外走。

梅秀才正好送了杜里正回来,见了连忙拦住老爷子:“爹哎,您就别跟着添乱了。”

梅童生瞪眼道:“难道就便宜了桂家,不行!以后家里人喝西北风吗?”

“爹,是五十五亩地重要,还是一千八百亩地重要?”梅秀才压低了音量小声道。

梅童生还当听错,转过头来看儿子。

“杜家的地不是八百亩,而是一千八百亩地!”梅秀才小声道。

方才梅秀才在杜里正面前说了九成的真话,就瞒下来一成,就是知晓杜家的地是十八顷之事。

梅童生却是胆小,缩了下脖子道:“管他一千八还是两千八,杜家又不是没有儿子,怎么也落不到你身上!”

梅秀才嗤笑道:“有儿子又怎样?杜七痴肥愚钝,连八十亩田都管不好,更不要说八百亩、一千八百亩!我那老泰山为何不顾辈分偏要将六姐儿说给梅晟,还不是因为知晓杜七不行,支撑不起门户,才拉着梅晟给杜七做助力!”

梅童生闻言,就有些不乐意。

凭什么?自家看好的长孙,自家人还没有沾上光,就让杜里正惦记上?

“可那五十五亩地讨回来是咱们自家的,杜家再多也是杜家的。”梅童生依旧不死心。

“爹!”梅秀才着急道:“现在盯着杜家这边还来不及,还非要招惹桂五?小心到时候两头不落好!桂五的铺子开业,铁和尚带了四个儿子到了,那是西集的土霸王,是我们能得罪的?桂五还是真金白银买的地,这银子又是哪里来的?桂五不简单啊。要是真的惹恼了他,谁晓得他会怎么发疯!桂家可是握着梅家把柄,梅晟还在镇上!”

以梅家与桂家二房的旧怨,梅秀才一直提防桂五的报复或是坑自己一把。可是两次质押到最后的过户,桂五都堂堂正正,并不曾有半点手脚。

换做其他人,少不得会觉得桂五厚道;可梅秀才素来爱多想,不由的想到桂五的倚仗。

桂五不屑算计梅家,同时也有底气不担心梅家过后的纠缠,或者正等着梅家过后的纠缠,让桂家有理由算计梅家。

因为中间隔着两条人命,这些年桂家对梅家是没有底气的。

要是桂家主动对算计梅家,那落在村里人眼中就太过了;要是梅家的错,桂家无奈之下反击就理直气壮了。

说梅秀才是“小心之心度君子之腹”也好,说他“杞人忧天”也罢,反正他对桂五始终提防,不敢轻易招惹。

梅童生重重地叹了一口气,梅家的地都没了,如今指望的就是儿孙的功名。桂五与铁家那样的地痞往来,要是真生了坏心可是防不胜防。

只能暂时咬牙忍了。

*

桂重阳忧心忡忡,过了一夜,次日就有些没精神。

梅氏见了,不免担心:“可是换季身上不舒坦?该加衣裳了,早晚也凉了。”

一场秋雨一场寒,自进了九月,天气就一日凉似一日,梅氏才如此说。

桂重阳打小在金陵长大,确实有些受不住北地秋寒,轻咳了两声道:“姑姑,什么时候换夹袄?”

就算加了一层衣服,也是单衣,抵御不住秋寒。

梅氏却是迟疑,这边的规矩,讲究的是“春捂秋冻”,要到十月初一才换夹袄。就是这边的小孩子,家里也添衣服晚。

可是关心则乱,在梅氏心中,桂重阳到底不同与一般孩子,看着孱弱,之前盖房子时一时累了还小病了一场。

“夹棉衣裳倒是准备好了。”梅氏道。

桂重阳忙道:“那就换上吧,在村塾里越坐越冷。”

梅氏立时找了出来,带了几分愧疚道:“是姑姑疏忽了。”

既是换季衣裳,有桂重阳的,自然也有梅小八的。

桂重阳立时换上,梅小八却是摆手道:“姑姑俺不穿,俺还不冷呢。”

村里的孩子都是习惯“秋冻”的,梅小八身子又结实,自然不愿意早早换上厚衣服。

梅氏女红精致,桂重阳穿上夹棉衣裳也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